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淑萍
中圖分類號:G7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0107-01
思想品德教育包括兩方面的內(nèi)容:一方面是指思想品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另一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僅指道德教育。品德實際上是指道德品質(zhì),在這里所論及的是廣義的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是弱智兒童教育不可或缺的內(nèi)容,是弱智兒童教育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他們不能預見自己所作出的行為的后果,思維發(fā)展相對緩慢,情感意識薄弱,對很多行為的自我調(diào)控能力也比較差,道德判斷的水平也很低。常常會出現(xiàn)一些不符合社會要求的行為和活動,甚至導致其犯罪行為。因此,弱智教育教師必須研究和重視弱智學生的特點,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那么我們應如何針對弱智學生的特點,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呢?
一、熱愛學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
“熱愛尊重學生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核心”,弱智教育教師要有更深厚、更偉大的師愛。弱智學生并不像健全學生那樣可愛,在發(fā)展上也不會像健全學生那樣會使教師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他們更難說是人類的希望。面對大千世界,他們茫然無知,加上所受的冷遇,會給他們在精神、心理上造成創(chuàng)傷,他們可能會發(fā)怒,可能會說錯話、做錯事,甚至會打罵老師或輕生等等。然而弱智教育教師仍然應該拿出全部的愛奉獻給他們?!包c燃蠟燭,毀滅了自己照亮了別人”,這是人民教師自我犧牲精神的真實寫照,普通學校教師在“照亮別人”的過程中,常會感到工作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但弱智教育教師的工作卻很少會結(jié)出“累累果實”,盡管如此,仍需他們默默無聞地、不知疲倦地為弱智兒童的缺陷補償和各方面的發(fā)展而勤奮工作。若沒有這種高尚的自我犧牲精神,便不可能做好教育弱智兒童的工作。
而作為弱智兒童,他們是社會的不幸兒,在社會或家庭中,他們很少享受到溫暖和愛,所以致使他們的缺陷程度加重,有的孩子可能表現(xiàn)出蠻橫無理、膽小、任性,還有的孩子時不時的表現(xiàn)出一種防衛(wèi)的姿態(tài),他們有的會喪失自信心,這些病態(tài)的心理都會嚴重的影響著弱智兒童的學習和生活,醫(yī)治這些病態(tài)心理的最好“藥方”是給學生施以特殊的理解、信任和愛,這樣不僅可以讓他們的智力得到充分的發(fā)展,還可以為他們逐步建立起向上的信心。只有這樣做,才能逐步使弱智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得到淡化,逐步達到良好行為習慣的強化。例如:我班三年級一名叫常昊的同學,在學校中經(jīng)常同其他同學打架,是出了名的“壞學生”。針對他的這一不良行為,我在教育他時曾經(jīng)發(fā)過“火”,曾經(jīng)狠狠地批評他。但這一切不但沒讓他回頭,反而發(fā)展到了罵老師。后來,我改變了教育方法,經(jīng)常同他談心,去了解他、關懷他,講道理給他聽。在課堂上,給他諸多的鼓勵、表揚,并且發(fā)動全班同學一起幫他改正缺點(在他剛要罵人時,及時制止并拍拍他的肩膀或口頭表揚,讓全班同學為他鼓掌)。使他時刻感受到教師的愛、集體的溫暖。經(jīng)過一段時間,常昊同學罵人、打人的次數(shù)明顯減少,受到了其他老師的一致好評。
二、在各科教學特別是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說過:教學如果沒有進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沒有教學,就是一種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弱智學生對新鮮事物較感興趣,他們的好奇心、模仿性較強。根據(jù)這一特點,在各科教學特別是語文教學中適當做一些游戲,既可以增強弱智兒童的感知能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又可滲透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學習《龜兔賽跑》《驕傲的大公雞》等課文后,教師指導全班同學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做游戲。在游戲中,教師做解說,指定幾個學生扮演烏龜、兔子或公雞、青蛙、蜜蜂、喜鵲、老黃牛等。游戲結(jié)束后,先由學生發(fā)表自己對這些動物的看法,說一說自己學習到了什么,最后由教師總結(jié),得到“驕傲使人落后,謙虛使人進步”或“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等結(jié)論。
三、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應重視主題班隊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學生是受教育者,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結(jié)合學生實際開展有主題的教育活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近我班開展的“做個文明好學生”主題班會,教師引導學生以校園內(nèi)外發(fā)生在同學們身邊的點滴小事為素材,用不同形式加以總結(jié),加以歌頌,增加了學生的主人翁責任感和集體凝聚力,學生受教育具體、直觀、形象生動,起到了正面導向作用。主題班隊會這種形式符合弱智學生特點,他們樂于接受,是對弱智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個重要的途徑。
由此可見,思想品德的教育是一個長期的任務,使學生養(yǎng)成好習慣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管用何種教育方法對弱智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都必須遵循一個規(guī)律,那就是要結(jié)合智障學生心理、生理的特點,符合其品德發(fā)展的規(guī)律,才能讓他們學會生存,能夠自理、自立,實現(xiàn)弱智教育的最終目標。
(責任編輯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