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吉振
閱讀文學作品包含理解和鑒賞兩個層次,理解是指搞懂文學作品的詞義、句義、全文大義,鑒賞是指鑒別和欣賞文學作品的語言、寫作手法、篇章結構,以及鑒別和欣賞它的思想感情和主題的意義,并對文章作恰當?shù)脑u價。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不僅需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引導,還需要學生積極配合。下面筆者對在語文教學中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進行了分析。
1.讀懂文章,訓練語感,增強對文章的理解力
對文學作品進行鑒賞的第一步就是對文學語言有感受力。每一篇文學作品都是由字、詞、句、段落組成的,能將文章中的字、詞、句讀懂是鑒賞文學作品最基本的要求。在課本中選編了大量的文言文與白話文,學生對于作品的理解難免會有困難。因此,在閱讀文學作品時還要求老師對一些困難的詞句進行指導。特別是對于文言文,很多的字和現(xiàn)在的漢語有不同的意思,而且有的詞還有多種詞義和用法。老師講解時要分析透徹詞句,找出一些規(guī)律,或者是進行一些趣味性的教學,讓學生有更深刻的印象。學生只有將文章中的字、詞、句的意思掌握好,才能熟練運用,從而進一步加深理解。
除了讀懂文章之外,朗讀訓練也是語文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在閱讀文學作品時,腦海中會浮現(xiàn)出自己所閱讀的文章所描述的情景,這樣就使得文學作品變得鮮活、立體。多次對文章進行朗讀就能更多地感受作者文章中所描述的意境,從而加深對作品思想感情的體會。這樣,反復地進行閱讀訓練,不僅能提高語言感受力,更能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從而提高鑒賞能力。
讀文章不能馬馬虎虎,朗讀文章時不僅要語音準確、語句清晰,還要聲情并茂。只有在朗讀時讀出文章的情感,才能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因為在讀出文章中的情感時必定是對文中的詞句進行了揣摩。在揣摩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就會對文章的理解更進一層。
朗讀與理解文章是培養(yǎng)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的最基本的一步,而要進一步提高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還要對文學知識和其他領域的知識不斷拓寬。
2.學習文學作品知識
文學作品的鑒賞除了要對文章進行閱讀之外,還要掌握文學作品中的基本知識。因為在鑒賞文學作品時還包括對主題、材料、語言等進行鑒賞。在這方面老師可以開展一些活動,將課本上的知識深入生活,讓學生親身體驗和感受生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還可以制訂一些系統(tǒng)的學習和訓練計劃,通過學習與訓練讓學生對文學知識有比較深刻的印象,這樣才能將那些知識記住并進行運用。
學生除了要掌握老師在課堂上所教授的文學知識外,還要課后積累其他知識。只有多積累知識和材料,才能提高感悟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等。要做到這些可以課后增加閱讀量,同時增強對文學作品的感悟力。
3.了解文學作品的作者與創(chuàng)作背景
對文學作品作者的了解應該是積累文學知識的一部分,因為在學習文學作品時必須掌握一些著名作者的基本情況,那樣在對這些作者的其他文章進行鑒賞時才會無阻礙。但是,在對一篇文章進行鑒賞之前,除了要了解作者的基本情況之外,還要了解作者當時的思想和心境,這樣才能更容易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文學作品是現(xiàn)實社會生活在作者頭腦中反映的產(chǎn)物,是作者用來表達對現(xiàn)實社會生活的意見態(tài)度。因此,不同時代的文學作品具有不同的風貌;同一時代、不同作者的作品具有不同的思想與情調(diào);同一個作者會因為時代和社會的變遷,其文學作品將蘊含不同的感情。所以,在鑒賞文學作品之前,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是必備的功課。
4.學習鑒賞文學作品的鑒賞方法
4.1著眼整體,鑒賞局部。
作者在創(chuàng)作文學作品時,都是先確定中心,從整體出發(fā)寫作局部,以各個局部構成完整的作品。作品的某一個局部既有它獨特的感情,又和其他局部相聯(lián)系,共同表達主題。因此,在鑒賞局部時不能將其分開理解,而應該結合文章的主題思想對局部進行理解,再融入整體的文章中,從而更全面地體會和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
4.2根據(jù)文章的體裁進行鑒賞。
文章有很多不同的體裁,而不同體裁的文章要抓住不同的重點進行鑒賞。雖然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表達主題的方式不同,但是運用的表達手法大多相同。所以,在鑒賞文章時,要根據(jù)不同的體裁抓住表達主題的方式,然后圍繞主題的中心思想對文章運用的表達手法進行分析與鑒賞。下面以小說為例,分析如何根據(jù)其體裁特征進行鑒賞。
小說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故事情節(jié)和環(huán)境的描寫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鑒賞小說之前,要先對小說的寫作背景進行了解,然后對小說所描述的環(huán)境進行分析,結合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文章中所描述的環(huán)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與環(huán)境的關系。在了解了文章中的環(huán)境描述后,要結合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對文中的環(huán)境進行分析,從而達到更加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目的。對文學作品的環(huán)境有所了解和分析后,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理清文中的人物關系及人物特點。在小說的鑒賞中對人物形象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對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能更進一步理解小說的主題思想。小說中人物的性格是因為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影響造成的,所以對人物形象進行分析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在分析了人物的性格以后,要對文章中的人物關系進行分析。小說中人物的關系能體現(xiàn)故事的曲折與生動,還能更好地塑造人物的形象,體現(xiàn)小說中尖銳的矛盾斗爭??傊?,在鑒賞文學作品時,要根據(jù)不同的文章體裁,抓住文章的要點與中心思想,深刻地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5.結語
在鑒賞文學作品之前,老師必須對文學作品的知識進行講解,并讓學生掌握到位;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多積累課外知識,培養(yǎng)語言感受力,積累文學知識;還要多鼓勵學生朗讀文章,幫助學生增強語感與對文章的感受力。鑒賞文學作品是需要長時間的積累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會的。在對知識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后,在鑒賞文學作品時就能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除此之外,還要讓學生了解文學作品的多種體裁,只有對各種體裁都了解了才能提高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當一切需要積累的知識都積累后,在鑒賞文學作品時就要將文章的體裁與作者的相關信息、文章的背景等其他方面相結合鑒賞文章。培養(yǎng)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是語文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一方面的能力提高后使語文學習更輕松,還能提高學生的感受力與領悟能力。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