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
①兒子劉軒念中學(xué)的時候雖然很叛逆,但是他說過兩件事,我不但服氣,而且難忘。
②一件是我們看籃球轉(zhuǎn)播。劉軒問我:“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投進球的人總是第一個反防?”我說:“投進球的人,剛沖鋒陷陣,一定最累,而且最可能接近對方的底線,為什么還最先反防?”劉軒理直氣壯地說:“就因為他立了功??!人有自尊的時候會更拼命!”
③另一件是有一天,在街上走,看見墻上被人涂得亂七八糟。我罵:“真差勁!沒公德!”劉軒竟不以為然地說:“如果你注意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亂涂亂畫當(dāng)中,也有一種公德?!蔽艺艘幌拢骸坝惺裁垂??”劉軒說:“你看!哪個涂鴉畫得特別講究、特別漂亮,別人就不會在上面再亂畫,所以那些特別好的涂鴉能一直留在墻上,讓大家欣賞?!蔽耶?dāng)時沒吭氣,可是后來發(fā)現(xiàn)他說得沒錯。在一大片墻壁當(dāng)中,你可能看見四周被涂了又涂,中間卻留下一幅最棒的,沒人碰。
④“自尊”與“尊重別人”其實是一件事,因為你不能對別人表現(xiàn)尊重的時候,會被人看不起,也會傷到自尊。譬如推門,不顧后面有人,把門一放,差點打到那人的鼻子,是不尊重;吃自助餐,餐臺上的龍蝦只剩三塊了,你暗自高興,于是一口氣把三塊全夾進盤子,卻不顧后面還有一長排等著的人。當(dāng)你大搖大擺,端著三塊龍蝦離開的時候,是不是也顯示了你的自私?同樣的道理,中國人吃飯有規(guī)矩,大人沒吃之前,晚輩不能先吃,而且晚輩可以夾,但不能挑。各位有沒有想過為什么?因為你挑,表示把好的挑去,把不好的留給別人,甚至是留給長輩,非但顯示自私,而且是對同桌人的不尊重。
⑤“自尊”與“尊重別人”,更表現(xiàn)在“守時”這件事上。
⑥臺灣著名導(dǎo)演李行講過一個故事,令我印象深刻——
⑦有個著名的男演員,耍大牌,常不守時。有一天拍戲,大伙全到了,獨獨不見那個男演員。導(dǎo)演說:“等他!”二十分鐘,三十分鐘,一個鐘頭,導(dǎo)演、演員、攝影、燈光、場記、場務(wù),大家全乖乖地等。終于,那男演員到了。導(dǎo)演沒罵他,但是也沒開工,而是站起來,對所有的人說:“好了!收工!”于是燈光滅了,大家全走了,留下那一個演員,呆呆地站在黑黑的場子中間。從此,那男演員再也不敢遲到。為什么?因為由他不尊重別人這件事上,傷害到了他的自尊。
⑧所以尊重別人,常常不是公德,而是私德。從心靈深處在乎別人的私德,常常比公德更重要。
(選自《美文精粹》2012年第12期)
【閱讀訓(xùn)練】
1.本文的主要觀點是什么?
2.作者列舉兒子劉軒說過兩件事做論據(jù),是否累贅?談?wù)勀愕目捶ā?/p>
3.第④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意在論證什么?
4.臺灣著名導(dǎo)演李行讓大家都在等耍牌兒的男演員,可等到人來之后,張導(dǎo)為什么又收工了呢?
5. 說說你對文章結(jié)尾畫線句子的理解。
6.本文主要運用了事實論證的方法。請你再為本文的論點補充一個論據(jù)。
(林眠設(shè)計)
(參考答案見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