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紅
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情感教育是指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思想品德教師依據(jù)教材而創(chuàng)設以形象為主體、富有感情色彩的具體場景或氛圍,以促進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的理解思想品德學習內容,促進其心理機能全面和諧發(fā)展,提高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效率。
一個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就必須要重視課堂教學情感教育的作用,應創(chuàng)造良好的積極的課堂教學情感生態(tài)環(huán)境,使之成為傳授知識、培養(yǎng)情趣、啟迪智慧、提高覺悟的催化劑。良好的課堂教學情感生態(tài)環(huán)境,是提高思想品德學習效果的必要前提。
一、激發(fā)興趣,感受成功
心理學家認為:人有一種自我實現(xiàn)、獲取承認、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和失敗在學生的心理上會引起不同的情緒。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注意設置教學內容的層次和梯度,教師對傳遞知識的準備,對傳遞途徑方法的處理,應成為課堂教學情感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學中教師除了采用多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外,還要適應學生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多的條件讓每個學生都取得學習上的成功,使他們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從而增強學習的信心。傳授的內容和提出的要求要難易適度,即應有一定的難度,但這個難度又不是不可逾越的,當學生經(jīng)過努力克服困難,取得了勝利時,就會感到自己的智慧和毅力的力量,體驗到一種經(jīng)過刻苦努力而獲得成功的幸福和喜悅。教師在組織教學測驗、考試或者設置教學環(huán)節(jié)時,要精心設計,不要讓學生考得灰溜溜或者學得索然無味,覺得自己怎樣努力也學不好,要讓學生從考試、學習的階段性結果中知道他們已學到了知識,有所收獲和提高,這樣學生就能產生積極的學習情緒,誘發(fā)出對學習的內部情感動力。
當代中學生思想活躍,思維敏捷,對新事物、新觀點特別感興趣,而且是易于接受、表現(xiàn)。為滿足學生的這一心理需求,在平時教學中,應該變化教學方式,除了借助多媒體手段外,許多課內容還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一些相關的小品來強化學生對課文知識的理解,中學生具有較強的表現(xiàn)欲望,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寓教于樂,就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組織能力和表演能力,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如果一個學生自我感覺良好,他將愉快地積極地投入教學活動,在活動中充分表現(xiàn)自我,而這自我一旦成功,又得到班集體的認可,那他會感覺到尊重和愛護,也會品嘗到成功的愉快,他的情感自然會得到滿足,學習的積極性也就提高了。同樣在“超越自負 告別自卑”教學中,可設計情景如下:自負的小楓,自卑的小林,自信的小佳在一次數(shù)學測驗中都考了100分,放學了,他們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要求四人小組5分鐘準備,派代表表演自負、自卑、自信的特點,比一比哪一組最生動。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各小組同學積極參與,精心準備,還生動表演,教室里一陣陣笑聲和掌聲告訴我們這一活動設計的成功。同學們在活動中參與、思考、體驗,在活動中認識了自負自卑自信的不同特點,促使學生超越自負,告別自卑,最終也實現(xiàn)了課程目標。
如在講到珍愛我們的生命時,通過討論“艱難的抉擇”這一故事來感受求生意志的重要,接著可設計一些情境讓同學扮演主人公進行求生表演,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感受也深了,積極性也高了,教學效果也就實而不浮的。但如果表演的成功率很低,學生會比較失望的。尤其在表演動作中很滑稽時,教師應提醒學生保持課堂秩序 。
二、創(chuàng)設民主氣氛,構建師生和諧關系
教學的實質,就是師生平等對話,共同探究,教學相長。但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的師生關系是一種不平等的關系,學生始終處于“你教我學”的被動狀態(tài)。教師把自己看成是絕對的權威,既無視學生的獨立人格,也漠視學生的內在需要,師生之間不能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交流。在這種“以師為本”的理念下,教師很難調動起學生“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只能是成為在有限的時間記住有限的課本知識點的工具,至于主動探究、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十分欠缺的。
心理學家康姆斯和斯耐格對學校學生如何促進學習提了三條建議:第一條提的就是“給學生必須提供一種民主的課堂氣氛?!睘榇?,教師對學生要充滿愛心,做到耐心啟發(fā),循循善誘,而不是頤指氣使,“橫桃鼻子,豎挑眼”的。只有我們給予學生應有的平等和尊重,學生從心理上接受了教師,才能激發(fā)學生潛化的思維意識和創(chuàng)新才能。在課堂教學中,要不斷表揚和鼓勵,對學生的點滴進步給予滿腔熱情的肯定和評價。
“大家都認為我是班里最風光的學生:出色的班級干部、不錯的學習成績、文靜秀氣的長相,老師信任,同學敬佩。但是,有些時候,我心里也非常難受。就拿前幾天發(fā)生的那件事來說吧,爸爸給我講解一道很難的數(shù)學題,講了好幾遍,我還是沒有聽懂。爸爸急了,大罵我笨。看到爸爸著急的樣子,我哭了。媽媽看到我哭了,就和爸爸吵了起來。爸爸媽媽經(jīng)常為我的事吵架。吵架時還說一些要離婚之類的話??”。這是一個老師在《超越自負,告別自卑》公開課上一個學生傾述的心聲這傾述中包含著這個學生的勇敢,也包含著她對老師和同學的信任,她勇敢地說出了自己內心深處的痛,將內心深處的心結打開。課堂氛圍真實、感人,那種在知己深聊之后出現(xiàn)的心理感受──信任、滿足、平靜、激動,我們在課堂上見到了。遺憾的是那位老師沒有停下來好好安慰一下這位學生,那怕是溫柔的拍一拍她的肩,或者是一個安慰的眼神,從學生失望的眼神中,可想而知這節(jié)課是失敗了。
讓學生在愉快和諧的教學氛圍中學習,是學生有效進行學習的前提條件,也是教師駕馭課堂的一種教學能力的體現(xiàn)。要營造一個和諧的課堂氣氛,可以是一個巧妙的引入,可以是一段師生精彩的對話,可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比喻,可以是一個風趣幽默的插曲,也可以是一個看似平常的手勢或教師的一個眼神,還可以是一次真誠的表揚和中肯的批評,甚至有時一個會心的微笑也可以。比如,上課時,有學生講話,你不妨給他一個警示的眼神或一個會心的微笑,這樣既可以使其明白自己己違反課堂紀律,又讓學生感到教師有顆寬容心,還可以不影響其他學生上課,教學不會間斷,氣氛又和諧,豈不是一石多鳥。如果此時,老師嚴厲批評他一頓,會讓學生覺得丟了面子,覺得老師不通情達理,因此,師生關系可能因此僵化,整個教學氣氛會因為你而緊張,這樣既可能影響了課堂教學秩序,又達不到教學效果。當然,這些教學細節(jié)不一定都是在備課中全部能打造出來的,更多的是在課堂討論中,在心與心的交流,情與情的碰撞中迸射出來的,這就需要教師平時腳踏實地的積累和對每一堂課的精雕細琢。
三、 自主學習,張揚個性
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三者之中,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礎和前提。個人的自主學習對于思想品德學習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地位和作用。新的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大腦細胞的成長和發(fā)展不僅僅取決于先天的遺傳因素,也不僅僅取決于后天環(huán)境的影響,它還受制于自身——一種隨機的自我的成長和發(fā)展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的課堂教學,就應該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上體現(xiàn)人的本性,張揚人的個性,努力促進學生的成長?,F(xiàn)代德國教育家斯朗格說:“教育的核心是合格心靈的呼喚。”教育的目的不僅是接受或接納知識,而是喚醒人深處的自我意識,發(fā)展他們的潛能。要建構綠色課堂教學情感生態(tài)環(huán)境,就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張揚學生個性。在課堂上,應打破內容與形式的封閉,給學生提供展現(xiàn)自我的平臺,讓他們把自己獨特的看法、奇思異想,甚至是荒唐的問題都可以隨時呈現(xiàn),更要精心呵護學生的質疑。每個學生都有每個學生的價值,他們是個性化的個體,他們的發(fā)展是有差異的,作為教師應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個性特點,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個學生。要讓學生揚其所長,補其所短,看書也會“標新立異”,促使他們在課堂中自我要求、自我探尋,同時努力挖掘學生的閃光點,給予贊揚,這樣合理的評價就不斷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和發(fā)展的動力,張揚學生的個性,促進樂觀向上的課堂教學情感生態(tài)環(huán)境氛圍的營造。
新課程強調“教”服務于“學”,教師通過與學生合作,依靠學生自主動手活動、實踐、合作與交流去實現(xiàn)教學任務;新課標要求教師以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為主線,以學生的眼界去設計教學,預測學生可能的思維活動并設計相應對策。這就要求我們盡可能讓學生參與課前備課,讓學生自己收集有關資料,選擇教學內容,自己設計學習方法。這其中教師只充當參與、促進和指導的角色。這個過程不僅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還能使教師了解到學生的需求,掌握學生的情感狀態(tài),把握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使教師組織課堂教學時,更多地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教學方案,以便對癥下藥,有的放矢,真正做到了師生間的信息傳遞和情感的溝通。比如,在講到愛護水資源這個主題時,因學生從小就耳熟能詳,所以在處理這部分知識時我就特地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自己收集相關資料,在教學中展示學生課前調查準備的課件、短片、漫畫、手抄報等,讓學生通過互動實踐、資源共享,展示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引起他們的共鳴。學生將“自我”擺進了教學的內容,成功地塑造自我、展現(xiàn)自我,給心靈以觸動,將知識延伸到課外,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更堅定了他們的心理價值取向。
提高思想品德課堂的情感教育,讓學生在輕松愉快、和諧友愛、理解信任的課堂氛圍中學習知識、接受教育,讓教師滿懷激情地有效指引,讓思想品德課堂變得快樂,成為一種享受,讓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中得到盡情地釋放,激發(fā)課堂活力,提高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