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跨越式教學方式的誕生,從根本上解決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被動的學習方式,有利于拓展學生思維,促進學生智力快速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歷史;跨越式;教學;探討
就現(xiàn)在的教學形式來說,大部分學校仍在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敢嘗試跨越性教學。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指在教學的過程中按照既定的課時安排及教學順序對學生進行輔導,以達到使學生熟識課本知識的目的。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暫時性記憶較強,但卻缺乏創(chuàng)新力,不利于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對學生的應變能力也無法起到鍛煉的效果。而跨越性教學則是根據(jù)學校學生的整體知識基礎,忽視教學的順序性,是一種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打破常規(guī)的教學方式。
一、跨越式教學①的基本概念
跨越式教學就是要求老師根據(jù)學生的自身知識水平及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進行綜合考慮,再根據(jù)所得情況跳過部分重要性較低的教學內容,直接對富有教學意義的新知識進行教學的方式??缭绞浇虒W對學生而言是一種能夠帶來新鮮感的教學方式,既能減輕平時的學習負擔,又能達到提高學習能力的目的??缭绞浇虒W的方式大致包含兩種,一種是壓縮式教學,即保留中間的教學過程,只加快對中間過程教學的教學進度直到新的教學目標;另外一種是跳躍式教學,即將不重要的教學內容直接跳過,進入教學新階段的方式。這兩種方式的教學均可達到提高教學速率,增加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跨越式教學的優(yōu)點
1.提高學習效率
跨越式教學的優(yōu)點就是其教學速度的優(yōu)異性。跨越式教學的一大基本特點就是其對教材的跨越性,其主要方法是將教材中與教學目標無關的內容簡單帶過或直接略過,直接進入新知識的教學。正因如此,其教學速度比傳統(tǒng)教學要快,在對知識點的選擇上也具有一定的優(yōu)越性,從而能夠達到提高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鍛煉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
2.拓展學生思維
跨越式教學一改往常教學的順序性,將靈活的教學方式融入課堂中,能有效地提高課堂的活躍性,為傳統(tǒng)的枯燥教學注入新鮮血液,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缭绞浇虒W對教學的中間課程采取模糊式教學方法,留有更多的空間給學生思考,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由于采用跨越式教學所教授的知識具有不完整性,故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較高,要求學生能夠達到自主梳理知識結構,建立知識框架的目的。這種非固定式的教學方式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跨越式教學與歷史教學的融合
1.兩者結合的必然性
提到歷史的教學,先要了解歷史這門學科。歷史是指對以前發(fā)生的重要事件進行記錄并流傳至今的一門學科。因此,歷史是由多個真實故事組成,歷史的教學就是將古人的經(jīng)歷通過文字敘述的方式教授給學生的方法。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學習歷史而言過于繁瑣,要按照課時標準對歷史書上的每個故事、每段經(jīng)歷都做出講解,使得學生腦中形成的知識體系混亂,難以完全掌握。因此,跨越式的教學方式將成為目前歷史教學主要采取的教學模式,對高中歷史的教學改革具有一定的影響。
2.兩者結合的科學性
將跨越式教學運用于歷史教學之中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jù)的。首先,高中的學生對于歷史文化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了解,對歷史上所要了解的重要事件也都有了自己的認識。高中生已基本具有自我判斷能力,因此教師對歷史的教學中只需起到輔助作用,為學生建立大體的學習框架,給學生留有自主思考的空間。而跨越式教學正具備這個特點,其教學方式新穎,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多變,可鍛煉學生的思維;教學結構相對不完整,有利于學生發(fā)揮自身想象力。故在歷史教學中使用跨越式教學的方法是具有可行性的。
在高中歷史的教學中采用跨越式教學的方法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歷史課程不斷更新的今天,傳統(tǒng)的歷史教學已經(jīng)呈現(xiàn)出滯后的狀態(tài),采用新型的教學模式是目前我國教育行業(yè)的大勢所趨??缭绞浇虒W方式的運用使得高中生能夠得到不一樣的學習效果,有助于學生提高自主認知能力,從而掌握更多的歷史知識。
參考文獻:
李虎.普通高中歷史教科書發(fā)展趨勢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
作者簡介:謝金倫,男,出生年月:1974.6,本科,就職于云南騰沖縣二中,研究方向:高中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