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琴
摘 要: 公選課是高等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面向全體在校大學生,旨在開闊視野,提高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的綜合素質類教育課程。本文從民辦高職院校公選課課程實施情況出發(fā),分析其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 民辦高職 公選課 實施現狀 改進措施
1.引言
公選課的開設旨在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完善其知識結構,使其提高綜合素質和增強適應社會的能力。而民辦高職院校,由于辦學時間短,在公選課開設、管理及學生需求方面出現諸多不當行為。
2.民辦高職院校公選課課堂現狀
2013年10月,筆者對選修日語公選課的50名學生進行了隨堂調查及出勤統(tǒng)計,結果如下表所示:
從結果可以看出,學生出勤率、聽課率都較低,其他如創(chuàng)新思維、古典詩詞課程的出勤率和聽課率更低。其原因除了民辦高職院校學生整體素質偏低之外,更主要的在于學校對公選課教育不重視,缺乏考核,使得很多學生抱著“混學分”的態(tài)度,一些教師授課也不積極,與學生缺乏互動和交流。
3.學校應重視公選課教育,深入認識其存在的意義
3.1加強管理,嚴格考核。
學校應在充分認識公選課教學價值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考核制度。比如使學生知道,如果累計缺課超過三分之一,就會被取消考核資格,并告知“缺課”的情況包括曠課、請假(含事假、病假),以及與實訓課等其他課程上課時間相沖突等情況,絕不允許出現輔導員、班主任包庇縱容個別學生干部,甚至為其與任課教師打招呼的情況。對任課教師也要有相應的考核監(jiān)管制度。多數學校由于公選課一般安排在晚上授課,學校教務管理及質管部門工作人員已經下班,因此提前下課,隨意調課,甚至曠工也無人監(jiān)管。所以,一套針對公選課教學的管理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質管部門應當將公選課納入期中、期末檢查范疇;教務部門應當安排工作人員進行常態(tài)檢查,隨時通報,并納入教學事故處理范疇;人事部門應依據上述部門的檢查結果,綜合學生評教,對任課教師進行工作考核。
3.2合理優(yōu)化課程。
公選課課程的設置雖然有科學的文理(工)比例,但民辦高職院校更應結合學校特色,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和興趣。這樣才能更好地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達到與專業(yè)互補融合的目的,使學生學有所用。
學校應鼓勵教師申請開課,保證課程的與時俱進,對選課率低、學生評價不好的課程,應適時淘汰。允許熱門課程多名教師開課,統(tǒng)一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引入競爭機制,提高教學質量。此外,對各課程的人數限定,應當更靈活。我校雖然在公選課教學管理上,還有不完善之處,但有些措施還是值得借鑒的。比如規(guī)定選課人數最低只要達30人就可以開班,最大上限則由教師根據各課程的實際情況自行決定,在提交開課申請時提出。
3.3加強選課指導。
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往往僅憑學分高、學風好這兩點來選課,這勢必違背開展公選課教育的初衷,偏離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相較于公辦院校在學生管理上高度依靠學生會、學生自治的特點,我院由于學生素質整體偏低,自治能力差,因此班主任、輔導員在學生管理中充當主要角色。每名學生從入校開始,都由班主任、輔導員隨時監(jiān)管,并在學生職業(yè)技能考證、職業(yè)規(guī)劃方面隨時接受咨詢。這就給學生公選課的選擇從自身專業(yè)出發(fā),考慮“學以致用”提供了較為理性的、可取的保障。此外,為避免學生選課的盲目性,在公選課選課開始前,教務處應開辟專門網站,對計劃開的課程,從教師情況、課程大綱、課程目的等方面進行詳細的課程介紹,以供學生參考。
3.4嚴肅師德教育。
受高達500多基本課時的影響,為完成工作量,不少教師開設公選課純屬無奈之舉,不認真?zhèn)湔n、講課沒有邏輯、離題千里的情況比比皆是,甚至從頭到尾讓學生觀看視頻資料,不做任何講解者有之。另外,擔心學生不選而美化包裝課程的教師有之;怕考核太嚴,給學生留下“難以通過”的印象,影響下學期開課,從而對學生放松要求,不能嚴格執(zhí)行學校考核制度的教師亦不少。無論何種情況,都影響了學風建設。因此,學校應加強師德教育,嚴格篩選任課教師。對師德欠缺,或經學生評教,滿意率偏低,且受到教務部門、質管部門通報批評的教師,應嚴肅教育,責令改進。
4.結語
民辦高職院校不同于公辦本科院校。要改變公選課的現狀,只有先從學校開始。只有學校充分認識公選課教育的重要性,嚴抓嚴管,才能改變教師的工作作風,改善學風,提高公選課效率。
參考文獻:
[1]王秀華,周志丹.提高高校公選課教學質量的措施分析[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07(5).
[2]隋振英.高校公共選修課教學初探[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2(10).
[3]田炯.高校公選課問題的思考與建議[J].科技視界,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