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后的初三思想品德教材具有更強的實際性,貼近學生現(xiàn)實生活,注重學生個性發(fā)展。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從初三思想品德活動課的特點出發(fā),對綻放初三思想品德活動課的魅力進行了思考與探討。
關鍵詞:思想品德;活動課;魅力
一、初三思想品德活動課的特點
1.活動形式的豐富性
新課標人教版九年級思想品德教材設計了多項內容,有的需要通過學生自己的活動,用課本中的觀點或理論分析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例如第一課《責任與角色同在》需要學生自己感悟體會在生活中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所承擔的責任,第二課《在承擔責任中成長》,引導學生樹立關愛集體的意識,承擔關愛集體的責任;也有的向學生介紹了我國的基本國情,例如第三課《認清基本國情》,第四課《了解基本國策和發(fā)展戰(zhàn)略》等;還有的對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提出具體要求,例如第七課《關注經濟發(fā)展》中,引導學生學會合理消費。形式豐富多樣,不拘泥于形式。
2.活動內容的針對性
初三思想品德課程將學生的生活實際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從二者中發(fā)掘教育資源,真正做到了緊貼學生生活,聚焦社會熱點。涉及我國對外開放、科教興國、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等國策,介紹了我國經濟發(fā)展的制度保障和現(xiàn)實情況,并號召學生投身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除此之外,還指導學生正確面對學習壓力,選擇未來道路,這些內容都具有極強的針對性,散發(fā)著濃郁的時代氣息。
3.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初三思想品德活動課通常能夠基于學生的實際需要、動機以及興趣愛好等進行設計與實施,將活動內容選擇在學生現(xiàn)實生活中具有實踐性與現(xiàn)實性的問題與實踐之中,鼓勵學生通過討論、調查、訪問、辯論以及演講等多種形式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運用自身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
4.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社會快速發(fā)展的形勢下,現(xiàn)實競爭逐漸轉變?yōu)閯?chuàng)新性人才的競爭,因此,加強創(chuàng)新教學勢在必行。思想品德課教學必須仔細思考如何讓學生走出應試教育,使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初三思想品德活動課將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作為重點,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加寬松的發(fā)揮空間,以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明確活動目標,提高教學科學性
作為教育教學的靈魂,教學目標是課程教學的方向所在,直接關系到活動課教學的成敗。因此,教學目標的設計必須明確,避免盲目性,避免教學活動偏離教學目標。初三思想品德課程教學通常將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放在首位,而觀念的獲得往往需要通過學生的親身經歷與體驗以及思考。因此,在進行活動課設計時既要注重調動學生的參與性,也要保證學生擁有足夠獨立思考時間與空間。進行活動課程設計時,要在“質”的層面進行取舍,而不只是簡單地關注活動課氣氛等表面現(xiàn)象。同時,在具體活動結束后,教師要以教學目標為依托,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感悟,將知識內化,進而實現(xiàn)包括知識、能力和情感在內的三維教學目標,提高思想品德教學的有效性與科學性。除此之外,在課程設計時還要充分考慮新課標的要求與教學內容,考慮初中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與心理發(fā)展特點,將教學目標的設計更加科學。
三、簡化活動形式,提高教學實效
通常一堂課程只有45分鐘,而活動課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很難在僅有的45分鐘內達到教學目的,因此,活動課的設計要更加簡約,避免嘩眾取寵。首先,簡化活動過程。繁瑣的活動程序很難讓學生體驗活動的樂趣與內在意義,因此,活動過程的設計要依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實際能力,讓學生快速理解活動規(guī)則,保證活動課的有效性。其次,簡化活動形式。包括競賽、模擬表演、辯論等在內的活動課形式豐富多樣,各有利弊,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單純追求形式的豐富與創(chuàng)新,而要以實際教學內容與學生特點作為主要依據(jù),擯棄實用性差的花架子,通過簡約的活動形式還原思想品德活動課教學的本色。最后,削減活動頻率。通常45分鐘的活動課能夠有效完成兩項活動,太多的活動會流于形式,使學生缺乏思考時間與空間,降低教學質量。因此,活動項目的選擇要做到適度適量,提高教學效益。
四、深入活動課,體味無窮魅力
通過活動課上的互動與交流,學生收獲了豐富的情感體驗,思維處于活躍狀態(tài)。在進行第二課《在承擔責任中成長》教學時,突出關愛集體的責任,可以將由學生在活動課接近尾聲之時形成的優(yōu)秀的班級建設甚至校園建設議案,提交給班主人或者學校領導人,讓學生自主書寫,鄭重簽字,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興趣,提高其責任感,提升活動效果。
綜上所述,新課改下的人教版思想品德活動課擁有無可比擬的魅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能力,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在課程設計時要基于初三學生的特點以及生活實際,以教學目標為導向,綻放初三思想品德活動課的真正魅力。
參考文獻:
刁樹錦.讓初三思想品德活動課的魅力綻放[J].中學教學參考,2012(21):32-33.
作者簡介:徐少勇,女,出生年月:1979.4.本科,就職于內蒙古興安盟阿爾山市第一中學,研究方向:初中思想品德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