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光鋒
據(jù)我國腫瘤登記中心發(fā)布的《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我國每年新發(fā)腫瘤病例約為312萬例,平均每天8550人,全國每分鐘有6人被診斷為癌癥。對于國家、社會和每個家庭來說,癌癥是極大的負擔,對于個人來說,則是生命之重。
最近幾年, 癌癥離我們也越來越近,先有微博紅人薛蠻子微博透漏自己患直腸癌,后有創(chuàng)新工廠創(chuàng)始人、青年導師李開復罹患淋巴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癌癥,各種關于抗癌食物的消息、文章也開始被人們不斷轉發(fā)、傳播。但是,真的存在能抗癌的食物嗎?
單一食物并不能抗癌
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各種關于食物抗癌的說法,如大蒜抗癌、藍莓抗癌、綠菜花抗癌、綠茶抗癌等,真的存在能抗癌的食物嗎?其實,只靠吃單一的食物或者單一的食物成分是不能抗癌的。
想要驗證某種食物是否可能抗癌,最直接的實驗方法就是用該食物或者它所含的某種成分對癌細胞進行處理,觀察癌細胞的反應,科學家將其稱為“細胞實驗”。目前,有不少研究表明,很多所謂的抗癌食物的確含有一些特殊的、有益健康的成分,比如,蔬菜及水果中的維生素、礦物質、花青素、類黃酮等抗氧化成分。在細胞實驗中,科學家發(fā)現(xiàn)一些成分可以延緩甚至抑制癌細胞的生長。不過,這離證實其具有抗癌功效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畢竟這只是初級的細胞實驗,與人體差距很大。
人體是一個復雜的機體,人們吃進去的食物以及在人體內發(fā)生的反應,比試管中的細胞實驗要復雜得多。另外,我們吃的食物并不是單一的成分,而是含有多種成分的混合物。在實驗室里,研究者常常是用經(jīng)過提純的單一成分進行實驗。比如,如果人們想要驗證藍莓中抗氧化成分的作用,就會從藍莓中提取抗氧化成分來進行細胞實驗,而不是直接用藍莓。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多則有100多種成分,少則也有幾十種成分??茖W家在細胞實驗中發(fā)現(xiàn),從藍莓中提取的抗氧化物質有益健康,但是,藍莓并不只有抗氧化物質,還有很多其他營養(yǎng)成分。另外,實驗劑量與人們日常飲食的量也有很大差距。在實驗中,科學家用大量提純的成分進行實驗,但是,日常飲食中人們卻很難吃到這樣的劑量。所以,英國癌癥研究中心也提醒消費者,市場上那些宣稱可以抗癌的食物或者產(chǎn)品,其實是以“抗癌”作為一種營銷手段,并沒有科學依據(jù)。
從目前的研究來看,單一的食物或者食物成分并不能抗癌。如果將抗癌的希望寄托在一種食物或者某種食物成分上,就是將所有的雞蛋都放到一個籃子里了,很可能全部落空。
多樣化膳食能降低癌癥風險
由于無法驗證單一食物和單一成分對人體的作用,科學家就嘗試將研究的對象集中在一類食物上,比如,蔬菜、水果、豆類、肉類等各種不同食物。目前,這方面的人群膳食調查研究非常多,科學家也取得了一些共識:健康、均衡、多樣的膳食方式有利于降低癌癥的風險。那么什么樣的膳食能達到這樣的標準呢?
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美國癌癥研究所根據(jù)現(xiàn)有的數(shù)據(jù)并綜合了7000多項研究,按照不同研究的證據(jù)強度以及某種食物/生活方式與癌癥風險的相關程度,分析了關于食物/生活方式與癌癥風險的相關性,并繪制了不同食物跟各種癌癥發(fā)生風險之間的關系。比如,吃韭菜有降低胃癌風險的可能性,大蒜有降低直腸癌的可能性,非淀粉類蔬菜能降低口腔癌、咽喉癌、食管癌、胃癌的風險,水果則能降低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肺癌、胃癌的風險。
總的來說,在膳食與癌癥的關系中,蔬菜和水果對于降低癌癥風險的作用是最具有說服力的。蔬菜中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同時還含有豐富的植物化學物,譬如黃酮類化合物、有機硫化物等,這些成分本身對于降低癌癥風險就有較好的作用。膳食纖維能降低結腸癌、食道癌的風險,類胡蘿卜素能降低口腔癌、咽喉癌和肺癌的風險。
因此,世界各大健康組織、科研機構的主流意見認為,膳食中多吃蔬菜和水果能降低癌癥發(fā)生的風險。美國癌癥研究協(xié)會和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等多個機構都曾推行過一個健康項目,號召民眾每天吃5~9份水果和蔬菜,期望以此降低癌癥的風險,促進國民健康。世界衛(wèi)生組織也推薦每天至少吃5份蔬菜和水果(大約400克)。
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研究中,紅肉(加工肉制品)以及酒精飲料會增加一些癌癥的風險,比如,紅肉會增加結腸癌的風險,酒精會增加口腔癌、食道癌和乳腺癌的風險,相關程度是“確定增加風險”,證據(jù)比蔬菜和水果的健康益處還要充分。另外,膳食總脂肪、動物脂肪、糖等也有增加某些癌癥風險的“有限可能性”。因此,典型的不健康膳食就是酒精和各種加工肉制品,我們常說的“大口喝酒、大口吃肉”這種方式其實就是非常不健康的。從膳食的角度來看,想要降低癌癥風險,首先要控制以上幾種食物的攝入。
致癌與抗癌,一場持久戰(zhàn)
既然有研究認為有些食物能降低癌癥的風險,有些食物會增加癌癥的風險,那是不是意味著每天吃降低癌癥風險的食物就一定能遠離癌癥,而吃了增加癌癥風險的食物就一定會得癌癥呢?事實遠非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致癌并非一蹴而就,抗癌也不可能一勞永逸。
癌癥的發(fā)生其實也是一種風險。既然是風險,就一定存在不確定性。就像開車上街有遇到車禍的風險,但是,并不是只要你開車上街就一定會發(fā)生車禍,而科學家只能告訴你某些方法可以降低車禍的概率。膳食與癌癥風險的關系同樣需要科學的研究方法。
一般來說,關于癌癥與飲食的關系,都是根據(jù)多樣本量(大量人群)、長時間跨度的研究來做的,研究的結果也是基于大樣本量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得來的。研究的結果可以告訴我們不同的食物對罹患癌癥風險的影響,比如哪些食物會增加癌癥的概率,哪些食物可能降低癌癥的概率。
就像發(fā)生車禍的原因有很多種一樣,癌癥也是多因素共同引起的疾病,到目前為止人們也無法明確解釋清楚病因。某種食物或者膳食方式只是影響一部分的風險,卻并沒有決定性的影響。對于個人而言,即便天天只吃“確認降低癌癥風險”的食物,也未必能保證你一輩子不患癌癥;就算你吃了“確認增加癌癥風險”的食物,也并不意味著你一定會罹患癌癥。這就跟邊開車邊接電話發(fā)生車禍可能性較大一樣,但即便你從不邊開車邊打電話也可能因為超速等其他原因發(fā)生車禍,你偶爾打一次電話也可能不會發(fā)生車禍。
另外,每天只吃一種或者一類食物,這種做法本身也不符合營養(yǎng)學的健康理念,健康的膳食方式應該是盡量均衡、多樣化的,只吃單一的食物可能造成營養(yǎng)不良,對于癌癥風險只會有增無減。偶爾吃一次腌肉、喝幾次啤酒,雖然對健康未必有好處,卻也不必過于擔心會因此患癌癥。如果過于擔心食物問題,也有一定害處,因為壓力同樣會增加癌癥的風險。曾有科學家做過動物實驗,給接觸輻射的老鼠進行喂養(yǎng)實驗,對其中一組老鼠施加壓力(在進食的時候不時有人出現(xiàn)),結果發(fā)現(xiàn),施加壓力一組的老鼠發(fā)生組織癌變的速度更快。所以,享受美食時要記住適可而止,但也不必過于憂心忡忡。
防癌的膳食建議
如果寄希望于一種食物來預防癌癥,肯定是行不通的,但健康的膳食模式還是有利于降低癌癥的風險。在日常生活中增加可降低風險的食物和膳食方式,盡量避免可增加風險的那些食物,可以降低我們罹患癌癥的可能性,對我們的健康有莫大好處。美國癌癥研究所曾總結了10條防癌的膳食及生活方式建議,我們不妨借鑒幾點關于防癌的膳食建議:
1.每日膳食盡量不過量,控制能量攝入平衡,盡量保持健康的體重,在不出現(xiàn)體重過低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減輕體重、保持苗條。
2.少喝或者不喝含糖飲料,同時注意少吃高能量密度的食物,如各種甜點、高脂肪的肉類等。
3.吃更多樣化的蔬菜、水果、全谷類和豆類,每天最好吃5種以上。
4.減少紅肉(如牛肉、豬肉和羊肉)攝入,盡量少吃加工肉類(如香腸、火腿)。
5.盡量不飲酒。如果需要飲酒的話,男士應限制飲酒量在每天2個酒精單位以下,女士則限制在每天1個酒精單位(1個酒精單位為10毫升純酒精,約相當于360毫升啤酒、150毫升干葡萄酒或45毫升白酒)。
6.飲食盡量清淡,減少富含鹽的食物或腌制食品的攝入,控制飲食中鹽的量不超過每天6克。
7.不要用膳食補充劑取代食物。比如,不要因為聽說維生素C有降低癌癥風險的作用,就只吃維生素片,而不吃蔬菜水果了。
8.對于嬰幼兒來說,最好堅持純母乳喂養(yǎng)6個月以上,隨后再逐漸給寶寶添加輔食。
【責任編輯】張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