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蘭蘭
站在小學語文教育一線的教育工作者都深知,朗讀是教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是語文教師的一項重要教學任務。書聲瑯瑯應當成為一堂好課的首要特征。古人說得好:“讀書百遍,其意自見?!币虼?,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就應該努力地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水平,增強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體會閱讀的興趣?,F(xiàn)結(jié)合我個人的教學實踐,就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芻議自己的幾點看法。
第一、要充分激發(fā)學生朗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充分激起學生朗讀的興趣,使學生形成從“要我讀”轉(zhuǎn)為“我要讀”的良好的朗讀意識。為增強學生的朗讀興趣,可以著手如下措施:
1.加強學生對朗讀作用的認識。其實,學生在識記理解文章方面,朗讀比看文章的效果要好得多。大聲、有感情地朗讀有助于觸動學生思維,充分地挖掘文章的靈魂所在。同時,朗讀是提高演講能力的基礎(chǔ)。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習慣,能彌補言語的缺陷,鍛煉口才,提高自已表情達意的能力。教師可以向?qū)W生講一些名人在口才方面中的故事,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2.利用好課文錄音,潛移默化地提高朗讀的審美能力。磁帶上的朗讀準確、規(guī)范、聲情并茂,與之相配的情境音樂渲染出課文的意境,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進一步學習課文融入感情基礎(chǔ),又帶給學生美的享受。因此聽課文錄音,可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提高對朗讀的審美能力,感受到聲音的無窮魅力。如教學有趣的童話故事《七顆鉆石》《小豌豆》等,先讓學生聽課文錄音。朗讀者用繪聲繪色的語調(diào)把故事的情節(jié)起伏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學生一下子被課文吸引住了,不知不覺進入了故事的情境之中,受到了感染,有的不自覺地跟著錄音默默地讀起來,有的在隨后精讀課文時模仿錄音中語氣、語調(diào)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課文錄音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朗讀欲望,都想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來表現(xiàn)故事中的角色個性和動人情節(jié)。
3.采取激勵機制,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能夠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強烈愿望。因此,教師要抓住學生在朗讀中的“閃光”之處,給予肯定,使學生有成功感。在教學中,我常采用畫表得星的方法,看誰讀得好,讀得好的就得相應的星星,這個激勵方式效果非常明顯。很多同學都希望自己能多得到一些星星,這樣也能滿足同學們的心理需求,從而激發(fā)了學生朗讀的興趣。
第二、充分發(fā)揮教師在朗讀中的示范作用和巧用多種朗讀形式。
在指導朗讀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在朗讀中的示范作用,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原則,把指導學生朗讀貫穿在全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范讀時要全身心地投入,把自已融入作品之中,運用聲調(diào)、音量、速度、停頓等變化,使語調(diào)高低起伏、抑揚頓挫、鏗鏘有力,深深打動學生的心,使學生身臨其境,倍受感染。但是,范讀是起“示范啟發(fā)”作用,而不是讓學生機械地模仿,應該教會學生總結(jié)朗讀的經(jīng)驗,把握朗讀的技巧。
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的過程中,不能一味地讀,不講求形式的多樣性,要通過巧用多種朗讀形式,多方面地來促進朗讀水平的提高。比如:采用個別讀、自由讀、開火車讀、齊讀、比較讀、配樂朗讀、表演朗讀等。同時,要考慮不同階段學生的特點,有選擇地采用適當?shù)姆绞竭M行練習。低年級的學生喜歡以競賽、表演的方式進行朗讀。高年級的學生喜歡速讀、品讀等。
1.個別讀。在朗讀過程中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課文中字詞及內(nèi)容掌握情況,在讀后進行糾正、講評。
2.自由讀。一節(jié)課的時間畢竟有限,自由讀就彌補了這一缺陷,給學生時間、自由,讓他們盡情體驗、表現(xiàn),語調(diào)、語速、感情可以反復試讀體會,不受集體約束。
3.開火車讀。是一篇課文由幾個同學接著讀的方式。教師可指名一個同學讀,讀到中途沒有到一段結(jié)束,再指定下一個同學接著讀下去。這種讀法可喚起同學的注意力,同時充滿趣味性。
4.齊讀。齊讀可以營造熱烈的課堂氣氛,能體現(xiàn)一個班級的精神風貌。齊讀則可在課的收尾階段,細心品味課文內(nèi)容時進行。
5.比較讀。每位學生都有好勝心,如果有人比他棒,經(jīng)常得到老師的表揚,他就會更加努力。通過學生之間的比較,也可以更好地進行朗讀訓練。
6.配樂朗讀。教師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選取恰當?shù)囊魳方o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受到感染,在情境中朗讀。
7.表演朗讀。即讓學生在分角色朗讀的基礎(chǔ)上,加上自編動作,把課文“演讀”成小小課本劇,也可以讓學生邊讀邊演,這種朗讀形式學生很喜歡,幾遍“演讀”,學生幾乎可以背誦文章的某些段落。
第三、作好朗讀評價,取長補短。
我認為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1.教師評價。教師應采用激勵性的評語,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在評價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2.自評反思。有反思才會有進步。古人說得好:“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在朗讀教學中,讓學生說說為什么這樣讀,可以促進學生對文本的感悟、理解。
3.互評糾正。培養(yǎng)自學能力要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聽、說、讀、寫的實踐,重視在實踐中學習語言、理解語言、運用語言,要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鼓勵學生采用適合于自已的方法,主動地進行學習。因此,在朗讀教學中,圍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要求,展開相互評價很有必要。你一言,他一語,甚至是爭辯,讓學生暢所欲言。在評價中反思糾正,從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讀。這樣,每個學生都在朗讀和評價中提高了能力。
綜上所述,朗讀不僅能提高學生表情達意的能力,還能促進學生的感性思維向理性思維發(fā)展。但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制定好培養(yǎng)方案,運用科學的方法,不斷地增強學生的朗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