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是三年級學生語文學習中不易跨越的一座高山,怎樣讓學生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由怕寫變?yōu)闃穼?、想寫,是語文教學重點解決的問題,因此,三年級起步作文教學中應培養(yǎng)作文興趣、觀察能力、閱讀習慣。
關鍵詞:作文興趣;觀察能力;課外閱讀
三年級學生剛邁過習作的門檻,從說話到作文,本身就增加了難度,要求又比低年級的寫話高出一個層次,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表達真情實感”,還要采用寫作技巧,形成形式完整的文章,這使學生感覺無從下手,不知道寫什么?怎么寫?我在三年級作文教學中做了如下一些嘗試:
一、讓學生想寫、樂寫
喜歡打麻將的人,一打就是一個通宵,可依然興致勃勃,這就是興趣的效應。作文也一樣,有了興趣,你就會由怕寫變得想寫、樂寫。所以三年級作文教學首先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對作文產生興趣。
1.讓學生有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留心觀察
2.讓學生寫生活中的作文——樂于表達
3.讓學生體驗進步的快樂——產生表達的愿望
二、加強課外練筆,多方位訓練寫作
課堂作文多半為命題作文,學生不管有無習作的動機、需要、材料,都必須完成,這就容易使學生失去習作的興趣。課外練筆則不受限制,學生可以自由地寫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抒發(fā)自己的愿望、愛憎。因此教學中利用好課本資源,恰當進行小練筆,對提高學生作文水平很有幫助。
三、讀寫結合,讓學生學會表達
作文就是說話,口中如何說,筆下就如何寫。但又不同于說話,作文還講求文法,講求形式完整的篇章,這些都少不了組成片段的詞句和方法。因此,不要把作文看作是獨立的一件事,寫作一定是伴隨著閱讀而展開的。要從講讀課文的仿寫開始。講讀課文時引導學生學懂寫作方法,體會那樣表達的妙處,寫作教學中從仿句,到仿句群、仿段、仿文,再遷移提高。
四、增加課外閱讀量,積累習作素材
古人云:“勞于讀書,逸于作文?!睘榇宋以诎嗬锍闪⒆x書小組,開展讀書活動,如:故事賽、演講比賽、好書交流會、讀書筆記展覽等,督促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學生有了讀書的興趣,有了語言的積累,寫作文也就有了源頭活水。
參考文獻:
唐建華.作文教學從娃娃抓起.新課程學習:下旬,2014(4).
作者簡介:張秀萍,女,出生年月:1965.11,本科,就職于甘肅省嘉峪關市明珠學校,研究方向:小學語文的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