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紹立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麻醉科,福建 廈門 361003)
分析左布比卡因、羅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宮產手術的臨床效果
林紹立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麻醉科,福建 廈門 361003)
目的分析等劑量左布比卡因、羅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腰麻應用于剖宮產手術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診斷符合剖宮產標準的患者150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成三組,L、R、B組各50例。分別給予患者0.5%左布比卡因、0.75%羅哌卡因、0.75%布比卡因各12 mg。給予每組10%GS,稀釋至3 mL,于腰2~3間隙穿刺腰麻。比較分析三組患者感覺、運動阻滯的起效和維持時間的異同以及對母嬰的影響。結果三組患者腰麻臨床效果均較好,鎮(zhèn)痛及肌松滿意,不具有可比性。三組的感覺阻滯起效時間相比較,L組>R組>B組;布比卡因最高感覺阻滯平面較高,達到最高阻滯平面時間較短。運動阻滯起效時間三組差異不大。在運動阻滯維持時間上,B組>R組>L組。三組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比較,B組>R組>L組。結論等劑量的左布比卡因、羅哌卡因與布比卡因具有相同的麻醉效能,但在鎮(zhèn)痛和麻醉效果上,左布比卡因、羅哌卡因不僅可以滿足手術需要,較少引起心律失常等不良反應,而且對母體不良反應少,對新生兒無不良反應。因此左布比卡因、羅哌卡因更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左布比卡因;羅哌卡因;布比卡因;腰麻;剖宮產
腰麻是由腰椎間隙往蛛網膜下腔注入局麻藥物,利用對脊神經傳導功能的阻斷作用,從而起到相應部位的麻醉效果。腰麻以其用藥量少、起效快、鎮(zhèn)痛肌松好等優(yōu)點應用于剖宮產手術[1]。而腰麻藥物的選擇對患者治療的臨床療效起到重要作用。臨床麻醉應用中較為廣泛的麻醉藥物有左布比卡因、羅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其中左布比卡因和羅哌卡因是新型的長效酰胺類局麻藥。近年來,經臨床研究表明羅哌卡因對中樞神經及心血管毒性較小,己廣泛用于硬膜外麻醉行剖宮產手術,但羅哌卡因腰麻應用于剖宮產手術甚少。本文作者由此進行探析,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擇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診斷符合剖宮產標準的患者150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成三組,L、R、B組,每組50例。其患者年齡(25.8±2.9)歲,體質量(66.5±6.4)kg,身高(156.5±6.1)cm,ASAⅠ~Ⅱ級。經檢查患者均符合剖宮產標準。三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如年齡、ASA分級和手術時間等,差異不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L、R、B組分別給予患者0.5%左布比卡因、0.75%羅哌卡因、0.75%布比卡因各12 mg。給予每組10%GS,稀釋至3 mL。術前禁食6 h,患者術前生命體征平穩(wěn),容量狀況良好,入室后監(jiān)測ECG、BP、HR及血氧飽和度。并且麻醉前常規(guī)開放1條上肢靜脈,快速靜滴乳酸林格氏液300 mL,麻醉中持續(xù)吸氧4 L/min[2]?;颊唧w位取右側臥位,均給予腰硬聯(lián)合麻醉,于腰2~3間隙穿刺腰麻。三組患者注藥到翻身平臥的過程均在1 min內完成。對于麻醉中血壓降低的患者使用麻黃堿進行靜脈注射,對于心率降低的患者使用0.25~0.5 mg的阿托品進行靜脈注射。三組采集的所有數(shù)據均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3 監(jiān)護及觀察:給予三組患者采取緊密監(jiān)測措施。主要記錄患者心電圖、血氧飽和度、血壓、心率,測試感覺平面及運動阻滯等情況,同時觀察記錄三組患者麻醉過程中感覺及運動阻滯起效時間、感覺及運動阻滯維持時間。給予三組產婦的新生兒1、5 min Apgar評分[3]。觀察三組產婦麻醉并發(fā)癥及麻醉前后的不良反應,包括低血壓、心動過緩、惡心、嘔吐。注意三組患者麻醉效果,如麻醉效果欠佳,則給予患者硬膜外分次追加1.5%利多卡因8~15 mL。
三組患者腰麻臨床效果均較好,鎮(zhèn)痛及肌松滿意,不具有可比性。三組的感覺阻滯起效時間相比較,L組>R組>B組;布比卡因最高感覺阻滯平面較高,達到最高阻滯平面時間較短。運動阻滯起效時間三組差異不大。在運動阻滯維持時間上,B組>R組>L組。術中產婦均無疼痛及不適感覺,均未再經硬膜外腔追加給局麻藥。術中出血200~300 mL,手術時間30~50 min。具體詳情見表1及表2。三組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比較,B組>R組>L組。其中,低血壓發(fā)生率L組明顯低于另兩組(P<0.05);心動過緩及惡心嘔吐發(fā)生率B組明顯高于L組(P<0.05)。術后隨訪未發(fā)現(xiàn)神經并發(fā)癥。三組產婦的新生兒1、5 min Apgar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三組患者感覺阻滯情況(n=50)
表2 三組患者運動阻滯情況(n=50)
布比卡因的應用具有優(yōu)點的同時也存在不可忽視的缺點,即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心臟毒性的缺點。而羅哌卡因和左布比卡因可以減弱此缺點,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心臟毒性方面均明顯低于布比卡因。因其是不含具有毒性作用的R(+)型鏡像體,并是布比卡因的左旋異構體[4]。而且羅哌卡因和左布比卡因具有布比卡因所具有的藥效,同時較少引起心律失常等不良反應。因此近年來羅哌卡因和左布比卡因也逐漸被應用于蛛網膜下腔麻醉。本研究比較三組局麻藥腰麻的效果顯示,三組臨床效果均較好,鎮(zhèn)痛及肌松滿意,不具有可比性。與相關文獻研究結果一致。三組的感覺阻滯起效時間相比較,左布比卡因>羅哌卡因>布比卡因;三組最高感覺阻滯平面比較,布比卡因較高。但布比卡因達到最高阻滯平面時間較短。運動阻滯起效時間三組比較差異不大。在運動阻滯維持時間上,布比卡因>羅哌卡因>左布比卡因。這可能與左布比卡因和羅哌卡因的脂溶性低,向神經髓鞘滲透慢、起效慢、半衰期短有關[5]。同時三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例數(shù)以布比卡因最高,其次羅哌卡因。此次研究結果與Cuvas O等研究一致。
綜上所述,等劑量的左布比卡因、羅哌卡因與布比卡因相比較,在麻醉效能方面相同的。但在鎮(zhèn)痛和麻醉效果上,左布比卡因、羅哌卡因不僅可以滿足手術需要,較少引起心律失常等不良反應,而且對母體副作用少,對新生兒無不良反應。因此左布比卡因、羅哌卡因更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1] 邵兵,劉琴湘,李泉,等.等效劑量羅哌卡因和左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聯(lián)合麻醉用于剖宮產術的比較[J].當代醫(yī)學,2009,15(7):58-59.
[2] 葉文艷,周森,趙錦沽,等.羅哌卡因液腰麻一硬膜外聯(lián)合麻醉在下肢側臥位手術中的應用[J].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201l,l2(3):300-302.
[3] Alley EP,Kopacz DJ,McDonMd SB,et a1.Hyperbaric spinal levobupivacaine :a comparison to racemic bupivacaine mixture[J]. Anesth Analg,2002,94(1):188-193.
[4] 杜秋.羅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在剖宮產手術中的應用比較[J].職業(yè)衛(wèi)生與病傷,2011,26(2):116.
[5] 邊洪博.左布比卡因腰—硬聯(lián)合麻醉應用于剖宮產術的臨床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26(23):265-266.
R614
B
1671-8194(2014)29-01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