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
教育是人與人的細致入微的心靈接觸。以人格教育人格,以性情培養(yǎng)性情,以心靈感動心靈,是我所追求的教育理想境界。新課程標準的學習,更使我懂得了要樹立以人為本的先進理念——視學生為朋友,一切為學生,真正把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當作教育的出發(fā)點和歸宿。為此,在這種理念的指引下,我努力營造一種和諧的、溫馨的育人氛圍,讓學生在良好環(huán)境下自主接受教育、自主發(fā)展。這里就圍繞這種理念談點自己的體會。
1 言必行,行必果
對于一個班主任,真摯的愛心,強烈的責任感和崇高的敬業(yè)精神,固然不能少,但與之相關(guān)的班級管理條例、管理制度與措施同樣不能少。開學初,我班同學根據(jù)上學期的一些經(jīng)驗,就班規(guī)進行了修改,一致通過后,由班長負責制成表格進而張貼,時時給同學們一個提醒。然而這項制度的落實就要求我做到:言必行,行必果。的確,在班規(guī)的具體實施中,要嚴格貫徹,絕對不可以有一天或一天緊、一天松,否則就會在學生當中產(chǎn)生一種流于形式的印象。我們班班規(guī)里有這么一條:同學若三次未按時交作業(yè)(向老師課代表申明除外)就得作份說明書,說明理由及感受,并請家長到校商談。前段時間由于自己忙了些,沈勇同學三次作業(yè)未交未能及時請家長,班里監(jiān)督委員就給我提意見,說我說話不算數(shù)。無奈,只好抽出時間請了家長。事后想想,如果我自己都做不到,怎么要求學生去做到呢?那么這個班規(guī)的制度,又有何意義呢?豁然明白了車爾尼雪夫斯基說的那句話:“教師把學生造成什么樣的人,自己就應(yīng)當是這種人?!庇纱丝梢姡嘀魅蔚娜烁聍攘W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當代教育家葉圣陶先生也說:“身教最為貴,知行不可分?!雹俳逃睦韺W又告訴我們:青少年學生喜歡模仿,這是他們共有的心理現(xiàn)象。因此,班主任應(yīng)該時時、事事、處處以身作則,成為學生的楷模。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班主任首先給學生做個榜樣來。要求學生文明守紀,自己卻不遵循這一原則,要求學生講衛(wèi)生,自己卻亂扔廢紙、香煙頭等,怎能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正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雹谥挥形覀兊陌嘀魅巫陨砹π辛?,得到學生的認可,激起學生的學習需要,從而由認可到模仿及至內(nèi)化,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 尊重學生,放飛學生
愛默生曾說過: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整個班級就像一個劇本,老師是編劇,學生是導(dǎo)演、是演員,只有把班級管理的舞臺盡量讓給學生,還學生主體地位,才能激發(fā)他們的潛能,讓他們健康活潑的成長。原蘇聯(lián)教育家贊可夫也說:“教師也是人,但他又是教師,而教師這行業(yè)要求一個人的東西很多。其中一條就是要求民主?!币虼?,班里的大小事都是由學生作主,我只是統(tǒng)籌規(guī)劃。近段時間,班里同學想搞次班會,為實習老師送行,征求我的意見,我明確告訴他們,如果能夠保質(zhì)保量可以進行。原以為這樣隨意說說,他們會放棄這次活動,沒想到搞得有模有樣。學生既然有這份能耐,為何不給他們展示表現(xiàn)的機會呢?
有一次,班里有名同學因為多次罵人甚至于罵到學生家長頭上,我十分惱火,就把這個難題甩給了我的學生,面對這名同學的哭求,全班同學竟然都為之求情,一個連著一個,一面訴著他的不足之處,一面又著力要求我給之一次機會。那時我才發(fā)現(xiàn)我的學生們是多么的可愛,俗話說,人非圣賢,塾能無過?這只不過是個引子,既然起到了這樣的作用,何不順水推舟,做個人情呢?事后我感覺到這名學生的變化相當大,這難道不是尊重學生、放飛學生的藥效嗎?
我們班的學生非常可愛,可愛的有時讓我哭笑不得。他們經(jīng)常與我討價還價,每周都想著讓我給他們創(chuàng)造活動的機會,即使打打籃球、下下棋,他們也能樂在其中。我們語文課本有一篇《木蘭詩》文章,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內(nèi)容,我答應(yīng)讓他們看一回錄像,讓他們?nèi)プ獾Y(jié)果沒有租到,卻把《海底總動員》給租來了。學生一致要求看看,同時保證各方面會做得更好,讓我盡管放心。面對充滿期望的學生們,我于心何忍呢?況且我的學生都能這樣了,作為班主任還有什么理由不讓他們看一回呢?我的尊重,我的放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樂而不為!
3 鼓舞激勵,樹立信心
有句話說得好:“一千個讀者就會產(chǎn)生一千個哈姆雷特?!蔽覀儼?4名學生肯定各有差異,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部分同學的成績逐漸下滑,自信心也隨之減弱了。在這種節(jié)骨眼上,如果漠然置之,就可能造成惡性循環(huán),但如果讓之生活在鼓勵之中,無疑如春日的一縷陽光,能溫暖人之心,從而樹立了信心。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激勵就是以外界事物的激發(fā)鼓勵而使人產(chǎn)生指向一定目標的內(nèi)部心理動力,它驅(qū)使人為實現(xiàn)一定的目標而積極活動,表現(xiàn)出高效率的行為。人只有在受到激發(fā)和鼓勵的情況下,才能有巨大的動力,才能在學習中發(fā)揮出最大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一份鼓勵就是一份動力,因此,面對學生,我總是鼓勵說你能行,老師相信你一定會做得很好,你是最棒的。作為教師我們應(yīng)該毫不吝嗇地把應(yīng)有的獎勵饋贈給學生。我們的學生還是孩子,還正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如果一味地抓住他們的缺點,就會越看越不順眼。誠然,在工作當中,我曾這樣去試過,可是收效甚微,甚至沒有效果。那段時間我也彷徨過,我也努力過,這時一個故事改變了我的念頭:“有一位畫家,完成一幅畫,把畫擺在路邊,請過路的人在畫上圈出自己不滿意的地方,結(jié)果,一天下來,畫面上畫滿了圈兒。他感到很失敗。他的朋友告訴他,為什么不換個角度呢?第二天,他又把那幅畫擺在路邊,請過路的人在畫上圈出自己滿意的地方,結(jié)果,地面上也畫滿了圈兒?!睆倪@個故事中讓我明白,當你用挑剔的眼光看學生時,可能會覺得他全身都是毛病,而當你用欣賞鼓勵的眼光看學生時,你就會覺得他是那樣的可愛。如我班學生金莫涵,在開學初的一次大掃除時,我發(fā)現(xiàn)他勞動很積極、很賣力,而有些同學則“偷工減料”,裝模作樣。事后我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夸獎了他,同時鼓勵他當衛(wèi)生委員。自這以后他不負眾望,在他的勞動下,勞動任務(wù)完成的較出色,多次受到學校的表彰。這就是激勵、信任的力量!
古語有云:“教者也,長善而救其失也?!倍皵?shù)其一過,不如獎其一長”說的也是這個道理。是啊,我們每個學生身上都有優(yōu)點,雖然可能只是小小的閃光點,但如果能夠及時捕捉、挖掘,也能收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我很喜歡這句話:“用放大鏡看學生的優(yōu)點,用縮小鏡看學生的缺點?!蔽覀儜?yīng)盡可能地挖掘?qū)W生身上的閃光點,多一些激勵,少一些指責,使之樹立信心。正是這種方法,讓我在管理班級時省事省心不少!
總之,在充滿人情味的班主任工作中,應(yīng)該采用新的理念,科學的眼光面對班級工作,面對學生。只要以人為本、以善治班,就能為學生支撐起一片湛藍的天空,就能給學生留下自由翱翔的空間,就能積極煽動學生閃光的思想火苗,那么班級管理定會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