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珍拉姆
葉圣陶先生說:“習慣是從實踐里養(yǎng)成的,知道一點做一點,知道幾點做幾點,積累起來各方面都養(yǎng)成習慣,而且全是好習慣就差不多了?!边@就說明養(yǎng)成習慣要從點滴抓起,由點到面,由單項到系列,由局部到整體,日積月累,方達目的。在日常班級管理中,我通常是引導學生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具體做法如下:
一、重視常規(guī)訓練,培養(yǎng)良好習慣
對小學生來說,要養(yǎng)成的良好習慣頗多,諸如生活習慣、衛(wèi)生習慣、勞動習慣等。
早操。早操一般情況下,我讓學生比其他班級多跑幾圈。一是,為了不在同一時間內(nèi)結(jié)束早操防止進門擁擠;二是,我想每天的早操時間稍稍延長一點也可鍛煉學生的意志,天長日久在不知不覺就會鍛煉了學生堅強的意志力;三是,我班女同學比男同學表現(xiàn)的好,我就利用這個時間讓女同學做示范給男同學看,適當?shù)鬲剟钆瑢W,激勵女同學的積極性;挖潛男同學的動力,在跑操的過程中我隨時中止跑步,強調(diào)隊伍要整齊,喊口令聲音要洪亮,鼓勵男女生進行比賽,看誰的隊伍整齊,往往學生在不服輸?shù)那闆r下會更加表現(xiàn)自己?,F(xiàn)在,我班的早操基本形成比較好的習慣,自覺性較高,隊伍整齊有序,口令聲音較洪亮。
眼操與間操。我指定專人負責,下課后喇叭響,指定的人會負責眼操,使全班學生按節(jié)奏做起來。站隊出操時有專人檢查紅領(lǐng)巾是否都佩戴上,多數(shù)情況下我不過問。這樣做使學習意識到自己是一名少先隊員,紅領(lǐng)巾是他的驕傲。同時又加強了學生自律能力的培養(yǎng),習慣也就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
課前及課堂。上課鈴聲響后,學生進入課堂,由班長負責說:“班紀”全學生會很整齊地背出:“文明有禮貌;活動靜有序;上課有精神;作業(yè)字端正。”等待課任老師上課。無論是什么課班紀不能不背,現(xiàn)在已基本形成了習慣,學生也會自覺地按照班紀去做,在每堂課上都會自覺遵守課堂紀律,精神飽滿地投入到學習中。
思想品德方面。由開始的不習慣做衛(wèi)生到現(xiàn)在自覺地做衛(wèi)生,由開始不能自覺地約束自己,到現(xiàn)在的課堂紀律自覺性的增強,這都是一個過程的形成。每周的班隊會上,學生主持結(jié)束,我在做總結(jié)時,每次都會強調(diào)勞動,紀律,衛(wèi)生等,及時表揚表現(xiàn)好的學生。同時做一些思想工作,告誡他們我們現(xiàn)在是六年級的學生,是低年級的哥哥姐姐們,那么我們就要在各方面做出榜樣和表率,再結(jié)合校樓道內(nèi)的綜合治理,讓學生在此次的治理中充分表現(xiàn)自己最佳的一面,將班紀中的“活動靜有序”運用其中;讓學生相互檢查,相互糾正不良的習慣,促使他們更快地形成良好的習慣。更使學生自己去體會去相信我就是最好的最棒的,從而鼓勵了學生增強自信心。
二、用愛心感染學生。
盡可能多地與學生在一起。無論是不是我的課只要下課就進入班級,時時刻刻關(guān)心他們的生活,和他們多溝通。天氣涼了,我及時通知學生多加衣服。那個學生感冒了,我會走到他身邊要他注意身體,提醒他吃藥。那個學生有了困難,我會盡我所能去幫助他。日久,我的行動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他們。
一些老師也知道我班有個學生,情況比較特殊,她不像其他單親家庭的孩子,無論怎么總還有個管的人;而孫敏不同,從二年級起就做起了家務(wù)事,心中充滿了委屈與不快樂,使她幼小的心靈總是充滿著怨氣,從而導致她的性格孤癖,不善言語,不和同學一起玩,從她的眼神里能夠看出她的心思很重,自尊心又很強,又不讓人說,由于家中無人過問,成績自然也不好,學校組織活動或班級活動,尤其一學期中不多見的聯(lián)歡等活動,其他同學帶些吃的,而她什么也沒有,我便每次給她買一份,看到她和同學一起快樂的玩著吃著我也開心。幾年來她一直似我為媽媽一樣,放假還來到我家看看我。不僅僅是對這一位學生,有那個學生不舒服,一個小小的舉動如:把手放在他們額頭上摸一下,看是否發(fā)燒等,有的學生也會說老師摸摸我的頭是不是也發(fā)燒了,在學生看來老師的這一小小的舉動就是對他們的愛。所以,我班的常尚同學總是說:“老師,您就是我們的第二個媽媽?!?/p>
再有個別學生學習、紀律自覺性都較差的,自律能力不夠強,我就心平氣和,以誠相待。因為我發(fā)現(xiàn)越是這樣的學生自尊心越強,他們更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理解和信任。所以我不當全班同學面挖苦、批評或者變相體罰他們,課后找他們一起耐心地客觀地分析反復找出原因,像我班陳星宇同學自律能力就非常的差,我有意識把他放在第一桌,時不時的提醒,課堂上吸引他的注意力。他的家長,陳臻家長多次打電話咨詢自己的孩子在校情況,這樣一來家長主動與我聯(lián)系幫助自己的孩子來分析原因,我與家長共同發(fā)現(xiàn)、誘導,幫他們找了回自我,獲取了克服缺點的勇氣和信心。
三、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樹立良好榜樣,培養(yǎng)學生高度的責任心。
教育的人都知道,班主任是與學生接觸最頻繁的人,平時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著學生。 學生會經(jīng)常模仿老師的言行,潛移默化地接受老師的思想。
在學校里,教師之間都會說,“班主任像什么,她帶的班級就像什么,一個班級的好壞,從班主任的責任心和工作能力上就能看出八九分”。因此,作為一名班主任,必須時時、處處做到以身作則。
現(xiàn)在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總是我行我素。這樣一來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就成了我的另一個工作重點之一。
在這項工作中,我想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并不能光靠嘴上來說教就可以做到的。而是要以身作則,在學生中起到榜樣的作用。每天早晨我總是早一點到校,組織學生打掃衛(wèi)生。中午、晚上放學,我總是督促學生檢查門窗是否關(guān)好,或我親自去關(guān)好門窗。除此之外,室內(nèi)外的衛(wèi)生我總是親自和他們一起干。現(xiàn)在有的同學看到我在做就主動上來說:“老師,我來干,我會干,有的學生說老師讓我們做就行了,您不用干.”我就笑著對他們說:“學校是我們大家的,是一個大的集體,我也有責任讓它更好?!甭犃宋业脑挘麄兠靼琢?。在以后的大小衛(wèi)生中,他們總是認真的去干。這樣,個別的同學在干的過程中也帶動了其他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