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法越
(天津市第五中心醫(yī)院,天津300450)
·心理護理·
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抑郁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
張法越
(天津市第五中心醫(yī)院,天津300450)
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文化程度
目前中國糖尿病患者數達1.14億,60歲及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占總的糖尿病人數的20%以上[1]。國內外研究顯示社區(qū)老年人群和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負面情緒[2,3]。而老年人的心理障礙中較多見的是情感障礙,其中主要為抑郁。近年來,不少醫(yī)護人員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對老年住院患者的抑郁狀況進行調查,并對其相關因素作了多方面的分析探討。而文化程度作為一重要的相關性問題,許多文章在對其認識上存在較多爭議[4-7]。為了能更好地避免和減少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抑郁情緒的出現(xiàn),本文對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的抑郁狀況進行調查,并對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1.1 對象選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內分泌科住院,年齡≥60歲,神智清醒與能準確表達并愿意合作和接受問卷調查的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作為調查對象。本次調查發(fā)放問卷100份,有效回收問卷98份,回收率為98%。
1.2 方法調查人員為護理本科生,利用業(yè)余時間,向在本科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發(fā)放調查問卷,采取現(xiàn)場發(fā)放問卷,現(xiàn)場指導填寫,現(xiàn)場回收問卷的形式,以確保填寫的質量與回收率。問卷由老年糖尿病患者自行填寫,對文盲患者和因為某些原因無法自行填表的患者,由調查人員協(xié)助填寫。該問卷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自制調查表,內容包括:文化程度、年齡、性別、婚姻、居住情況、醫(yī)療費用的支付方式、經濟負擔、自理能力、疾病診斷等;第二部分為老年抑郁量表(GDS),GDS是專用于老年人的抑郁篩查表,能敏感地檢查老年抑郁患者所特有的軀體癥狀,其"是"與"否"的定式回答較其它分級量表容易掌握。
1.3 評分標準采用GDS來調查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的抑郁情況,該表包含了30個條目,代表了老年抑郁的核心。9~14分為臨界分值,評分標準以0~10分為正常范圍,即無抑郁癥,11~20分顯示輕度抑郁,而21~30分為中重度抑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包對資料進行數據錄入及統(tǒng)計學分析。
2.1 一般資料9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男56例,女42例,年齡60~77歲;居住狀態(tài)獨居16例,與子女同住82例;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65例,初中及以上33例;婚姻狀態(tài):配偶健在65例,喪偶/離婚33例;自理能力:完全自理72例,部分自理26例;經濟狀況:有經濟負擔47例,無經濟負擔51例;費用情況:自費40例,醫(yī)保58例。
2.2 不同特征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綜合比較醫(yī)療費用支付方面有醫(yī)保的患者抑郁情況低于自費患者(P<0.05)(表2)。不同文化組間抑郁等級的分布情況不同:小學及以下學歷與初中及以上學歷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總均分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抑郁評分處于臨界分值的15例(15.31%)。
3.1 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的抑郁現(xiàn)狀據國內外研究發(fā)現(xiàn)綜合性醫(yī)院中約1/4~1/3的患者伴有抑郁[1],社區(qū)老年抑郁障礙患病率為8.8%~29.39%[8],本組22.45%的患者有輕度抑郁癥狀,其中包括部分處于臨界分值的患者,有22.45%的患者存在中重度抑郁癥狀。目前老年期抑郁癥已經成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極其常見的精神癥狀,而且有逐年遞增的趨勢。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軀體癥狀較多,平日里往往主訴各種軀體不適,導致家庭,社會,醫(yī)護人員難以區(qū)別抑郁癥狀與機體正常衰老現(xiàn)象的區(qū)別,誤診率高,使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發(fā)病處于隱匿狀態(tài)[9]。同時,本組中15.31%的患者處于抑郁的臨界分值,如不及時加以干預,將會發(fā)展成抑郁癥,影響病情恢復。因此,如何根據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特點來對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顯得至關重要。
3.2 文化程度對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抑郁情緒影響表1顯示,小學及以下學歷的患者的抑郁患病率要明顯高于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這個結果的產生與多方面因素有關,其首要原因可能與初中及以上學歷的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通過患者教育對疾病的認識較系統(tǒng),全面,對于康復的信心較強,能很好地配合醫(yī)生和護士進行各方面檢查和治療有關。而小學及以下學歷的患者,由于自身學習和接受知識的能力有限,對于疾病的認知不夠,往往過分擔憂和恐懼,有的患者一旦患上疾病,就會過分猜疑,把自己置身于生命受威脅的狀態(tài),造成抑郁的高發(fā)情況。
表1 不同特征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分值比較
其次,初中及以上學歷的患者溝通能力較強,在住院期間能與醫(yī)護人員進行良好的交流與溝通。有研究表明[8],醫(yī)院中的患者教育,能有效改善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的抑郁情緒,融洽護患關系。而這種護理方式在對小學及以下學歷的患者的護理中則存在一定難度,特別是在本地區(qū),外來人口較多,地方差異較大。本組小學及以下學歷的患者中有幾例患者由于只會說地方話,在獨自住院期間幾乎無法和醫(yī)護人員進行交流,只有在家屬陪伴和探望時,才能通過轉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要。因此對于不會說普通話的患者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護理和治療的難度,也同時增加了其焦慮感和孤獨感,加大了抑郁的患病率。
初中及以上學歷的患者住院期間能夠選擇的活動較多,如閱讀患者教育材料,報紙,聽音樂等,甚至個別高級知識分子還繼續(xù)從事學術研究。而較多小學及以下學歷的患者則覺得住院期間無事可做,反而對疾病投入過多的關注,容易產生抑郁情緒。
另外,大部分小學及以下學歷的患者的經濟壓力要遠大于初中及以上學歷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從他們醫(yī)療費用的支付方式上來看,小學及以下學歷的患者大多是農民或低收入家庭中的老人,他們以自費或農村醫(yī)療保險的方式支付醫(yī)療費用,而農村醫(yī)療保險所報費用極其有限,相當于自費。因此治療費用基本上是靠多年儲蓄和子女墊付,沉重的經濟負擔容易引起患者的不良情緒。而初中及以上學歷的患者大多可以靠醫(yī)保支付醫(yī)療費用,在經濟上很少有后顧之憂,減少了其出現(xiàn)抑郁的可能性。
綜上所述,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小學及以下學歷的患者較初中及以上學歷的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更容易出現(xiàn)抑郁癥狀,應引起我們的重視。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已經是抑郁的高發(fā)人群,而小學及以下學歷患者則在這種高發(fā)人群中出現(xiàn)抑郁的高發(fā)趨勢。護理人員在臨床護理過程中應充分重視與小學及以下學歷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交流和溝通,加強心理護理,促進其身心健康。通過對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抑郁狀況與文化程度的相關性的研究分析,為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制定更為正確、合理、有效的護理計劃,也能更好地對相關人群進行護理干預,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
〔1〕錢鋒,王曉紅,單慷,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及影響因素分析[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31(12):39-40.
〔2〕Ramin Mojtabai.Mark Olfson.Cognitive deficits and the course of major depression in a cohort ofmiddle-aged and older community-dwelling adu lts [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2009,52(7):1060–1069.
〔3〕Linda S,Elizabeth G.Even elders get the b lues[J].Mental Health Todan,2010,(2)∶29.
〔4〕仁靜,馮梅,廖再波.內科老年住院患者抑郁狀況調查及相關性因素分析[J].華西醫(yī)學,2007,22(3):623.
〔6〕張立群.糖尿病患者家庭支持與自我管理的研究進展[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0,6(4):60.
〔7〕劉宇蘭,王群.糖尿病病人家庭支持與自我管理相關性調查[J].護理研究,2009,23(20):1807-1809.
〔8〕符秀梅,王德仙,許秋月.強化健康宣教在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方面的效果觀察[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1,38(15):3026-3028.
〔9〕孫鵑娟.北京市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感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8,28(3):308.
(2013-08-12收稿,2014-07-10修回)
R587.1
B
10.3969/j.issn.1006-9143.2014.06.038
1006-9143(2014)06-0536-02
張法越(1965-),女,主管護師,護理部主任,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