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小麗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講的:竹簍中放了很多螃蟹,不必蓋上蓋子,螃蟹是爬不出來的。因為當有兩只或兩只以上的螃蟹時,每一只都爭先恐后地朝出口處爬。但簍口很窄,當一只螃蟹爬到簍口時,其余的螃蟹就會用威猛的大鉗子抓住它,最終把它拖到下層,由另一只強大的螃蟹踩著它向上爬。如此循環(huán)往復,無一只螃蟹能夠成功,這就是“螃蟹效應”。如果沒有良好小組的評價內(nèi)容,學生就會像竹簍里的螃蟹一樣,只關注個人利益而忽視集體利益,把主要精力放到盯別人的缺點上,相互提防,相互傾軋,小組間相互拆臺。課堂中,我們的評價總體上能尊重、激勵學生,但也存在機械、重復、輕率、單一等問題。
一、給小組評價加點“鈣”,讓課堂更輕松
教給學生評價方法 課堂上,我教給學生“聽、想、評、聽”四步評價方法。“聽”是指聽清楚對方的發(fā)言,這是做好評價的前提?!跋搿笔歉鶕?jù)別人發(fā)言內(nèi)容進行思考,組織好評價的語言?!霸u”也就是以一定的評價標準進行評價。最后的“聽”是虛心地傾聽別人的反饋意見。這樣,學生評價的內(nèi)容就更具體充實,更具有針對性。
把握評價原則 要使學生評價更有序,更有效,必須讓他們在評價中遵循一些原則。尊重他人原則:在合作評價時,一定要尊重別人。在評價前,一定要認真傾聽別人的發(fā)言,根據(jù)他人的觀點,結(jié)合自己對問題的認識,進行思考,并選擇適當?shù)恼Z言,對別人進行鼓勵,或誠懇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見。 我通常要求學生這樣說:“我覺得剛才某某同學哪兒讀得比較好……我還有幾點建議……”這樣評價的過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評價,既是一個促進別人的過程,又是一個取長補短的學習過程、提升過程。
評價要易操作。評價是輔助教學的手段,過度的冗雜的評價標準和內(nèi)容會讓課堂失去重心。我把課堂評價分為個人評價和小組評價。(標準附后)
二、給小組評價加點“糖”,讓課堂更幸福
1、兼顧理性,不可盲從
不過,我們也不能否認,學生一味接受“激勵性”評價---尤其是缺乏是非評判的“激勵性”評價會產(chǎn)生危害,甚至貽害無窮。所以,身為教師也須兼顧理性,不能一味地“討好”學生,盲目依從學生的“觀點”,從而導致他們是非不分,良莠不辨。
我在一本書上看過這樣一個案例,老師執(zhí)教的是《智子疑鄰》,品析完課文,他問學生:“讀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一個學生回答:“我明白了:有好的建議千萬別告訴別人,因為好心總是得不到好報?!崩蠋熛胍矝]想,便說:“好,不錯。下一位同學請你談談?!蔽冶悴唤饬?,這樣的回答也好嗎?作為老師,你的職責是什么?難道不需要糾偏嗎?
這樣的老師,毫無理性可言,帶給學生的只有“負效應”。
假若是我,我肯定會明確地告訴學生:“你的回答有點偏激哦!的確,在生活中好人被誤會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但我們要相信,誤會總是暫時的,鄰人之父定能得到大家的尊重,那個富人也一定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的。本文的真正用意是什么呢?大家再好好想想?!?/p>
2、扶“危”濟“困”,巧妙點撥
在課堂交流中,教師最擔心的便是發(fā)言者回答起問題來結(jié)結(jié)巴巴,語無倫次,甚至臉一紅,索性僵在那里。有的老師會選擇等待,會說:“再想想!”,可孩子有時就是不給力,你總不能放下其他學生不管,讓他“想”一節(jié)課吧。所以,我們要學會在這個時候,扶“危”濟“困”,巧妙點撥,或許他們真的心有“靈犀”一點就通呢。當我感覺學生回答不上來時,我會說:“或許是過于緊張吧,沒關系,坐下后再想想,或許能打開思路呢。不過,你要先請一位‘外援哦!”,這樣的評說后,學生便有了臺階可下,之后,他在聆聽中會更為專注,隨后的表達即使無法翻出新意,最起碼也能做到有話可說了。當學生的回答陷入“死胡同”而無法取得角度的拓寬時,我們切不可“袖手旁觀”,應準備隨時“救場”。那次,我在執(zhí)教《心聲》一課時,我讓學生談談“心聲”的內(nèi)涵,一向睿智的方良同學卻急得抓耳撓腮,原來他說出“‘心聲指李京京想在公開課上讀書,不過,好像還有其它方面,我再想想”,其他同學盯著他,他越發(fā)焦躁,我想,他定是思維短路了,于是,我引導他“你是從學習角度來談的,如果從家庭、教育等角度考慮,‘心聲還有哪些內(nèi)涵嗎?”他終于豁然開朗,作出了精彩的表述,贏得了陣陣掌聲。
3、傾注真情,鼓勵成長
只有切切實實關愛孩子,真真正正地為學生的哲思而驚嘆,為他們的偏誤而惋惜,為他們的批判精神而喝彩,學生才會將您的評價看作動力之源。
當學生回答出色時,我們不應吝惜贊美之詞。當學生迸發(fā)有哲理的語言時,我們不妨這樣評價--“你的頗具哲理,耐人玩味。對了,大家可以把它記錄下來,要注明這則語錄的作者是××哦!”;當學生的回答“不走尋常路”時,我們不妨評價:“你的想法很獨特,很有創(chuàng)造性,這點我特別欣賞。請大膽探索,永遠做幸福的思考者!”;當學生的發(fā)言能條分縷析時,我們不妨說:“看,我們的大才子(才女)對這個話題如此有研究,而且表述起來層次明晰,這便是學者之風??!真了不起!”。
這樣,學生在學習中便能不斷領略到成就感,參與意識便會越來越強,對待問題也自然會深思熟慮,表述起來定會追求完美。
如若學生回答得不完美,教師亦可就發(fā)言的積極性,準備材料的嚴謹性,表述中的閃光點加以褒獎,從而使他們能自覺融入本屬于自己的課堂。
好的評價是一團火,可以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溫暖學生的情懷,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反之,評價如不到位,則可能恰似一盆冷水、一塊冰,會“撲滅”學生的興趣和信心,會“凍結(jié)”學生美好的心愿。我想,只要同仁們始終心懷學生,尊重生命,專注成長,評價的妙趣定能凸顯,智慧的花朵自會綻放。
年班語文課堂評分標準
一、個人成績
課前三分鐘風采展示4-6分。
平時聽寫、默寫、背誦,按內(nèi)容多少加0-2分。
作業(yè)完成0-1分。
課堂活動參與不積極,缺乏集體意識的扣1分。
課堂搶答、補充加0.5-1分。
二、小組成績
1.交流有人不參與、假參與,每人次扣1分。
2.其他組講解時亂說話、侮辱他人的扣1分。
2.板示按美觀性、關鍵詞、準確度加1-3分。
3.講解按聲音、姿態(tài)、思路方法加3-5分。
三、獎懲辦法
個人及小組分每兩周一總。按1:1比例進行獎懲。暫時落后的六個組的每一人給暫時領先的一組每一人買筆。若一組連續(xù)兩次落后,下次每人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