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嫻
摘 要:體育的魅力在于它激烈的競爭性。在體育教學中注重學生競爭意識的培養(yǎng),是新課程改革的方向。本文從樹立爭取目標,激發(fā)競爭意識;掌握科學方法,強化競爭意識;結合身心特點,深化競爭意識這三方面進行闡述,力求讓學生的競爭意識在體育課堂中得到科學的、良性的培養(yǎng)。
關鍵詞:體育教學; 競爭意識;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804.8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4)05-078-001
對小學生競爭意識的培養(yǎng),要根據(jù)小學生的特點展開。小學生生活經(jīng)歷簡單,缺乏參與競爭的欲望。那么,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呢?筆者做了如下嘗試:
一、樹立正確目標,激發(fā)競爭意識
體育的競賽性使學生有機會在課堂上體驗勝利與失敗的情感,激發(fā)學生樹立無堅不可摧的進取精神。教師應在班內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競爭活動。同時必須強調,這是共同提高的競爭,而不是簡單的勝過別人的競爭。迪斯雷利說得好:“成功的奧秘在于目標的堅定。”因此,確立適宜的個性化的學習目標十分必要,讓學生都看到有奔頭,在目標激勵下,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調動起來,人的潛在能力激發(fā)出來,使其從目標達成中獲得成功,體會成功的喜悅,用成功打開自信之門,激發(fā)競爭意識和自豪感。
二、掌握科學方法,強化競爭意識
在體育教學中,掌握科學的方法,形成健全的個性有著積極的作用。在學生之間面對面的抗衡中,可以獲得對自己能力的實際估價,從而增強自信心。
1.寓教于樂
體育游戲是體育手段的一種,既有娛樂、健身、技能學習等作用,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進取精神,培養(yǎng)機智、勇敢、頑強等優(yōu)良品質;根據(jù)青少年學生好奇心強,喜歡新奇的東西,容易興奮,抑制能力弱的特點,若教法過于死板、單一或難度過大,技術動作過于復雜等等,都不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激發(fā)學習興趣,如果把教學內容融在游戲中,會收到良好的效果,也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
2.合理分組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團隊,團隊成員由教師安排或自愿組合成4~6人一組,根據(jù)學生的運動技術掌握情況、身體素質、性別和愛好等方面因素全面考慮,適當調整,使團隊成員間對學習內容的掌握程度上形成一定層次的梯隊,能互補,有利于互相幫教活動的開展。在教師的引導下,展開代表團隊的個人之間,團隊與團隊之間互相競爭,使學生覺得個人“命運”與團隊利益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為了團隊利益,互相吸引,互相激勵,團結協(xié)作,積極競爭,努力拼搏,靠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取勝。讓學生在學習中交流,學習中競爭,在競爭中提高,培養(yǎng)全局觀念、強烈的責任心和集體榮譽感。
3.榜樣示范
小學生可塑性強,喜歡模仿。首先,教師在教學中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起到榜樣的作用;其次,教師可以列舉古今中外的領袖人物、專家名人、體壇明星等的模范事跡來激勵學生;再次,教師可以在學生身邊選取學生作為表率,讓他們感到“可望又可及,可模仿又可學習”,達到以點帶面的效果。例如在跳高內容的學習中,有些學生膽怯、害怕,原因是這部分學生在跨越式跳高時步伐混亂、踏跳不準、怕撞上竹竿,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及時了解情況,可以用前世界跳高冠軍朱建華的一次次失敗、一次次爬起,最后創(chuàng)造世界紀錄為國爭光的事例,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競爭意識。
4.形成機制
在體育教學中競爭無時不在,只要教師善于利用比賽,就能形成一個良好的競爭機制,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通過常規(guī)的教學比賽,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某些能力的欠缺,在比賽中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我們知道,想要在比賽中取得勝利,首先必須了解對方的個人整體的實力,戰(zhàn)術戰(zhàn)略如何,然后考慮如何取長補短,對自己提出的要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不殆。例如我校高年級的班級足球賽,在比賽中有輸也有贏,但每次比賽后,隊員教練還仍要根據(jù)場上的情況和自己的分析進行總結。隊員們相互總結經(jīng)驗,指出不足,指出進攻上不夠迅猛,防守上不夠嚴密,反映靈活程度不夠,或內外線不夠默契等等。
三、結合身心特點,深化競爭意識
1.樹立公平意識
組織好各種各樣的競賽活動,制定合理的規(guī)則,使學生明白競爭是在“公平”基礎上進行的。成功與失敗、機會與風險對所有的人是均等的?!肮礁偁帯辈粌H是體育競賽的宗旨,也是一種道德教育,使學生通過體育活動,樹立“公平競爭”的意識與觀念。此外,為增加比賽的激烈性與趣味性,可根據(jù)學生性別、體質、技能、技術等方面的差異,采取“讓分賽”、“讓距跑”、“讓時賽”等方法,使比賽在“人為公平”的基礎上進行,動員學生(特別是體育學差生)樹立敢打敢拼的決心和信心。
2.注重體驗調整
競爭的重要意義還在于競爭過程中學生得到的各種心理體驗與心理調整,特別是在緊張、落后的情況下,心理承受能力得到的鍛煉與提高。由此,教師要善于組織和指導比賽,例如舉行班級間的足球賽、籃球賽等,教師既要對其戰(zhàn)術進行指導,還要對其比賽心理進行正確的引導。既激發(fā)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又能使學生心理更趨成熟。
3.引導正確評價
合理、及時的評價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體育品質,改進學習方法,發(fā)揮個人特長,提高學習積極性,展示自我,促進競爭,達到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的效果。學生的多元化發(fā)展要求對其多元化評價。內容上對學習態(tài)度、合作交往能力、運動知識和運動技能掌握情況和進步幅度、體能素質(協(xié)調性、柔韌性、肌肉力量等)等方面評價;形式上由終結性評價向形成性評價轉移,注重學習習慣、技術能力形成性評價;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促進競爭。此外,賽后要認真講評,使勝者不驕,敗者不餒。特別是對一些盡了全力,但仍然失敗的學生,更要加以肯定,鼓其斗智。引導學生作自我總結,明白自己“為什么能勝”、“為什么會敗”,從中取長補短,以期取得更大的進步。通過總結教育學生要善于合作、敢于競爭、善于競爭,使自己的競爭心理更健康。
新課程改革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深化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敢于競爭、善于競爭的競爭意識是新課程改革中的一個重要目標,而這種更新和發(fā)展必須在個體本身的比較或是對其他個體的對比中才能體現(xiàn)出來。因此,作為體育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體育教學的規(guī)律積極探討,采用切實有效的策略,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培養(yǎng)敢于創(chuàng)新的四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