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布蘭克
我們在學校里會學到很多知識,這些知識在我們以后的生活中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只憑這些知識還不夠,要想獲得人生的成功,還需要更多的東西。下面我就自己經(jīng)歷的兩個故事,談談獲得成功需要的一些知識之外的因素。
第一個故事,講的是要尋找到你的熱情所在。
我的父母是移民到美國來的,他們都沒念過大學,但是,像眾多的移民一樣,他們夢想著自己的孩子能進入大學學習。但那只是我父母的夢想——不是我自己的。我考入了密歇根州立大學,但后來我沒能堅持讀下去,因為那時我已經(jīng)取得了一項學位證書,而且我呆在大學里時,就感覺自己迷失了,不能集中精力做自己的事,所以我退學了。
在密歇根的隆冬時節(jié),我呵著手指,搭車去了邁阿密,這是我知道的最暖和的地方。到了那里,我依然是一腦子茫然,但我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就是呵著手指,順著腳下的路走下去。
幾經(jīng)周折,我終于在邁阿密國際機場里找了份工作,就是往貨機上裝運賽馬。我不喜歡馬,但是對飛機產(chǎn)生了興趣。
飛機是我見過的最復雜的東西,別的孩子只是羨慕著飛行員,我卻著迷于那些能控制飛機的電子設備。我經(jīng)常去飛機維修部溜達,看別人需要時就去幫一把,雖然這么做沒人給工錢。
后來,一些機械師邊干活邊給我講了講飛機上的電路、雷達和導航儀。我聽得入了迷,就把那里所有的飛機設備手冊都帶回了家,經(jīng)常是讀到深夜。就這樣,我在生活中第一次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熱情所在。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如果我不退學,永遠不會找到這樣一種促成我事業(yè)開始的熱情。如果不是發(fā)現(xiàn)了自己真正喜愛的事情,我可能只會在邁阿密機場里開出租車。
我的生活后來就順著這樣的方式繼續(xù)了下去,我不斷地追尋著自己的好奇心,也愿意幫助別人,別人注意到了我的興趣,我就又會有一個學到新東西的機會。
你們現(xiàn)在領到了學位證書,可我告訴你們一個秘密:能夠讓你出眾并帶給你快樂的是你的興趣和熱情,而不能單憑你的學分。
我的第二個故事講的是敢為人先。
在1970年代初,美越戰(zhàn)爭中期,空軍征兵。我應召入伍,報名想要學習修理電子零件,空軍部讓我進軍事電子學校學習了一年。畢業(yè)后,那里的多數(shù)學生都被派到了海外戰(zhàn)區(qū),我被留在了空軍的一座簡易基地上。
到基地的第一個星期,維修長向我們宣布:“我們要招收一些人去泰國?!蔽抑两襁€記得同事們的譏笑聲:“你在開玩笑吧,誰會離開邁阿密去南亞?”
那時候我常聽別人說:永遠不要志愿去做任何事。我知道他們說得對,志愿去做的多不是安全、穩(wěn)定和舒適的事。
但是我向前邁了一步,舉起手說:“我去!”
我又一次讓腳下的路帶著前行了,志愿去一個陌生的危險地方。兩個星期后,我來到了陽光灼人的泰國。我的工作是把戰(zhàn)斗機上損壞的電子零件拆下來,再換上新零件。這里每天都在43℃左右,我確實在考慮,自己離開邁阿密來這里是否有點兒草率。即使這樣我也常問別人:“我們的設備是哪兒生產(chǎn)的?是怎樣保護飛機的?”得到的回答是:“閉嘴,按命令做就行了?!?/p>
好奇心驅(qū)使我又問了幾次,后來差點兒因此而進了監(jiān)獄。工作很苦,但也讓我學到更多的知識。第一個服役期結(jié)束后,朋友們常去鎮(zhèn)上喝酒,我卻還是喜歡去機修部,自愿地幫工人們修理損壞的收發(fā)機。一次,維修長把一堆壞零件放在我面前,挑戰(zhàn)性地讓我把它們修好。
我忙了幾個小時干完活,他看著我的勞動成果說:“我們這里需要人,明天你不用上前線了?!焙髞?,他把機修部的一個小車間交給了我掌管,里面有15名電子技師,而那時我剛到20歲。
人們常說“等待機會”,我以自己的經(jīng)歷證明這個說法是錯的,而應該是創(chuàng)造自己的機會。人一生中80%的成功是憑借著敢為人先的精神而得來的,時代的潮流也是由那些敢為人先者來引領,而不是等待機會的人。
還有一點:無悔地生活。記?。荷顩]有“后退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