【摘 要】文章探討和總結(jié)了英語聽力的教學方法和經(jīng)驗,分析了大學生整體聽力水平偏低的原因,指出,要從學生的思想入手,使之了解聽力在“聽、說、讀、寫、譯”五大要素中的重要地位,促使學生提高對聽力訓練重要性的認識,進而在短期內(nèi)迅速提高英語聽力水平。
【關(guān)鍵詞】提升;大學生;英語;聽力;研究
聽力是語言交際過程中最重要的方面。從心理學角度來講,聽是一個復雜而又積極的語言心理過程,是一種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活動。在當今信息社會中,隨著多媒體技術(shù)的廣泛運用,對聽的要求越來越高。從2001年起我國高等學校入學考試增加了聽力測試部分,這一改革對英語聽力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盡快改進聽力課的教學質(zhì)量,提高聽的能力,筆者認為有必要對如何快速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一、重視聽力訓練,提高學習興趣
人們常說的“十聾九啞”說明了聽的重要性。然而由于我國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中小學聽說訓練極少,只是強記單詞,死摳語法,學生對聽力不感興趣,有些學生上了大學后連最簡單的句子都聽不懂,結(jié)果在聽力訓練上喪失了信心和興趣,甚至產(chǎn)生了逆反心理,再加上大學的課堂一直是“閱讀型”教學模式占主導地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雖然強化了應試教育,卻弱化了聽力訓練及聽的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降低。外語學習者的學習行為是受意識支配的,所以外語學習者首先要有一種學習外語的強烈愿望,從主觀上產(chǎn)生一種動力,然后才能在行動上付諸實施。因此教學中要在學生聽力練習的主動性方面狠下工夫,使他們主動積極地多聽多練,激發(fā)學生聽力訓練的熱情和興趣。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愛好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能量的調(diào)節(jié)者,是行為的動因?!币虼耍⒅貑l(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內(nèi)在動力,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有了興趣是提高聽力的第一步。
二、夯實基礎知識,抓好詞匯和句型教學
所有的篇章都是由句子構(gòu)成的,句子是由單詞構(gòu)成的。如果把篇章視為高樓大廈,單詞就是構(gòu)成大廈的牢固基石和一塊一塊的磚瓦。許多同學反映,有些詞匯看到時能猜出它的意思,但聽懂或要準確地拼寫出來卻很困難,這說明只是單純地、機械地、脫離了語言環(huán)境記憶的單詞效果并不理想。特別是大學英語過級考試中聽短文時很多同學對此很難把握。這類題型是為了測試實際獲取信息的能力,如果詞匯掌握的少,記憶不準確,掌握不熟練,只聽一遍后從大量的信息中選擇正確的答案是十分困難的。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只注重語法,不重視詞匯教學,長期采用這種忽視實際運用語言能力的教學方法,其結(jié)果必然會出現(xiàn)“啞巴英語”、“聾子英語”。筆者認為提河南省周口師范學院外語系2010級本科三班高聽力水平,加強聽力訓練應遵循這樣的步驟:句型教學是提高英語聽力的一個重要突破口。首先要從聽單詞入手,然后到聽短語、句子,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學生牢記了大量的單詞和常用句型,聽到熟悉的句子后馬上就會反應出它的意思。
三、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以往聽力課大都是在學生聽錄音前教師簡略解釋一些生詞和簡單介紹一下與之相關(guān)的背景知識,然后放錄音,學生聽完以后做理解練習,老師再給學生核對一下答案,在整個聽的過程中教師則很少提示。學生對生詞多、速度快一點的材料聽起來往往不知所云,茫然不解,因此很容易產(chǎn)生厭倦心理。如何能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被動訓練、厭倦聽力為主動學習、熱愛聽力,并形成教學中的以學生為中心的訓練氛圍?筆者認為應按照下列方法進行訓練。首先,把背景知識詳細生動地講解給學生,使學生進入角色,學生則會主動地、積極地去聽,時時準備參與預測聽的內(nèi)容。其次,給學生提供一些必要的輔助聽力材料,使學生熟悉一些重要的音韻學和語音學,訓練他們區(qū)別相似音,注意連讀,辨認同音詞等,讓學生抓住關(guān)鍵詞,熟悉的音和句子,此時他們需要老師提供一些線索和上下文的情景、關(guān)系、內(nèi)容等信息。第三,教師認真仔細地設計適當?shù)幕顒樱顒拥碾y易程度不僅要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而且要生動、活潑、趣味性強。設計中要給學生時間和機會讓他們默默地、獨立地、沒有任何講解地聽,讓他們集中精力、沒有干擾地聽,然后鼓勵學生討論自己對材料的理解和所存在的問題,從而聽懂并掌握聽力材料的內(nèi)容。聽完材料后,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他們互相檢查核對一下預測和假設的結(jié)果是否正確,通過回想、討論和交換意見等方法提高技巧,使他們可以互相學習交流,享受與同伴和老師進行真正交流的快樂和欣慰,此時教師也是活動中的一員,最后老師歸納、總結(jié)并解決學生的問題。同時還要讓學生意識到聽力練習不僅僅要在課堂上進行,課下的練習不可缺少,應在多聽、常聽和不間斷的練習中逐步提高聽力技巧和水平。
四、克服心理障礙,創(chuàng)造學習氣氛
注重技能培養(yǎng)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的教學中感到大多數(shù)同學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礙,一方面來自聽力材料,另一方面來自學生自身的心理和思想狀態(tài),因此提高聽力水平要克服這兩個方面的障礙。首先克服來自聽力材料的障礙。有些聽力材料的語速比較快,信息量也比較大,而在上大學之前學生又沒有進行過系統(tǒng)訓練,缺少語音學方面的知識,因此對聽力材料中的大量連讀、失去爆破、音的同化等語音現(xiàn)象不熟悉,另外聽力內(nèi)容涉及到的知識范圍與聽者的知識范圍和文化水平差距等各種因素,都增加了聽力材料的難度。面對這些情況,如果事先讓同學有所準備,對練習的內(nèi)容進行研習,學生課前對文章的基本內(nèi)容有所了解,掃清生詞的障礙,教師課前介紹有關(guān)的背景知識及訓練的重點等,就會克服面臨的困難。大多數(shù)學生由于缺乏語音學方面的知識,造成聽力理解上有很大的障礙,所以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nèi)多讀一些語音學方面的書籍,對各種音變現(xiàn)象、失去爆破、重讀、略讀、連讀等規(guī)則及語調(diào)的節(jié)奏和變化的規(guī)律有所了解。另外,學生對聽力材料理解感到困難的原因是缺乏對英語國家背景知識的了解,增加背景知識的傳授對于聽的能力的提高也是很有幫助的。不知道英語國家人們的生活規(guī)律、行為規(guī)范、文化風俗等習慣,在聽的過程中以中國人的習慣去分析、理解、判斷問題,不僅無法更好地理解聽到的內(nèi)容,而且會出現(xiàn)很多錯誤和笑話。因此,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閱讀老師指定的有關(guān)書籍,使他們更深入地了解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生活習俗、風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識,從而促進聽力水平的提高。
其次克服來自學生的心理障礙。有些學生存在心理障礙,上聽力課就感到緊張、頭痛,甚至是恐慌。所以,教師在每學期上第一堂聽力課時有必要對學生進行一次心理咨詢,針對他們存在的心理和思想問題,鼓勵他們克服畏難情緒,充滿信心。課堂上創(chuàng)造一種熱烈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在無拘無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況下聽,以消除他們的緊張情緒,擺脫恐懼心理。當學生取得一點點進步時,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使其享受成功的快樂。在循序漸進的訓練之中逐步提高辨別語音、領(lǐng)會內(nèi)容、連貫記憶、聯(lián)想預測和對整篇文章的理解能力。
總之,聽的能力不僅與聽的技巧及熟練程度有直接關(guān)系,而且與聽者的語言能力、文化背景知識,以及思維能力等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因此,提高聽力的過程應是一個不斷熟練技巧、豐富知識、培養(yǎng)分析、推斷等綜合能力的過程。在聽力教學中教師必須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主,抓基礎,重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找到一種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排除各種不利因素的干擾,從而使大學生的聽力水平得到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龔心沅.如何提高四六級聽力應試能力[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5
[2]胡春洞.英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作者簡介:
王美喬,河南省周口師范學院外語系2010級本科三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