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風
“改革會觸動利益、會動‘奶酪,但是為了釋放改革紅利,尤其是讓廣大人民受惠,我們義無反顧?!?月13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后舉行的總理記者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談到全面深化改革時如是信誓旦旦。
改革也成了這場記者會的“關鍵詞”,在答問環(huán)節(jié),李克強在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內13次提及“改革”。而數天前的3月5日,他在作本屆政府的首份工作報告時,“改革”一詞出現的頻率高達77次。
相關表態(tài)給外界留下的突出印象是誠懇和務實,更傳遞出改革的決心和定力。
隨著習李執(zhí)政一年多來持續(xù)大動作的反腐整風、簡政放權,特別是在去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60項任務后,2014年被稱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而以此次兩會為起點,在李克強政府發(fā)出全面深化改革動員令后,中國改革3.0已經拉開大幕。
“事實上,落實改革任務不僅僅是在兩會,還更主要將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推動之下開展。”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執(zhí)行副院長劉勝軍告訴《中國經貿聚焦》記者,目前深改組已經開過兩次會議,但主要著眼機構人事設置,深改組的運作機制還未完全明晰,部署落實改革及其具體時間值得關注。
習李這一年
回顧習李上任一年多來,新領導層在破解執(zhí)政難題、重塑執(zhí)政權威方面,已為此后全面深化改革的提出和落實打下了扎實基礎。
在反腐整風上,習近平多次強調要“老虎”、“蒼蠅”一起打,“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牢籠”,并持續(xù)重拳出擊;同時,從八項規(guī)定到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新“整風”橫掃官場。
中央紀委公布的2013年反腐“成績單”顯示,31名涉嫌違紀違法的中管干部已結案處理或正在立案調查。其中,十八大后落馬的省部級高官有18人。反腐風暴仍在持續(xù),今年春節(jié)后至今又有5名省部級官員接連落馬。而在整風等影響下,2013年中央國家機關“三公”經費減少了35%,31個省級本級公務接待費減少了26%。
反腐的治本之策亦在推進,包括強化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領導、巡視制度改革等。由習近平掛帥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中,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小組也是6個專項小組之一。
簡政放權同反腐整風一起被視為中央打出的“組合拳”。去年兩會閉幕時,李克強在總理記者會上表示,“現在國務院各部門行政審批事項還有1700多項,本屆政府下決心再削減三分之一以上?!边@意味著本屆政府將至少削減566項行政審批事項。在此次首份施政報告中,李克強稱,國務院機構改革有序實施,已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項行政審批等事項。
劉勝軍對《中國經貿聚焦》記者表示,李克強政府在過去一年里做的最重要的兩項工作其實就是:一是審批權下放,包括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等,還權于市場,讓市場更具活力;另一個是在錢荒時保持定力,不“放水”,避免加劇已經很嚴重的貨幣超發(fā)問題。
有外媒分析稱,總體來看,習李執(zhí)政以來,中共推行的是一條政治上向上集權,經濟上向市場放權的執(zhí)政路線。
政治上,一年多來,權力運轉機制持續(xù)調整,政治局常委從九人變成七人、中紀委和司法系統(tǒng)工作機制進行調整,由習近平直接領導深改組、國安委等,這些措施既實現了地方權力向中央集中,同時也實現了最高層權力向習近平個人的集中。習的政治權力和黨內地位已大大提升。這也為接下來的改革部署落實提供了一定的組織保障,透過其分管的機構,習近平可以直接向執(zhí)行層發(fā)出操作指令。而反腐整風亦是為了破除官僚階層和既得利益集團的改革阻力。經濟上,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上起決定性作用的改革目標。站在市場角度,推動這一改革過程,實際上就是“簡政放權”的過程。
兩會改革亮點
經歷上述一系列布局鋪墊,在去年11月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之后,方向既明,接下來落實已成關鍵。
落實改革也是此次兩會的首要關鍵詞。盡管有外媒認為,整體看來,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比照三中全會《決定》事無巨細的60項改革舉措,基本還是在其周邊“打轉”,并未在此基礎上提出太多有建設性的意見或建議,但這亦在情理之中,正如李克強在記者會上所說“干一寸勝過說一尺”,落實才是關鍵。
相比去年,今年李克強政府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一點都不少,包括經濟增長壓力、就業(yè)壓力、部分行業(yè)嚴重產能過剩、財政金融風險以及日益嚴峻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等。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為今年經濟社會發(fā)展設定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左右,城鎮(zhèn)新增就業(yè)1000萬人以上,城鎮(zhèn)登記失業(yè)率控制在4.6%以內;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和經濟發(fā)展同步,加強對增長、就業(yè)、物價、國際收支等主要目標的統(tǒng)籌平衡。
“7.5%左右的經濟增速目標稍微令外界有些意外,但也可以理解,可能更多是希望保持市場預期的穩(wěn)定。因為目前中國經濟困境并沒有結束,近期還出現了房地產問題等狀況,如果下調,可能市場會更加悲觀?!眲佘妼Α吨袊涃Q聚焦》記者分析稱。
縱觀政府工作報告全文,外界基本將其中的改革熱點歸納為行政體制改革、財稅改革、金融改革、國企改革、城鎮(zhèn)化、環(huán)保等方面。
李克強表示,進一步簡政放權,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200項以上;同時,深化投資審批制度,取消或簡化前置性審批,基本完成省市縣政府機構改革。這意味著加上之前已經取消和下放的416項,原定本屆政府任內削減1/3行政審批事項的目標有望在今年提前完成。
財稅改革方面,報告提出著力把所有政府性收入納入預算,實行全口徑預算管理等。在劉勝軍看來,財稅改革目前基本還是按照財政部長樓繼偉之前的思路,先“打掃房間”,也就是先把財政厘清,包括很多原先沒有被納入預算的收入比如土地出讓金等,然后就是編制地方政府財政報告,再是提高透明度。至于中央和地方財權事權劃分將是更為復雜的一個問題。
劉勝軍告訴本刊記者,在金融改革領域,政府工作報告第一次提出了促進互聯(lián)網金融健康發(fā)展,這點頗有新意。盡管近期央行叫停虛擬信用卡、暫停線上二維碼支付以及醞釀對第三方支付新規(guī)等,導致輿論嘩然,但3月18日以來,央行已連續(xù)召集緊急座談,反復表示鼓勵發(fā)展互聯(lián)網金融。劉勝軍認為,央行的這種態(tài)度“搖擺”可以理解,因為“監(jiān)管者俘獲”在金融行業(yè)表現非常明顯,金融機構的游說能力特別強大,改革會是一個博弈的過程。此外,央行行長周小川已明確表示,存款利率放開很可能在最近一兩年就能夠實現,這也是利率市場化中最后一步?!叭绻軌蜃龅竭@一點,還是超出市場預期的,表明中央決心很大。”劉勝軍表示。
在國企改革領域,報告提出“優(yōu)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加快發(fā)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在金融、石油、電力、鐵路、電信、資源開發(fā)、公用事業(yè)等領域,向非國有資本推出一批投資項目”等。
城鎮(zhèn)化方面,則是著重解決好現有“三個1億人”問題:促進約1億農業(yè)轉移人口落戶城鎮(zhèn),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zhèn)棚戶區(qū)和城中村,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qū)就近城鎮(zhèn)化。在兩會閉幕后僅數天,3月17日,新型城鎮(zhèn)化規(guī)劃已經發(fā)布。不過,劉勝軍也稱,制定數量指標的做法或值得商榷,因為從歷史實踐看,這往往容易導致扭曲和出現造假,城鎮(zhèn)化潛力很大,但比率能夠提高多少、能夠轉移多少人,還應由市場來決定,政府需要做的是減少城鎮(zhèn)化的障礙,比如放松戶籍政策、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允許農民土地房產能夠變現等。
環(huán)保亦是此次報告?zhèn)涫荜P注的熱點。在談到霧霾問題時,李克強表示要“像對貧困宣戰(zhàn)一樣堅決向污染宣戰(zhàn)”,以霧霾頻發(fā)的特大城市和區(qū)域為重點,以PM2.5和PM10治理為突破口。報告提出了節(jié)能減排的明確目標:今年能源消耗強度要降低3.9%以上,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量都要減少2%;提前1年完成淘汰落后鋼鐵、水泥產能等任務。“霧霾問題對中國改革而言將是一個很好的推動力,之前外界還多有鼓吹中國模式,霧霾則將這一模式的缺陷顯性化了,它讓各級官員已經找不到任何借口再對環(huán)境問題進行推諉。”劉勝軍稱。
落實改革的前景
隨著兩會揭開今年改革元年的序幕,外界對落實改革的前景也充滿期待。
然而,這一路徑顯然不會是一帆風順。劉勝軍對《中國經貿聚焦》記者說,目前不少信號已經表明改革阻力很大,“比如IPO注冊制的推出,開始時證監(jiān)會決心似乎很大,但現在又有所退縮了,沒有時間表,可能還需要慢慢試驗。再有民營銀行試點,目前消息稱第一批將有5家,但改革的力度到底有多大?如果施加諸多限制的話,這些試點銀行不可能形成很大競爭力,對整個金融體系也無法帶來多大的改變。還有審批制改革,外界印象深刻的似乎僅有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這表明那些取消和下放的審批權很可能都是并不重要的或者是過期的。”他表示,對于改革落實的前景比較謹慎,還需要觀察。
外媒亦指,中共體制具有極大運行慣性和政策消化能力,地方諸侯和部委官僚們對于權力被收,從心理上非??咕?。習近平上任后盡管通過反腐整風和權力重組等鐵腕手段,強化了中央政府和個人權力,同時,通過簡政放權,從手握審批大權的官僚手中硬生生把權力奪走交還市場主體,并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但霹靂手段后,能否建立長效機制,部分人仍然信心不足,諸侯官僚們接下來也可能出現反彈。李克強在去年兩會上提出“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也說明本屆政府高層對改革困難有著相當充足的認識。
上述外媒稱,事實上,在此次兩會召開之前,就有政策研究機構和國內媒體對外放風,全面深化改革的60項任務通過近三個多月來,有近半任務進展緩慢或毫無進展,三中全會上通過的改革決議實施遇到很大阻力。《解放軍報》也在不久前刊文,提出軍內新一輪改革面臨部門利益束縛。一些地方機構和中央部委,更是坐等中央成立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來推動。也就是說,在改革過程中,雖然高層積極推動,但處于中間環(huán)節(jié)的部門,在將改革條文轉化為執(zhí)行方案過程中,因為部門利益和行業(yè)利益無法破除,已經形成了梗阻。
“由此,深改組對改革落實的推動就至關重要?!眲佘姼嬖V記者,“包括它用什么樣的人,以什么樣的工作機制,有什么樣的權力?能否督促相關部委拿出具體改革方案,并對方案是否真改革、改革力度是否到位、有無時間表等進行把關,乃至最后督促落實?”在他看來,改革光靠政府自我革命還不夠,一方面決策層要有魄力主動革掉一些人的命,將那些阻撓改革的人拿下,另一方面或還應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給官僚機構施加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