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鑫 設(shè)計/王靜
成都平原的肥沃與平坦不僅孕育了青城山的幽、都江堰的秀,更孕育了眾多川西古鎮(zhèn)的古樸與恬淡。在這些有著千年歷史的古鎮(zhèn)中,有這樣一座別具一格的古鎮(zhèn),這里有流淌千年的溪流、跨越千年的石橋、高聳千年的石塔、矗立千年的古榕,還有淳樸善良的百姓,久遠的時光仿佛在這里小小地打了一個結(jié),便留住了古鎮(zhèn)千年的氣息,在這些古老的粉墻黛瓦中,延續(xù)著古鎮(zhèn)最初的清新與空靈。這就是西來古鎮(zhèn),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古鎮(zhèn),一個有著奇山秀水和古樸文化的川西明清古鎮(zhèn)。
西來古鎮(zhèn)位于蒲江縣境內(nèi)。西來,佛從西來,西來有福,西來與佛教有著與生俱來的淵源,相傳古時候,一尊佛像從臨溪河自西漂流而下,后人便在此修建西來寺、關(guān)帝廟等建筑以示紀念,而西來古鎮(zhèn)的名字也由此得來。西來古鎮(zhèn)地處臨溪河下游,茶馬古道的開通和茶文化的興盛使得這里在明清兩朝時就成為了往來貿(mào)易的商業(yè)中心,再后來,隨著茶馬古道的逐漸廢棄,古鎮(zhèn)也最終失去舊日的繁華,重新與世隔絕。當馱茶的馬幫們依依不舍地離去之時,時間也隨之吻別了這座千年古鎮(zhèn),悄然離開。此后的草長鶯飛、年華暗換,又有誰人知曉?時光封存了古鎮(zhèn)的靜謐與回憶,只剩下幾片雪泥鴻爪的點滴碎夢,供后人黯然憑吊。
西來古鎮(zhèn)是著名的“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zhèn)”,連綿起伏的遠山,潺潺流淌的河流、高大挺拔的古榕樹,茂林翠竹,空氣清新,遠離塵世的喧囂,是禪修、坐禪的理想場所,而西來百姓至今也還都保留著唱佛歌、坐禪、靜修等風俗,真不愧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禪修小鎮(zhèn)”。有人還將西來古鎮(zhèn)稱為蜀地中的水鄉(xiāng),這水鄉(xiāng)的韻味其實比江南更輪廓硬朗一些。翻騰的臨溪河穿鎮(zhèn)而過,高大挺拔的千年古榕樹仿佛是上天的恩賜,巍然矗立在江邊,樹冠遮天蔽日,抬眼望去,兩樹的枝葉若綠云一樣在天空聚攏。在樹陰下,喝茶的、打牌的、按摩的、掏耳朵的、賣特色產(chǎn)品的,有本地人,有外地人,叫賣聲、吆喝聲,此起彼伏,給幽靜的古鎮(zhèn)帶來了些許熱鬧。同樣佇立在江畔的還有那一座座凸現(xiàn)著川西風情的明清古民居,推窗便是清澈見底的河水與郁郁蔥蔥的古榕樹,讓人眼前一亮。古鎮(zhèn)不大,街道極其規(guī)整地沿臨溪河?xùn)|西排列,幾條南北走向的橫街貫穿其間。青石鋪就的小街古老而雅致,只有走在這些老街上,才能真切地體驗西來古鎮(zhèn)蘊含千年的歷史底蘊。青石板鋪就的小巷幽幽地延伸向小鎮(zhèn)的每一個角落,一座座古樸的石橋靜靜地臥在清清的小河上,街邊店鋪發(fā)黑的門板上方斜掛著藍底白字的招牌,老店鋪里飄出小吃的香味。時空流轉(zhuǎn)中,西來古鎮(zhèn)的風情未曾改變。
作為茶馬古道上一個重要的驛站,茶文化在西來古鎮(zhèn)的歷史上曾經(jīng)留下過無比輝煌的印記。西來茶業(yè)自古繁榮,西來古鎮(zhèn)臨溪縣城遺址處,尚有“臨邛數(shù)邑茶,遠銷西蕃”的碑文,唐代西來所產(chǎn)的茶葉遠銷西藏、青海、甘肅等地?!恫枳V》及《邛州直隸州志》等古籍中都有對西來所產(chǎn)的茶葉的描述和贊譽。今天古鎮(zhèn)老街上江西會所、了翁茶舫、萬友茶館等茶館還保留著川西老茶館古老的風貌與韻味。徜徉古鎮(zhèn),不妨尋一家老茶館,在一杯茶里感悟一段時光,透過杯中裊繞的霧氣,或許還能窺見古鎮(zhèn)茶馬古道昔日人潮涌動的熱鬧場面。
漫游西來古鎮(zhèn),每一塊青石板、每一棵濃得化不開的古榕樹、每一扇鐫刻了歲月滄桑的門,都會讓你在西來古鎮(zhèn)面前覺得惶恐。踏入古榕林立、水霧氤氳的古鎮(zhèn),青石板路上映著淡淡的金色陽光,溫暖而明亮。清澈碧綠的臨溪河在古鎮(zhèn)緩緩流淌,不斷地將新鮮血液注入這個古老的身軀。那些不知已有多少年歲的古榕樹默立在村中,靜靜端詳著身邊千年未變的村落。古老街巷里老人踽踽而行,小孩子則在水邊嬉戲,任那無憂無慮的清脆笑聲在古鎮(zhèn)的街巷里回響,消失于深深的街巷中,古鎮(zhèn)就是這樣一個充滿詩意的地方。西來古鎮(zhèn)的美麗無需刻意尋找,只要沿著石板路慢慢走,就能在不經(jīng)意間悄然發(fā)現(xiàn)。
老街是古鎮(zhèn)的核心。這是一條古樸滄桑的青石板老街,簸箕街、煙巷子、水巷子、花龍門子、亭子巷縱橫交錯,構(gòu)成了1200米的長街和近700米的小巷。綿延曲折的老街全部由黛青色的石板鑲嵌而成,年深日久,已被時光琢磨得漆亮如玉。徜徉其上,仿佛漫步于歲月一聲悠長的嘆息之中。老街上保存著許多明清建筑,在老街青石板路的映襯下,顯得古樸典雅。這些具有典型川西特色的民居雖沒有中原大戶人家那種恢弘的氣魄,但也顯得小巧別致,玲瓏秀美,這些房屋里大都裝飾有磚雕、石雕和木雕,雖然浸染了歲月的痕跡,但依然精美異常。陳舊斑駁的墻內(nèi)保存著先人留下的遺產(chǎn),隨意走進一戶人家,便能看到許多古樸的氣息:老舊殘破的八仙桌上還擺放著幾只青花瓷碗,精美的雕花木床上似乎還遺留著主人的余溫。半掩的木門邊也許還有一位神態(tài)安詳?shù)睦先耍谔珟熞紊衔㈤]著雙眼,默默地思考著什么。而那些古老的服飾也早已退出歷史和生活的舞臺,被主人珍藏在閣樓的檀木大箱里,帶著那些屬于遙遠的繁華記憶和清朝的味道,安靜地睡著。撫摸著這些殘破的窗欞、褪色的照片,感受到的是一種光影流年里的古樸與精致。
沿著老街的石板路拾級而上,便來到了古鎮(zhèn)標志之一的文峰塔。文峰塔始建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是一座20米高的三層寶塔。塔身成六棱狀,每一層都飛檐走角。塔身四周是古典戲曲雕塑,配有用篆文書寫的詩文,此乃世間少有。文峰塔上的報功堂,有一官神端坐其間,凡是你做了好事,有了功德,只需去給他報一聲,他就給你記下來了。而后,神靈們便根據(jù)你功績大小,決定增減壽元,或賜福降災(zāi)。塔身下有個大爐灶,用于焚化字紙,故名惜字宮。晚風吹拂,夕陽西下,文峰塔上的風鈴在晚風中搖曳作響,絲絲入耳,為古鎮(zhèn)的黃昏籠上了一層禪意的面紗。行走在綿延曲折的老街上,總有一些地方會讓你產(chǎn)生莫名的感動,就像是前世的約定一樣,在這抹沉淀了千年的寂寞中安靜地等待你的到來。命中注定的相遇,讓時間在此燃燒成灰燼。
順著古街繼續(xù)前行,便來到了古鎮(zhèn)的來安碼頭,臨溪河的水鄉(xiāng)風韻頃刻間就呈現(xiàn)在眼前。兩條清澈見底的小河環(huán)繞著西來古鎮(zhèn),四季長流,碧水長青。這兩條蜿蜒清冽的小河,如古鎮(zhèn)之血脈,讓古鎮(zhèn)充滿生機。據(jù)說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看到西來古街是船,文峰塔是篙,在兩條江中飄搖,卻永不沉沒。
古街盡頭是來安碼頭,蜿蜒流淌的臨溪河最終在此變得水面開闊,河水也變得平靜了許多。河道上有一道低矮的攔水壩,河水從攔水壩上瀉下,沖在下面的鵝卵石上,激起一片片雪白的浪花,一陣風吹來,沁人心脾,涼爽無比。許多大人小孩脫掉鞋子,在淺灘上盡情嬉水。臨溪河邊,排列著十二棵樹齡千年的古榕樹,繁茂婆娑,青枝搖曳。其中最奇特的當數(shù)“夫妻樹”,兩棵分離的樹干在離地約兩米處合抱,合抱處長出許多根須,交織纏繞,合抱處下方,兩樹干又伸出兩只長長的“手”緊緊相握。左邊較細的是“妻子”,右邊較粗的是“丈夫”。傳說南宋孝宗時有夫妻二人草居于此,恩愛無比,死后緊緊擁抱而化為樹。南宋大學者魏了翁曾感嘆說:“患難夫妻,生死相依,在天化作比翼鳥,在地成為連理枝。”
古榕枝葉繁茂,遮天蔽日,擋住夏日灼熱的陽光,因而臨河的壩子成了古鎮(zhèn)人的聚會場所。在蒼穹之下,與古鎮(zhèn)一起相伴千年古榕,臨溪江水在眼前川流不息,讓人心情不覺放松了下來。或許,這就是道家所宣揚的“神游物外”的境界了吧?
清澈的小河無聲流淌,臨溪河畔,一具古老的“船棺”已在水邊兀自沉睡了三千年,整具船棺長6.8米,直徑1.5米,由一株樹齡超過千年的楠木鑿制而成,這具來自古蜀國的船棺不僅為后人帶來了巴蜀圖語印章等珍貴的隨葬物品,也為人們揭開了一段遠古歷史的神秘面紗。存放船棺的老屋也已有百年的歷史,青石板壘砌的臺階上布滿了青苔,頗有一種“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的幽幽古意。天氣好的時候,鎮(zhèn)里的老人都喜歡坐在臺階邊的石板上,閑來抽一口水煙,再慢悠悠地吐出乳白色的煙圈,然后用極為緩慢的語速為孩童講述著那些曾經(jīng)在古鎮(zhèn)流傳了千年的傳奇與故事。
小鎮(zhèn)的日子,沒有驚喜的歡樂,也沒有哀婉的悲傷,就像織布機上的經(jīng)緯,一匹一匹地織著歲月流年。生活中的美,也許太靠近就麻木了,缺少的,不過是尋找美的眼睛而已。平淡的日子,平淡的小鎮(zhèn),平淡的人,平淡的心,一切都歸于平淡生活的美,此刻駐足在古鎮(zhèn),懷著一顆平淡的心,在平淡的氛圍中漸漸陶醉于這份平淡的幸福。
傍晚時分,坐在臨溪河畔那十二棵枝繁葉茂的千年老榕樹下,看暮色四合,看云卷云舒。天漸黑的時候,橋上多了許多乘涼的老人,他們坐在橋邊搖著蒲扇,聊著發(fā)生在古鎮(zhèn)的那些往事,而遠方,夜色如水。小鎮(zhèn)的晚上最適合劃船,而且最好有細雨陪伴,鉆進船篷下躲雨,看外面水汽氤氳,一邊側(cè)耳傾聽船槳拍水的汩汩聲和船篷上滴答的雨滴聲,一邊體味著古人“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的詩意。一燈如豆,在漆黑的夜色中,沉沉浮浮,逐波而去。夜色如墨,秋雨淅瀝,從木窗的縫隙里,依稀能嗅到熟悉而遙遠的氣息:一會兒是古榕樹的清新,一會兒是古鎮(zhèn)老酒的甘醇,一會兒是竹林深處的幽香?;秀遍g,仿佛聽見千年古樹在風中絮絮私語,讓人分不清是在夢里,還是在現(xiàn)實中。
順著蜿蜒的老街走回去,小鎮(zhèn)早已進入了夢鄉(xiāng),漫步在光滑的石板街上,街的那頭,由遠及近地傳來清脆的打更聲,更令人有恍若隔世的錯覺。入夜,枕著潺潺的流水聲入夢,一夜酣夢,來自塵世的喧囂、煩躁在這里一洗而凈。偶爾睡到自然醒,偶爾詩意地被窗外悠揚的櫓聲、漸漸熱鬧的吆喝聲喚醒,偶爾被木柵窗外透進來的點滴陽光懵醒。推窗可見柔和的朝霞逆著粉色的天色漸漸明亮起來,四周的古民居和古榕樹也被映襯得晶瑩剔透起來,推開小小的雕花木窗,千年古鎮(zhèn)如水墨畫般展現(xiàn)在眼前,仿若從一個夢境進入另一個夢境。
也許,西來古鎮(zhèn)自始至終都只是一個夢境,在夢中的清溪茶鋪之畔,在夢中的五面青山之下,品味臨溪綠茶的悠然,感受達摩西來的禪意,忘卻了世俗的紛擾,漫步于恍若隔世的千年老街上,任時光靜謐流淌,縱然時光暗淡、桃花成泥,夢境中的古鎮(zhèn)依舊是那么地安詳而迷惘,靜謐而憂傷。
西來古鎮(zhèn),就仿佛是一本清雅古樸的詩集,被人遺忘在歷史圖書館的僻靜角落里,但只要有人不經(jīng)意地翻開這美麗的詩篇,其古樸悠閑的古鎮(zhèn)風情就能傾倒眾生。如夢西來,純樸而清透,古典而悠遠,走進西來古鎮(zhèn),那青山綠水、古榕人家無不透出一種自然純樸的山水田園氛圍,使人以為這里就是詩意棲居的理想之地。是啊,西來古鎮(zhèn)如今只剩下昔日的繁華碎夢,曲徑通幽的老街上定格了曾經(jīng)的喧鬧,臨街的茶館則在低聲訴說著古鎮(zhèn)往昔的輝煌,小小的西來古鎮(zhèn),就仿佛是被時光遺留下的首飾盒,塵封著對往日繁華的無盡追憶。這是一個被時光遺忘的古鎮(zhèn),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不緊不慢,從容不迫地沿著時光的軌跡斗轉(zhuǎn)星移,多少異鄉(xiāng)人遠道而來,只為見證今日的雨滴敲打古時的窗欞,只為猜測深宅古院背后所隱藏的幾許紅塵無奈,只為聆聽那一江碧水緩緩講述西來古鎮(zhèn)的前世今生……
西來古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