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艷艷
大家知道,蘇教版教材有三個顯著的特點,這就是民族化、現(xiàn)代化和簡約化。所以,蘇教版教材編得大氣。在這三個特點中,“簡約化”不僅體現(xiàn)為一種技術,更體現(xiàn)著編者的智慧和氣魄。因為“可作為教材的內(nèi)容浩如煙海,可作為教學的要求復雜紛繁,蘇教版教材簡化頭緒,突出重點,削枝強干,固本培元,堅決做到簡潔,簡明,簡要”。
有人說,教育是一門科學;有人說,教育是一門藝術??茖W與藝術的本質都是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則是以簡單解讀復雜,化解迷茫。簡潔是智慧的靈魂,也是教學的靈魂??鬃拥摹坝刹┓导s”的教學思想,就是“以簡馭繁,觸類旁通”。
如何做到教材編寫的簡約化?我覺得重要的一點是,抓住根本,進行整合。翻開蘇教版教材,處處體現(xiàn)著編者的整合智慧,比如,漢語拼音中的“情景圖和語境歌”;80個基本字的“認一認”;還有詞串識字、熟記成語等等。
“練習”中的“學用字詞句”也體現(xiàn)著編者的整合智慧。
1 “練習”的整合特性
什么是整合?整合就是將系統(tǒng)中的相關要素經(jīng)過整理、組合、協(xié)調(diào),在整體優(yōu)化的基礎上產(chǎn)生重組效應,從而發(fā)揮系統(tǒng)更大的功能。它的核心內(nèi)涵是打破原有各要素之間的封閉狀態(tài),促進各要素之間的優(yōu)勢互補,發(fā)揮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
1.1 整合是一種優(yōu)化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語文一旦與生活實踐聯(lián)系在一起,它就必然是綜合的。綜合才成系統(tǒng),整合優(yōu)化系統(tǒng)。知識不進網(wǎng)絡,永遠不能形成能力。整合使知識的功能更大,有更強的生命力。因為整合賦予了知識以活力,知識是整塊整塊而不是一點一點地進入學生大腦的,在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一旦接受相應的刺激,這些模塊就馬上被激活,并以整塊整塊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學生學習和積累的模塊多了,模塊之間經(jīng)過融會,將擴大為更大的系統(tǒng)。
每次拿到新教材,看到“學用字詞句”部分,老師們總會覺得眼前一亮,在這里,沒有了孤立枯燥的“辨字”、“組詞”、“造句”;取而代之的是,每一次的設計都暗含一個主題,從目標到內(nèi)容,從內(nèi)容到形式都進行了巧妙的整合。實踐證明,這樣的設計有啟發(fā)有激趣,學生樂于學習;有引導有方法,學生樂于運用;有鼓勵有期待,學生樂于探究。
1.2 整合是一種建構
知識的建構是基于人們的利益、立場、需要、趣味、眼界、胸襟而實現(xiàn)的。以往的“字詞句”練習,搞的是“單打一”,賦予字詞句上的人文內(nèi)涵不見了,有情有趣的語文,變成了枯燥無味的零部件,丟掉了“大語文”的背景,孤立地學習字詞句,只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其實,單憑一片浪花,怎么解釋整個大海?更為嚴重的是,“單打一”割裂了語文與生活的聯(lián)系,人為地束縛了學生的眼界和胸襟,學生所得也只能是一些知識的碎片,自然是不利于學生進行知識的建構了?!皩W用字詞句”,把“字詞句”置于一個廣闊的背景中,讓學生認識一朵浪花,首先讓他看到一片大海。不要問我們的學生有多大的眼界,首先要問我們給了學生多大的視野。在這個大背景中,“事、景、物皆有,字、詞、句兼?zhèn)洹保@給學生學習語文以積極的暗示:學語文是有用的,生活中處處有語文,生活中根本就離不開語文。學生學用這樣的字詞句,要動手、動口、動筆、動腦,這給他們的學習方式帶來了變革,要知道,學生的學習方式,往往決定著他們今后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
2 教學建議
“學用字詞句”往往圍繞一個專題而展開,這個專題又和學生的生活實踐密切相關。在編排上,它一般由兩個或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提示有關知識,二、三部分要求學生運用前面所學來解決實際問題或完成實際操作。關于“學用字詞句”的教學,我想,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重要的是,老師們在教學中,根據(jù)教材的編排理念和編寫特點,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展示自己教學的個性。我僅提幾點教學建議,與老師們交流。
2.1 注意提供和展示“字詞句”所依托的背景,激發(fā)興趣,引發(fā)思維
如,“練習1”中的“學用字詞句”,它由兩部分組成。這兩個部分都是“字詞句”所依托的背景,第一部分為學生理解第二部分的三個句子提供了條件??砂堰@兩個部分同時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帶著任務來學習“簡稱歌”。
2.2 注意引導學生學習和利用已有知識資料來解決問題
第一部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以及“簡稱歌”,是學生學習和可利用的資料,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和利用這些資料來解決問題。
2.3 學生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怎么理解第二部分的三個句子?第一部分為學生提供了必要而有趣的知識準備。在教學中,老師不要包辦代替,讓學生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尊重學生自己的辦法。
2.4 讓學生通過應用來檢驗所學知識和方法的實用價值
學生學習了第一部分,再來理解第二部分的幾個句子是不難的,教師要給學生應用的機會,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展示自己的方法,品嘗成功的快樂。
2.5 為學生進一步應用和探究搭建平臺
我們學習了“簡稱歌”,祖國裝在我們心中了。我們還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為學生進一步應用和探究搭建平臺。
總之,“學用字詞句”,重在“學”和“用”。誰“學”?學生學。誰“用”?學生用。先學后用,學了就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和點撥,讓學生能學會用,樂學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