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恩貞 高秀麗 冷蓓崢 陳 瑛 陳愛珍
(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yī)院,上海200240)
系統(tǒng)化健康教育在氧驅動霧化吸入中的效果觀察*
吳恩貞 高秀麗 冷蓓崢 陳 瑛 陳愛珍
(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yī)院,上海200240)
目的:探討系統(tǒng)化健康教育對患者氧驅動霧化吸入治療的舒適度、對護士霧化吸入工作滿意度、霧化吸入治療知信行、對患者霧化吸入療效的影響。方法:選擇收治于呼吸科病房并首次使用氧驅動霧化吸入的患者101例,隨機分為試驗組52例和對照組49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健康教育;試驗組實施系統(tǒng)化健康教育,質量控制遵循PDCA循環(huán)法。觀察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霧化吸入的舒適度,霧化吸入相關知識、態(tài)度、行為的變化以及霧化吸入的療效。結果:健康教育前,兩組患者滿意度、舒適度、知信行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健康教育后,試驗組滿意度、舒適度、知信行及霧化吸入療效均較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P<O.05)。結論:系統(tǒng)化健康教育較常規(guī)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對護士霧化吸入工作的滿意度、對霧化吸入知信行的程度、霧化吸入療效,對促進患者的康復有重要意義。
氧驅動霧化吸入;系統(tǒng)化健康教育;類試驗
氧氣驅動霧化吸入療法是用氧氣做氣源,把傳統(tǒng)的霧化吸入與間歇給氧合理地結合在一起,是臨床上一種較好的祛痰、消炎、局部用藥手段。具有操作簡單、藥物直達病灶、局部病灶藥物濃度高、安全性好、毒副反應小等優(yōu)點[1]。但有的患者及家屬不接受霧化治療這一手段,認為傳統(tǒng)的輸液吃藥療效好,否認霧化治療效果[2];部分患者擔心增加醫(yī)療費用而拒絕霧化;健康教育不到位,治療前沒有充分告知患者霧化的體位、正確的吸入方法,吸入后又會導致呼吸困難癥狀加劇而拒絕吸入霧化[2]。因此采取有針對性、切實有效的健康教育,對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增強對治療的信心,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及提高霧化吸入療效都有著積極的作用。系統(tǒng)化健康教育模式[3]是在臨床護理基礎上,以護理程序為框架,以普及知識為目的,根據(jù)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不同階段的病情機制和治療護理要點,實施全面、全程、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的方法。本文將系統(tǒng)化健康教育應用于氧驅動霧化吸入治療患者,以觀察其健康教育的效果。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比較
采用便利抽樣,選擇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于某醫(yī)院呼吸科病房患者。入選標準:①首次進行氧驅動霧化吸入治療;②能理解并配合完成問卷調查;③年齡>16歲。排除有重度心肺疾患或精神疾患者。入選病例共101例,按照抽簽法分為試驗組52例和對照組49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構成、文化程度和疾病等比較見表1。
2.1 干預措施
2.1.1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健康教育:嚴格執(zhí)行查對制度,在做霧化吸入治療時告知患者氧驅動霧化吸入的用藥、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項。
2.1.2 試驗組實施系統(tǒng)化健康教育。
2.1.2.1 評估在常規(guī)健康教育的基礎上對患者進行首次氧驅動霧化吸入治療評估。①評估患者基本資料,如年齡、文化程度、疾病是否吸煙、是否醫(yī)保等;②由責任護士觀察并記錄患者是否有不遵醫(yī)行為,觀察指標有以下4項,符合其中的1項,可確定為患者有不遵醫(yī)行為∶患者拒絕進行霧化吸入治療;患者不按時進行霧化吸入治療;患者霧化吸入治療的時間不足夠;患者不按照護士教導的技巧進行霧化吸入治療[4]。③評估患者存在不遵醫(yī)行為的原因,并了解患者的需求。再次評估時,看前次所列目標是否實現(xiàn),患者是否有新的問題出現(xiàn)。
2.1.2.2 計劃①確定健康教育目標根據(jù)對患者的評估,做出針對個體的健康教育計劃。②確定健康教育內容,針對患者所患疾病及存在的問題,講解包括氧驅動霧化吸入的原理、霧化吸入用藥的作用、副作用,針對患者疾病霧化吸入的作用,霧化吸入的注意事項,幫助示范正確霧化吸入的方法并教會家屬,特別強調治療依從性的重要性。③確定健康教育形式,采用與患者面對面交談的方式提供個體化健康教育,同時發(fā)放《霧化吸入健康教育手冊》,結合科室宣傳畫、座談會、多媒體來鞏固健康知識。
2.1.2.3 實施由責任護士具體實施。實施中注意①針對年齡偏大的患者,語速要慢,并恰當運用面部表情、手勢、肢體語言來講解。盡量安排在休息之后,并在健康教育過程中,根據(jù)患者情況提供間歇。②了解患者的生活閱歷和背景。了解不同教育對象的心理、行為特點,因人而異。避免按照教育計劃單照本宣教,程式化教育,避免使患者感到教育內容重復、乏味。③指導患者家屬參與。
2.1.2.4 評價評價各項目標是否實現(xiàn),目標達到的即可停止,未達到的持續(xù)進行。與患者一起討論,采用提問的方式幫助患者記憶,并根據(jù)患者的反饋不斷改進教育方法。在患者做完最后一次霧化吸入時,由責任護士觀察并記錄患者是否有不遵醫(yī)行為,觀察方法同前。
2.2 評價工具
2.2.1 患者舒適度、知識、態(tài)度、行為和對護士工作滿意度的評價
自設霧化吸入調查問卷,內容包括一般資料和患者對霧化吸入治療的舒適度、對護士霧化吸入工作滿意度及知信行知識問卷共四部分。一般資料涉及患者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疾病等。滿意度和舒適度采用十分制問卷,患者可根據(jù)自己的體驗來評定,滿意度問卷中10代表非常滿意,1代表非常不滿意,包括7個條目:護士認真講解霧化吸入原理、巡視病房、耐心解答疑問等,總分7~70分,得分越高,滿意度越高;舒適度問卷中,10代表非常舒適,1代表非常不舒適,包括3個條目:口干、心悸、口腔咽喉部疼痛,總分為3~30分,得分越高舒適度越高。霧化吸入知識問卷中,其中相關知識調查中答對計1分,答錯計0分,共5個條目,涉及霧化吸入的作用、優(yōu)點、體位、時間、藥物,總分0-5分,得分越高,表示掌握知識越好;相關態(tài)度調查中,選擇“不同意”為1分,“不清楚’為2分,“同意”為3分,共2個條目,涉及霧化吸入在呼吸系統(tǒng)疾病治療中成為重要措施、霧化吸入過程中護士擔任重要角色,總分為2~6分,得分越高,態(tài)度越好;相關行為調查中,選擇“偶爾”為1分,“經(jīng)?!睘?分,“一直”為3分,共3個條目,涉及霧化吸入后漱口、遵從霧化吸入時間、霧化吸入后清潔霧化器,總分為3~9分,得分越高,行為越好。本調查問卷的重測信度為0.854,由五位專家評定的該問卷的內容效度為0.90。在兩組患者首次和末次霧化后,發(fā)放調查問卷,當場收回。
2.2.2 霧化療效的評價兩組均在末次霧化吸入后,由主管醫(yī)師綜合評價療效。評價標準:無效∶發(fā)熱,咽痛,咳嗽,痰粘稠不易咳出、呼吸困難等癥狀未改善。顯效∶痰能咳出、咽痛、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有所好轉,氧分壓升高,二氧化碳分壓下降。治愈∶發(fā)熱,咽痛,咳嗽等癥狀消失,肺部聽診正常,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均達正常水平。有效率為顯效加治愈。
表2 兩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舒適度、對護士工作滿意度變化(x±s)
表3 兩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知識、態(tài)度和行為變化(x±s)
2.3 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SPSSl6.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試驗組和對照組年齡、滿意度、舒適度和知識問卷得分等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不遵醫(yī)行為、性別、文化程度、病例、霧化療效等計數(shù)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
3.1 兩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舒適度、知識、態(tài)度、行為和對護士工作滿意度評分比較,見表2,3。
3.2 兩組患者健康教育后霧化吸入療效的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健康教育后霧化吸入療效(例)
4.1 系統(tǒng)化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對護士霧化吸入工作的滿意度患者滿意度一直作為護理工作的評價方式之一,研究顯示,通過系統(tǒng)化健康教育干預,兩組患者健康教育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均有提高,但試驗組提高程度較對照組更有顯著性(P<0.01)。系統(tǒng)化健康教育的同時,護士能全面評估患者,充分了解患者的背景、生活閱歷、習慣等,形成個體化健康教育,在滿足患者健康需求的同時,也最大程度地使患者感到自尊。
4.2 系統(tǒng)化健康教育能提高霧化吸入患者的舒適度健康教育不到位,部分患者對霧化吸入知識缺乏了解,使得霧化吸入的副作用明顯,造成患者舒適度下降。如在做霧化吸入常規(guī)健康教育時,告知患者霧化吸入后要徹底漱口,部分患者是無法做到的,以至于出現(xiàn)咽喉部疼痛。在系統(tǒng)化健康教育時,根據(jù)評估,針對患者不漱口這一行為,告知患者特別是類皮質激素的吸入治療被認為是持續(xù)性哮喘患者的一線治療措施,但在霧化吸入后該藥物容易殘留在口腔可導致口腔黏膜局部免疫功能下降,易出現(xiàn)念球菌感染,造成咽喉部疼痛,而霧化吸入后徹底漱口可以減少這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患者了解了這一知識,就會主動徹底漱口,減少了患者咽喉部疼痛,提高了患者的舒適度。
4.3 系統(tǒng)化健康教育能改變霧化吸入患者的不良行為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Belief Practice,KAP)理論[5]認為:衛(wèi)生保健知識和信息是改變健康相關行為的基礎。只有當人們了解了有關霧化吸入的作用、優(yōu)點、采取何種體位、吸入多長時間、藥物的作用等,才能建立起積極、正確的信念與態(tài)度,把霧化吸入作為呼吸系統(tǒng)重要的輔助治療措施,聽從護士的指導。有了正確的態(tài)度,才有可能主動地改變不良的行為,形成有益的行為方式如遵從霧化吸入時間,霧化后徹底漱口,清潔霧化器,讓霧化吸入效果達到最佳。
系統(tǒng)化健康教育模式較常規(guī)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對護士霧化吸入工作的滿意度、對霧化吸入知信行提高的程度、對不遵醫(yī)行為改變的程度和霧化吸入療效,對促進患者的康復有重要意義。由于多種原因的影響,我國健康教育相對滯后,其中健康教育不規(guī)范是主要的影響因素,因此,建立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模式,是提高健康教育水平的重要措施。
〔1〕解秀玲.氧氣驅動霧化吸入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07,21(10)∶2643-2645.
〔2〕熊易芬.慢阻肺患者拒絕霧化吸入的分析及護理[J].四川醫(yī)學,2008,29(9)∶1288.
〔3〕林清然.美國系統(tǒng)化健康教育的啟示[J].廣東醫(yī)學,2008,27(7):1232.
〔4〕原月霜,何敏意,崔楚瑩,等.COPD合并肺感染病人霧化吸入治療不遵醫(yī)行為調查與護理對策[J].家庭護士,2008,6(7)∶1885-1886.
〔5〕馬驍.健康教育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8.
(2014-04-10收稿,2014-09-25修回)
The effect of system atic health education in atom ization inhalation of oxygen
WU En-zhen,GAO Xiu-li,LENG Bei-zheng,CHEN Ying,CHEN Ai-zhen
(Shanghai Fifth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y,Shanghai200240)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com fort,the satisfaction of nurses’job,KAP, medical compliance behavior and effectiveness in patients on treatment of atomization inhalation of oxygen.Methods:101 patients using atomization inhalation of oxygen first time in respiration war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52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49 cases.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following the PDCA circulationmethod of quality control.The statistical analysiswas conducted after observation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Results:Before the health education,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atisfaction,comfort,KAP and medical compliance behavior(P>0.05);butafter that,the experimentalgroup’s satisfaction,comfort,KAP,the change ofmedical comp liance behavior and effectivenes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Compare with the conventional health education,the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can improve the com fort of patients,the satisfaction of nurse’s job,the KAP level of atomization inhalation,the change ofmedical compliance behavior and effectiveness,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Atomizing inhalation of oxygen;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Category test
R193
A
10.3969/j.issn.1006-9143.2014.06.005
1006-9143(2014)06-0481-03
*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yī)院科研課題(2010WYHL06)
吳恩貞(1979-),女,護師,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