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偉
【摘要】一直以來,高校都是培養(yǎng)人才的搖籃。但是隨著計算機、手機等各種工具的出現(xiàn),大學學生很少參與體育鍛煉,身體素質越來越差。在這種形勢下,高校體育教師肩上的擔子是越來越重,研究課堂管理行為十分重要。本文是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提出高校體育教師優(yōu)化課堂管理行為措施。
【關鍵詞】優(yōu)化;高校體育教師;課堂管理行為
1 前言
對于高校體育教師來說,其水平高低就是通過學生的體育成績、比賽運動成績等各個體育方面的好壞。要想獲取到這些成績關鍵在于課堂教學的管理能力高度。尤其是現(xiàn)在學生從小嬌生慣養(yǎng),怕吃苦,因此優(yōu)化高校中的體育教師課堂管理具有現(xiàn)實意義。
2 高校中體育教師管理課堂現(xiàn)狀分析
現(xiàn)在高校中的體育教師管理課堂上大多數(shù)還是采用權威型的方法。相關部門統(tǒng)計可知,大約75.3%的高校體育教師依然采用權威型的課堂管理行為。因此,對課堂管理行為進行優(yōu)化是發(fā)展必然趨勢。
2.1 樹立出全新課堂的管理理念
高校中的體育課堂和其他的課教學存在差異,所以課堂管理并不是簡單進行控制。體育教師課堂教學特殊性就是教師一定要具備夯實的基礎知識,要有創(chuàng)見、有活力以及有新意。對體育課堂的管理,就需要改變管理的理念,擺脫傳統(tǒng)體育教師的控制者、中心人物以及主宰者等各種角色,成為新型管理者。從高校的體育教師課堂管理現(xiàn)狀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管理行為不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對體育的興趣,而且課堂氣氛也十分沉悶,缺乏應用活力。所以,高校中的體育教師一定要做好課堂管理,端正自身位置,尊重發(fā)展學生個性。高校中的學生都是成年人,其思維也和體育教師相差不大。教師應該換位考慮學生所需、所期待,共同探討有效的教學模式,深入到學生中去,只有在這樣教學情境中,學生才能夠獲取到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空間,才能夠提升學習體育的效益。
2.2 對課堂管理行為進行改革
其一,應該將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有機結合起來。高校的體育教師不僅僅要完成教學任務,加強學生體質及健康,還必須要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掌握學習及鍛煉能力,樹立出終身體育鍛煉意識,讓學生對學習體育具有主動性與積極性,將課堂教學和課堂管理融合在一起,并以學生為本盡可能使用探究式的教學。這樣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問題就能夠自我解決,有效挖掘其自我管理能力。
其二把教學方式和管理結構有機結合起來;作為課堂的管理者,高校體育教師一定要建立課堂環(huán)境,讓課堂教學和課堂管理有機結合。采用新型管理教學模式,才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教師才便于組織管理。采用這種結合模式,不但能夠發(fā)揮體育骨干所起帶頭作用,和學生打成一團,還能夠擴大學生參與面,提升對體育鍛煉的興趣。還能夠讓學生體會體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這樣還能夠整頓課堂秩序,提升管理效率。
2.3 創(chuàng)新課堂中的多元互動模式
對體育課堂進行評價能夠有效反饋問題,反饋不但屬于一個系統(tǒng),更是信息交流、物質流動以及情感融合的保證。通過這種互動,對于體育課堂的教學管理具有指導作用,能夠激勵參與管理者與接受管理者。在體育教學管理中,學生評價體育教師非常重要,但是評價教師并不是唯一課堂評價模式。評價功能主要表現(xiàn)在對課堂教學與管理所提供的信息,給體育教師提供可靠的信息,還可以給管理的效果提供相應的驗證性,這樣才便于體育教師對管理行為及時調整。因此評價也逐漸朝著多元化發(fā)展,評價方式朝著全過程、全方位、多層次發(fā)展。通過這種互動模式不但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我的管理意識及責任意識,還能夠讓體育課堂呈現(xiàn)出一種和諧氛圍,體現(xiàn)出學生主體地位,在體育課堂上感受到愉快情緒體驗。
2.4 讓體育課堂上的隱性管理與顯性管理有機結合
從研究中可知,體育課堂管理劃分成兩個大類,就是隱性管理與顯性管理,顯性管理就是高校中的體育教師依據(jù)教學計劃對教學目標進行控制,控制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效果。間接對學生心理狀態(tài)及行為產(chǎn)生影響。在高校中的體育教學,其實就是教師管理學生的過程,在體育課堂上,教師就是經(jīng)過體態(tài)言語、有聲語言將思想與知識信息傳遞出去,除此之外,高校中的體育教師還能夠無聲無形調控動作、情感、言語、視覺、以及環(huán)境等等,對課堂管理行為的偏離現(xiàn)象進行潛在糾正,有效參與到課堂教學管理中。并且大多數(shù)體育課都是在室外上課,因此對課堂干擾的因素比較多,其教學具備了特殊性,必然給體育教師造成一定管理困難。所以高校體育教師就必須要結合課堂顯性與隱性,這樣二者才會相得益彰,才能夠優(yōu)化體育教師的課堂之高校管理。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高校學生而言,體育課程不僅僅鍛煉其身體素質,還能夠鍛煉他們的心智。因此高校體育教師應該結合學生情況,優(yōu)化課堂管理行為,才能夠實現(xiàn)體育課堂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劉慶華.課堂組織藝術[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9.
[2]李建國.當代體育教師能力構成之研究[J].天津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10(11).
[3]王猛.對體育教師能力結構的分析[J].體育教學,2008(10).
[4]包秋.世界教育發(fā)展趨勢與中國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