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淼,王建梅,蔡 敏
(太原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太原 030024)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油膜軸承設備的使用工況日益苛刻,油膜軸承油作為油膜軸承安全運轉(zhuǎn)的血液,其潤滑性能將直接影響機械的正常運轉(zhuǎn)和使用壽命[1],因此對油膜軸承潤滑油提出了更高要求。設備潤滑過程中,潤滑油溫升主要由功耗變熱引起,以對流和傳熱方式不能完全把功耗產(chǎn)生的熱量帶走,將使得潤滑油溫度升高,從而降低潤滑油的粘度。油膜軸承油粘度的降低會造成軸承承載能力下降,油膜厚度變薄,容易導致兩摩擦副之間的摩擦磨損或者更嚴重的事故[2]。因此,潤滑油的運行性能是決定設備使用性能的關鍵[3]。
近年來,周朝勤[4]對460號油膜軸承油的應用進行了研究;馬宏等[5]人對100號油膜軸承油在不銹鋼線材軋機上的應用進行了研究。本文基于大型油膜軸承試驗臺,對三種潤滑油進行了運行測試,通過實時監(jiān)測油膜軸承不同區(qū)域的熱電偶的溫度,以反映不同潤滑油在在同一工況下的溫度特性,為油膜軸承潤滑油的選用提供參考價值。
圖1所示為大型油膜軸承試驗臺,主要由機械系統(tǒng)、動壓潤滑系統(tǒng)、靜壓潤滑系統(tǒng)、增速器稀油潤滑系統(tǒng)、液壓加載系統(tǒng)、電氣控制系統(tǒng)、氣動控制系統(tǒng)和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組成。通過直流電機和液壓加載系統(tǒng)來完成軋輥轉(zhuǎn)速和軸承載荷的調(diào)控,以實現(xiàn)不同工況下油膜特性參數(shù)的動態(tài)測量。試驗軸承采用線性度好、靈敏度高、穩(wěn)定性和均勻性好的T型熱電偶測量油膜溫度,將采集的模擬信號經(jīng)過PLC轉(zhuǎn)化后存入計算機數(shù)據(jù)庫,便于數(shù)據(jù)處理分析。
圖1 大型油膜軸承試驗臺Fig.1 The large-scale test platform of oil-film bearing
在試驗軸承承載區(qū)和非承載區(qū)安裝T型熱電偶,實時采集不同潤滑油實驗過程中軸承表面的油膜溫度,獲得油膜溫度隨時間變化曲線。通過分析軸承不同部位溫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判斷軸承各部位油膜厚度,進而分析出潤滑性能。最后,將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分析不同潤滑油性能的差異。
試驗軸承T型熱電偶分布如圖2和圖3.
圖2 承載區(qū)熱電偶分布Fig.2 The distribution of thermocouples in theload-carrying area
圖3 非承載區(qū)熱電偶分布Fig.3 The distribution of thermocouples in thenon load-carrying field
基于大型油膜軸承試驗臺對油膜軸承潤滑油進行實驗性能檢測,實驗過程中采用了三種潤滑油,分別是潤滑油460A、潤滑油220A和潤滑油220B.
根據(jù)實驗過程中所采集的相關數(shù)據(jù),對460A與220A、220A與220B進行比較分析,得到了不同油品使用性能的差異。
根據(jù)軸承結(jié)構特性,為了準確、簡潔地表示和對比出不同油品的性能差異,本文選取了油膜軸承內(nèi)具有代表性位置的承載區(qū)溫度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6],并且將軸承中幾個特殊部位的熱電偶測得的溫度數(shù)據(jù)單獨取出進行對比。
處理時,將承載區(qū)每組數(shù)據(jù)分為軸向和周向兩部分。軸承內(nèi)承載區(qū)熱電偶的分布如圖2所示,熱電偶1~12所在方向為周向,熱電偶13、6、14、15所在方向為軸向。
選取對應工況相同時間段的數(shù)據(jù)對460A與220A進行對比;當對比承載區(qū)周向與軸向溫度時,將運行時間平均分成六段,每點取該時間段內(nèi)的平均值,畫出熱電偶溫度隨時間變化圖。
注:p表示period,例如1st-p表示1st-period圖4 300 r/min-6 MPa工況下460A與220A承載區(qū)周向油膜溫度對比Fig.4 Circumferential oil-film temperature contrast of 460A and 220A at 300 r/min-6 MPa
圖4為300 r/min-6 MPa工況下460A與220A潤滑油膜軸承時承載區(qū)周向溫度對比。從圖中可知,最高溫度都是出現(xiàn)在同一個位置,同一時刻周向油膜溫度的分布趨勢相同,隨著軋輥運行時間的增加,兩種潤滑油工作時油膜溫度經(jīng)歷了從逐步升高到漸漸平穩(wěn)的過程。但是460A最高溫度與最低溫度之差要大,對于同一熱電偶,460A大約升高6.5 ℃,比220A高1.5 ℃.
圖5為300 r/min-6 MPa工況下460A與220A潤滑油膜軸承時承載區(qū)軸向溫度對比,可知兩種潤滑油工作時軸向油膜溫度分布趨勢相同,都呈凹形“拋物線”型,但是與理論計算結(jié)果[7](凸形“拋物線”型)相反,主要是因為試驗臺軸承采用端泄回油,通過潤滑油帶走的熱量匯聚于軸承兩端使其溫度較高。460A最高溫度與最低溫度之差要大,對于同一熱電偶,460A升高約5 ℃,比220A高約1 ℃.
注:p表示period,例如1st-p表示1st-period圖5 300 r/min-6 MPa工況下460A與220A承載區(qū)軸向油膜溫度對比Fig.5 Axial oil-film temperature contrast of 460A and 220A at 300 r/min-6 MPa
綜合圖4-5可知,相同工況下,兩種潤滑油460A和220A工作時承載區(qū)各溫度分布的趨勢基本相同,但220A的溫度變化比460A更緩慢平穩(wěn)。主要是由于高粘度潤滑油運動時分子之間的摩擦變大,流動過程中阻力所產(chǎn)生的熱量增加,使得油膜溫度升高。雖然潤滑油粘度隨著油膜溫度的升高而降低[8],但其流動性能依然比220A差,產(chǎn)生的熱量不易被潤滑油帶走,溫升梯度大,所以220A的油膜溫度較先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
圖6 300 r/min-6 MPa工況下460A與220A特殊部位油膜溫度對比Fig.6 Oil-film temperature contrast of 460A and 220Aof special locations at 300 r/min-6 MPa
圖6為相同時間內(nèi)460A與220A中特殊熱電偶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其中T3位于承載區(qū)接近入油口處,T6位于承載區(qū)周向與軸向的交點處,T8靠近承載區(qū)中心,T21位于非承載區(qū)靠近入油口位置。
圖6表明不同油品運行時T3、T6、T8、T21溫度均隨時間變化而不斷增長。460A中四個熱電偶的起始溫度均高于220A,相同時間內(nèi)的溫升也全部高于220A.從圖中曲線趨勢可知,220A的溫度將會先于460A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實現(xiàn)熱平衡。主要由于220A的粘度較低,其內(nèi)摩擦小于460A,軸承運轉(zhuǎn)時受到的阻力較小,產(chǎn)生的熱量較少,并且其流動性比460A好,更容易將熱量帶走,使?jié)櫥蜏囟壬仙俣冉档汀?60A雖然粘度大,形成的油膜厚度較大,可以更有效地避免兩摩擦副的直接接觸,但其內(nèi)摩擦較大,由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較多,且流動性較差,不易將熱量及時帶走,所以溫升梯度大。
以上兩種潤滑油溫度特性雖然存在差異,但運行情況都比較穩(wěn)定,能滿足設備正常的潤滑需求。
選取對應工況相同時間段的數(shù)據(jù)對220A與220B進行對比;當對比承載區(qū)周向與軸向溫度時,將運行時間平均分成八段,每點取該時間段內(nèi)的平均值,畫出熱電偶溫度隨時間變化圖。
注:p表示period,例如1st-p表示1st-period圖7 300 r/min-6 MPa工況下220A與220B承載區(qū)周向油膜溫度對比Fig.7 Circumferential oil-film temperature contrast of 220A and 220B of load-carrying area at 300 r/min-6 MPa
圖7為300 r/min-6 MPa工況下220A與220B潤滑油膜軸承時承載區(qū)周向溫度對比。從圖可知,最高溫度出現(xiàn)在同一位置,同一時刻周向油膜溫度分布趨勢相同,隨著軋輥運行時間增加,兩種潤滑油工作時油膜溫度經(jīng)歷了從逐步升高到漸漸平穩(wěn)的過程。但是220A最高溫度與最低溫度之差要小,對于同一熱電偶,220A大約升高12 ℃,比220B低8 ℃.
注:p表示period,例如1st-p表示1st-period圖8 300 r/min-6 MPa工況下220A與220B承載區(qū)軸向油膜溫度對比Fig.8 Axial oil-film temperature contrast of 220Aand 220B of load-carrying area at 300 r/min-6 MPa
圖8為300 r/min-6 MPa工況下220A與220B潤滑油膜軸承時承載區(qū)軸向溫度對比。由圖可知,兩種潤滑油工作時軸向油膜溫度分布趨勢相同,都呈凹形“拋物線”型,與理論計算結(jié)果[7](凸形“拋物線”型)相反,可能是因為試驗臺軸承采用端泄回油,通過潤滑油帶走的熱量匯聚于軸承兩端使其溫度較高。220A最高溫度與最低溫度之差要小,對于同一熱電偶,220A升高約10 ℃,比220B低約7 ℃.
綜合圖7-8可知,相同工況下,兩種潤滑油220A和220B工作時承載區(qū)各溫度分布的趨勢基本相同,但220A的溫度變化比220B更緩慢平穩(wěn)。主要是由于220A與220B理論粘度相同,但實際運行樣品中所測粘度220A始終稍大于220B,表明220B的流動性比220A好一些,但是粘度偏低,容易造成兩摩擦副的直接接觸,導致摩擦增加的熱量大,不易被潤滑油流動帶走,所以溫升梯度較大,且達到熱平衡所需的時間較長[2]。
圖9為相同時間內(nèi)220A與220B中特殊熱電偶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由圖可知,220A與220B中溫度均隨時間變化而不斷增長。220A中四個熱電偶的起始溫度均高于220B,但相同時間內(nèi)的溫升小于220B.兩種潤滑油的最終溫度很接近,從兩條溫度曲線的趨勢看,220A將會先于220B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實現(xiàn)熱平衡。原因在于220B粘度隨時間變化始終稍低于220A,220B在軸承運轉(zhuǎn)過程中形成的油膜厚度相比來說要小一些,有可能造成兩摩擦副的直接接觸,使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增加,并且摩擦增加的熱量不易被潤滑油流動帶走,溫度升高較快且達到熱平衡所需的時間較長。
圖9 300 r/min-6 MPa工況下220A與220B特殊部位油膜溫度對比Fig.9 Oil-film temperature contrast of 220A and 220Bof special locations at 300 r/min-6 MPa
以上兩種潤滑油溫度特性雖然稍有差異,但運行情況都比較穩(wěn)定,均能滿足設備正常的潤滑需求。
(1)通過大型油膜軸承試驗臺采集的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了460A與220A、220A和220B的溫度特性。其中,460A和220A工作時各溫度分布的趨勢基本相同,但220A的溫度變化比460A更緩慢平穩(wěn);220A和220B工作時各溫度分布的趨勢基本相同,但220A的溫度變化比220B更緩慢平穩(wěn)。為油膜軸承潤滑油的選取提供了數(shù)據(jù)支持和理論依據(jù)。
(2)提出了一種基于相同工況下不同潤滑油的油溫數(shù)據(jù),對比分析不同潤滑油在承載區(qū)軸向和周向的溫度特性,分析潤滑油性能的臺架實驗方法。
參考文獻:
[1] 陳斌,王忠.用近紅外透射光譜快速檢測內(nèi)燃機潤滑油性能[J].農(nóng)業(yè)機械學報,2002,33(5):17-19.
[2] 董浚修.潤滑原理及潤滑油[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1998.
[3] 馮健,郭永勝.油膜軸承與油膜軸承油[J].太原重型機械學院學報,2002,23(S0):52-54.
[4] 馬宏,金承華,蘆濤,等.100號油膜軸承油在不銹鋼線材軋機上的應用[J].合成潤滑材料,2012,39(1):22-23.
[5] 周朝勤.460號油膜軸承油的應用[J].合成潤滑材料,2008,35(2):14-15.
[6] 孫建召,王建梅,薛濤,等.軋機軸承潤滑油膜溫度場有限元分析[J].潤滑與密封,2011,36(1):39-42.
[7] 王建梅,黃慶學,楊世春.大型軋機油膜軸承的三維彈性流體動力潤滑分析[J].太原重型機械學院學報,2004,25(S0):14-17.
[8] 張大虎,謝鳳.潤滑油的理化性能及意義[J].合成潤滑材料,2004,31(4):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