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聰敏,張勇安,劉忠寶,常 瑜,秦建平,周存龍,金 莉
(1.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股份公司,陜西 西安 710032;2.太原科技大學,山西 太原 030024)
近年來,帶材發(fā)展的重點正從追求產(chǎn)量轉(zhuǎn)移到追求質(zhì)量,國內(nèi)鋼鐵生產(chǎn)廠家急需附有新技術(shù)的輥式矯直機,特別是用于高精度帶材精整線上的輥式矯直機。而要提高其精度,合理的壓彎量至關(guān)重要。由于帶材在輥式矯直過程中彎曲變形、微觀組織的變化等都是非常復(fù)雜的問題,而利用解析法描述矯直變形過程的難度很大。因此本文采用顯式動力有限元分析軟件ANSYS/LSDYNA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對所建模型進行沙漏及其能量分析確定其合理性。通過對仿真結(jié)果的分析確定其合理的壓彎量。
帶材在矯直過程中變形復(fù)雜且寬厚比大,所以在建立帶材輥式矯直有限元模型時,要對模型進行簡化。本文建立的輥式矯直機模型為23輥輥式矯直機,上輥為11個輥,下輥為12個輥。同時增加了2個夾送輥,夾送輥沒有壓彎量。下輥距總和為550 mm,帶材長度取為600 mm。考慮到帶材矯直過程的對稱性,減少單元數(shù)目,以帶寬中心面為對稱面,取1/2建模。帶材單元總數(shù)為30 000個。帶材有限元矯直模型見圖1。
圖1 帶材有限元矯直模型Fig.1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steel strip straightening machine
采用常用的8節(jié)點實體單元SOLID164進行模擬,采用單點積分求解方式。根據(jù)分析的實際情況確定參數(shù)見表1,矯直輥和模擬分析中帶材的材料參數(shù)分別見表2和表3。
表1 輥式矯直機基本參數(shù)Tab.1 Basic parameters of roller-type straightening machine
表2 矯直輥材料參數(shù)Tab.2 Property of straightening roller material
表3 模擬分析中帶材的材料參數(shù)Tab.3 Property of steel strip in simulation
圖2和圖3為沙漏和控制沙漏的示意圖。
圖2 沙漏示意圖Fig.2 Schematic of hourglass
圖3 控制沙漏示意圖Fig.3 Schematic of controlling hourglass
圖2的網(wǎng)格劃分長×寬×高為(500×10×4)20 000個單元,有沙漏。圖3的網(wǎng)格劃分長×寬×高為(500×10×6)30 000個單元沙漏得到控制,說明本文網(wǎng)格劃分基本合理。
為確保分析的正確性從能量角度再加以分析,下面分析了兩種不同壓彎量下沙漏能和內(nèi)能的比例關(guān)系:1)入/出口壓彎量為-1.12 mm/0 mm;2)入/出口壓彎量為-0.896 mm/0 mm。沙漏能和內(nèi)能關(guān)系示意圖見圖4。
圖4 沙漏能和內(nèi)能的示意圖Fig.4 Schematic of hourglass energy and internal energy
圖4a、b為當時間分別為0.1 s,0.2 s,0.3 s,0.4 s時,對應(yīng)時刻的沙漏能和內(nèi)能的比例關(guān)系約為:3.6%,4.7%,5.1%,5.2%,再往后比例值趨向于5.2%。圖4c、d當時間分別為0.1 s,0.2 s,0.3 s,0.4 s時,對應(yīng)時刻的沙漏能和內(nèi)能的比例關(guān)系約為:4.7%,5.9%,6.85%,6.9%,此后比例值趨向于6.9%。比較兩種壓彎量下的沙漏能與內(nèi)能比值,說明第一種壓彎量的結(jié)果更好些,整體來說,沙漏能與內(nèi)能的比值的最大值都沒有超過10%,說明建的模型能保證分析的準確性,進一步說明分析結(jié)果可以接受,沙漏得到有效控制。
取3 mm厚帶材分4種情況進行模擬分析,分析條件如下:
帶材規(guī)格(長x寬x厚)為600 mm×75 mm×3 mm,4種情況下入/出口壓彎量分別為-2.00 mm/0 mm、 -3.00 mm/0 mm、 -1.120 mm/0 mm、-0.896 mm/0 mm,夾送輥位置-75 mm,矯直輥速度128 rad/s,求解終止時間0.5 s,模擬情況如圖5所示。
圖5 仿真結(jié)果Fig.5 Result of simulation
圖5a為當時間進行到0.905 s時,帶材剛要經(jīng)過第9個矯直輥,再繼續(xù)矯直,帶材有后退跡象并在第9輥處沿矯直方向前后擺動。圖5b為當時間進行到0.05 s時,帶材經(jīng)過了第5個矯直輥,與第個6矯直輥剛接觸上,同樣再矯直,帶材有后退跡象,并在第5、6個輥之間沿矯直方向前后擺動。對圖5c和圖5d分析發(fā)現(xiàn)可以實現(xiàn)帶材矯直,說明設(shè)置合理的壓彎量對帶材矯直來說很重要。
圖5的分析條件只是壓彎量不同,并且壓彎量越來越大,當壓彎量小時,帶材可以矯直到第9輥,隨著壓彎量的增大,帶材可以矯直到第7輥,壓彎量再大只能矯直到第5輥,說明隨著壓彎量的增大,實現(xiàn)矯直過程會越來越困難。其原因是壓彎量太大,矯直過程中沿矯直方向前進的動力太小。
本文對所建有限元模型首先從沙漏能角度對模型進行了分析,沙漏能小于內(nèi)能的10%說明了分析結(jié)果可以接受,保證了分析的正確性,其次對3 mm厚板材不同壓彎量的仿真結(jié)果進行了分析,通過比較最終確定了其合理的壓彎量,當被嬌直帶材厚度為3 mm時,合理的壓彎量應(yīng)小于1.12 mmm。從實例可見,在工程上使用ANSYS/LS-DYNA有限元分析軟件有時比解析法更方便和實用,且計算模擬過程非常形象直觀。
[1]周國盈.帶鋼精整設(shè)備[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82.
[2]周啟明,隋國富,閻雄伍.六重式高精度薄板矯正機設(shè)計研究[J].太重技術(shù)導(dǎo)報,1991(1):6-12.
[3]崔甫.矯直原理與矯直機械(2版)[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05.
[4]胡國棟,趙炳利.板材輥式矯直機輥數(shù)研究[J].佳木斯工學院學報,1994(1):37-41.
[5]何濤,楊競,金鑫.ANSYS10.0/LS—DYNA非線性有限元分析實例指導(dǎo)教程[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7.
[6]尚曉江,蘇建寧.ANSYS/LS-DYNA動力分析方法與工程實例[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6.
[7]時黨勇,李裕春,張勝民.基于 ANSYS/LS-DYNA8.1進行顯式動力分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8]高聰敏.帶材輥式矯直過程的有限元分析[D].太原:太原科技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