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鵬飛
摘 要:從終身體育思想出發(fā),對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培養(yǎng),應關注學生運動愛好和專長的形成,多渠道豐富學生的體育知識,陶冶學生的良好情操;應積極構建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培養(yǎng)學生熱愛體育活動和欣賞體育的能力,從而激發(fā)學生對運動的興趣,使之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習慣。
關鍵詞:終身體育;體育興趣;體育意識;終身體育意識
終身體育是指一個人,終身都在進行體育鍛煉和接受體育教育。其核心是科學、持久地進行體育鍛煉,進而保持身心健康,受益終身。終身體育是現代體育的一種思潮,在國際上有一定的影響,是當代體育的重要發(fā)展方向之一。
1 如何樹立正確的自我體育意識
首先,要在已經培養(yǎng)起來的對體育興趣和愛好的基礎上,提高對體育的理性認識。
其次,要了解自我,認識自己身心發(fā)展的具體狀況和身體素質、運動能力、運動技能的水平,以便從自身的實際出發(fā),取長補短,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和鍛煉。
最后,自我體育意識是在反復實踐中形成的。在反復不間斷地實踐中,加深對體育的情感體驗,不斷提高體育的水平,使體育鍛煉成為自覺主動的行為。
2 學校體育是終身體育的基礎
青少年時期,正是打好身體基礎的“黃金時代”。從人體自身的發(fā)展來看,這一時期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如果在這一時期里應當得到的鍛煉而沒有得到,到了成年以后,時過境遷再進行鍛煉,雖然也有效果,但由于基礎未打好,往往是事倍功半。我們要放眼未來,首先要從現在做起。保證現在精力旺盛地學習,同時為終身體育打好基礎,也為將來從事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做準備。
體育的知識、技術、技能,是科學鍛煉身體的手段和方法。對增進身心健康、增強體質,不僅具有近期的效果,而且具有長遠的影響。但是,由于不同年齡段身心發(fā)展狀況的差異,鍛煉身體的目標、內容和方法也相應有所不同。這就需要培養(yǎng)自我學習、自我鍛煉、自我評價的能力,以適應和協(xié)調不斷變化的情況,取得預期的鍛煉效果。
興趣是人們力求可趨向某種事物并由此能獲得情感滿足的心理傾向。興趣是多種多樣的,有由事物或行動本身引起的直接興趣,也有由事物或行動的目的和任務引起的間接興趣;有產生于活動過程而在活動結束后即消失的短暫興趣,也有成為個人心理特征的穩(wěn)定興趣。直接體育興趣是指學生被某項體育活動本身所吸引,一旦產生這種興趣,就會表現出極大的熱情。間接體育興趣是指學生充分認識練習的意義,對體育效果感興趣,它離不開自身的意志努力。對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應從教育引導入手,一是加強體育知識學習,使學生體會到參加鍛煉的價值,加入到鍛煉的行列;二是樹立正確的目標,對已形成興趣的學生進一步明確方向,保持穩(wěn)固的興趣。所以說興趣和愛好是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驅動力。
3 學校體育應把終身體育作為指導思想
體育教育在終身體育教育理論模式中是中間環(huán)節(jié)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其目的與任務和社會緊密相連。體育教育除了教會學生各種運動技術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和提高大學生的體育意識,加強他們的體育能力與鍛煉習慣,使其終身受益。終身體育思想認為,學校體育的意義在于限定的教育階段里,培養(yǎng)學生在各種環(huán)境下都能獨立地進行自我學習和自我發(fā)展的能力。學校體育相對社會體育而言它起“奠基”的功能作用。今天的學生不再是單純的知識積累,而應該是道德、知識、體質、身心健康綜合體。因此,體育教育必須從終身體育理想出發(fā),對學生畢業(yè)后的終身體育意識,養(yǎng)成自覺習慣產生重要的影響,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意識和體育能力,養(yǎng)成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使其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為終身體育打好牢固的基礎。
4 改革體育課程,建立終身體育目標教育
目前雖然體育課被列為必修課,但大多數學校在教學中,重技術、輕理論、教師包辦一切等現象仍然比較普遍。由于過多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上課往往是“教者發(fā)令、學者強應,身順而心逆”,教學方法呆板,致使學生對體育課不感興趣。這樣,既無助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也不能發(fā)揮體育教學的特殊功能。在課程安排上適當增加學生有興趣的課程和課時,增加技能類項目,減少素質類練習,如在問卷調查中發(fā)現學生最喜歡的項目是籃球、足球、排球、健美操等。所以在課程安排中盡可能以選修課的形式進行分項教學,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推廣適合終身體育的運動的項目減少競技如田徑,體操等。
5 培養(yǎng)體育意識,實現學校體育與終身體育銜接
終身體育是一種自覺自愿的并持續(xù)終身的自我鍛煉過程。對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是實現學校體育與終身體育的重要前提。學生步入社會后所面臨的一個貫穿一生的自發(fā)自主的教育過程,人們根據自己的工作性質與職業(yè)特點,根據自己不同年齡階段的身心特點與健康狀況,根據自己所處的工作,生活環(huán)境與客觀條件,選擇體育鍛煉的內容,以滿足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需要,基于這一特點,終身體育教育思想就要求必須在學校教學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自覺自愿地進行體育活動的興趣、能力和習慣,體育意識的重要作用就是可以促使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活動能力,并且把參與活動的行為變成一種伴隨一生的自覺反映。因此,學校體育要為終身體育服務,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教育、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意識。
[參考文獻]
[1]陳乃林.關于終身教育若干問題的思考.江蘇高教,1999(4).
[2]袁貴仁.建立和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北京成人教育,1999(1).
[3]鐘振新.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調研.中國體育科技,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