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妍
摘 要:英語是世界性的通用語言,對英語的研究尤其是對英語詞匯教學的研究必然會引起人們更大的興趣。英語詞匯教學在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聽、說、讀、寫、譯五方面的綜合能力的過程中自始至終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掌握一定量的詞匯是學好英語的基礎。筆者認為應該把研究重點轉移到對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的研究和對學習者心理特征的研究上來。在國內外學者對詞匯教學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英語詞匯的教學研究進行了綜述。
關鍵詞:英語詞匯;綜述
1 國外對詞匯教學的研究
在《詞匯、語義學和語言學教育》Vocabulary SemanticsandLanguage Education by
Evelyn Hatch&Cherryl Brown一書第16章中作者介紹了詞匯教學,把詞匯教學分為有計劃的詞匯教學和無計劃的詞匯教學,并重點介紹了有計劃的詞匯教學,提出了兩個判別詞匯教學的標準:一是根據時間效率來判別,二是根據所學到的內容來判別,并討論了兩個常見的詞匯學習方法:一是使用詞匯表,二是根據語義場給詞分類。在《第二語言詞匯習得》(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Second LanguageVocabularyAcquisition by James Coady Thomas Huckin)一書中作者主要探討了詞匯教學在第二語言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作者回顧了以往忽視詞匯教學的原因以及補救的方法,論述了語境習得,個體學習策略,詞匯規(guī)模,詞典使用及常規(guī)的學習理論等實證性研究領域的問題,最后得出了第二語言詞匯教學論的基本原理。隨著交際法的產生,人們對詞匯教學日益重視,與詞匯教學有關的理論也日漸形成。其中
詞塊理論認為,詞匯是許許多多詞塊(chunk)的集合,它們分布在一個具有生成力的連續(xù)體(Spectrum of Generative Power)上,這個連續(xù)體描述的是詞匯創(chuàng)造新話語的能力。隨著語言的版塊學說得到許多研究人員的支持,據最近幾年語言學家的研究表明,自然話語中的90%是由那些同時兼有詞匯和句法特征的半固定的“版塊”來實現的。版塊理論說明了詞項搭配(eollocation)在詞匯教學中的重要性,Fm(1968)認為,詞項搭配是一種“結伴關系”,且相結伴的詞項彼此之間存在一種“共同期待"(mutual expectancy)性,這種靠“共同期待”而聚集在一起的“伙伴"決定了該詞的特殊意義。以下是外國學者研究出來的教學法,他們對詞匯教學提出了各自的觀點:
(1)聽說法(The Audio.1ingual Method)
聽說法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的美國,并在五六十年代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聽說法中的詞匯教學主要是通過機械地模仿、重復和記憶來完成的。
(2)情境教學法(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英國外語教學界,特別是帕爾默(H.E.Palmer)等人在外語教學法的科學化、系統(tǒng)化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在繼承直接法傳統(tǒng)的基礎上,形成了一個更加豐富、完善的外語教學體系。在情景教學法中詞匯的教學是通過情景來了解詞匯的用法意義而不是通過母語來解釋進行的。
(3)認知法口he CognitiveApproach)
認知法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中期的美國。它是在轉換生成語法和認知心理學的影響下,針對聽說法暴露出來的問題提出的。它運用基礎科學的理論,肯定和發(fā)展了語法翻譯法的基本主張,因而也被稱為語法翻譯法的現代形式。
2 國內對詞匯教學的研究
我國學者劉曉玲在《淺談中學英語詞匯交際化的教學》一文中指出:“孤立、被動地記憶互不相干的英文單詞,效果不佳。力交際化的詞匯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利用他們已學習的和正在學習的詞匯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激發(fā)學生真正的交際需要,使學生輕松愉快的學習詞匯。我國學者錢璦對詞項搭配也有過深入研究,她建議,“讓學生掌握有關英語詞項的搭配和組合方面的知識對于擴大詞匯量、提高語言能力是有好處的。"持有同一觀點的南京理工大學教師趙小沛通過對大學生的詞匯問題的統(tǒng)計,在《英語詞匯教學探討》提出:詞匯教學的重點應該是如何使學生掌握大量的詞塊和語塊,并用它們構成完整的句子和語篇,而不是教授孤立的詞語。詞塊的習得將激活學生的表達能力,這正是當前高中英語學習中迫切要解決的問題。這些理論都對詞匯教學有著理論上的指導意義。在《文化差異與英語詞匯教學》(楊國燕)中作者認為:在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可以對比中、西兩種語言文化在涵義、日常生活、稱呼、社交禮節(jié)、感情色彩等方面的差異,融文化知識于語篇中,導入文化的適度性,從而提高詞匯教學的效率,達到詞匯教學的真正目的。以下是我國學者研究總結出的外語教學模式:
(1)五步教學模式
五步教學模式也被稱為五步教學法,此模式以學生為主體并與教師指導相結合,突出由學到用的過程,這種模式可以保證學生知識的獲取與保持,保證學生技能的形式和智力的發(fā)展,并因“學了能用"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它的五步是復習、介紹、‘操練、練習、鞏固。
(2)點一線一面一體力教學模式
“點指單詞、語音教學,“線"指詞組、句型學習,“面"指語法教學,課文教學,“體"指運用語言能力的教學。其中詞匯教學主要是點的教學。應采用多種方法使新學詞匯與舊詞匯建立多方面的聯系,通過那些聯系去介紹詞義和記憶新詞。比如采用構詞分析推測詞義和建立新舊聯系:對比同義詞、反義詞建立新舊聯系:歸納一詞多義或近義以擴大詞匯群和加強記憶等。這些聯系的建立方法要從學生學習的實際出發(fā),有時單用一種,有時并用多種。
(3)詞匯為綱的三結合教學模式
這種模式把詞匯看作外語教學的基點,類似古老的詞匯翻譯法。但它不是通過翻譯法學習孤立的詞匯或硬背成篇的課文,而是主動采用多種方式使詞、句、文結合,形、音、義結合,教、學、用結合,三個結合之間又相互結合。這些結合實現于由五步構成的教學過程之中。這五步類似五步教學模式,但每步內容都以詞匯學習的進展為標志,不是以教學活動的發(fā)展為標志,所以三結合教學模式屬于知識一技能教學模式。
(4)。詞匯、語法、閱讀一三位一體教學模式
此模式立足于預習與自學,使單詞集中記,語法相對提前學,閱讀同步進行。其目的是打破語法為綱而又教語法,建立單詞一語法一閱讀的內在聯系,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從而加快學習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