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希楷
內(nèi)容摘要: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有問題,敢提問、會提問、愛提問,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本文主要從教師和學生兩個角度對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進行了反思,認為教師應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抓住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不能偏離教學目標。學生要深化問題意識,以問促思,學思結合。
關鍵詞:語文閱讀 問題意識 反思
一.從教師的角度進行反思
1.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
一個在學校工作了33年的教師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觀摩課,鄰校的一位教師問他:“你的每一句話都具有巨人的思想威力。請問,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堂課?可能不止一小時吧?”那位教師回答當堂教學,很多教師在學習“新課標”以后,在“平等對話”精神的感召下,激勵用語貫穿始終,處處做到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課堂上洋溢著活力和魅力。但同時我們也不難發(fā)現(xiàn),失當?shù)恼n堂評價俯拾皆是,不利于課程目標的達成。在閱讀教學的課堂評價中,只是好與壞、對與錯的評價,是有違新課程理念的。課堂中,教師的每一句語言、每一次評價,不應是高高在上對學生的判決,而應該是與學生進行的平等的對話。把你的感受傳達給學生,把判斷和感知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學會評價自己評價別人,才能讓學生終身受益?!罢嬲膶υ捠恰摇汴P系的對話,對話的雙方是平等關系的主體。真正的對話是從一個開放心靈者看到另一個開放心靈者之話語?!爆F(xiàn)在“你真棒!”“你真能干!”的泛泛評價已經(jīng)無法滿足學生發(fā)展的需要。
2.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要抓住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不能偏離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要有明確的目標,這是教學的靈魂所在,雖然新課程強調“自主”,但自主不等于散漫或是混亂。閱讀課的教學目標就像是射箭手的靶子,只有有的放矢,學生才會有所收獲,如果是講到哪里算哪里,就會使學生迷茫而無所得。偏離了教學目標學生再怎么感興趣也是徒勞,學生非但沒有收獲,甚至會失去方向。我聽過一位老師執(zhí)教莫懷戚的《散步》:上課伊始,播放歌曲《懂你》,學生的情緒果真被調動了起來,教室里洋溢著哼歌聲;老師又問聽歌有什么感受,學生的興奮神經(jīng)更被觸動大家紛紛舉手發(fā)言,并一“發(fā)”而難“收”,結果一堂課也沒有回到課文上來。這節(jié)課陷入尷尬,其明顯的缺失就是教學目標未把握住。
二.從學生的角度反思
1.應學會溝通問題聯(lián)系,深化問題意識。
學生的問題往往會是支離破碎的,如果只停留在會提出一個問題,或是就幾個方面分別提出問題,那么學生對文本的把握也往往會是支離破碎的。所以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還應注意引導學生將問題相互聯(lián)系,“假如閱讀設問過多、過細,學生就會因此失卻充分感知文本、領悟思考文本的時間。”如果我們把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提出的一個有價值的問題比作珍珠,那么引導學生找到問題間的聯(lián)系就好比是一根最好的金線,將散落的珍珠穿聯(lián)成璀璨奪目的項鏈。初中生的思維常常缺乏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因此學生的主體活動往往比較膚淺,這將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探究價值,這就需要我們的老師來引領。黃厚江老師在“全國第二屆初中語文名師精品課堂”上執(zhí)教了魯迅的經(jīng)典名篇《孔乙己》。他從孔乙己的“手”這個全新的角度切入,調動學生找“手”,圈“手”,“畫”手,“論”手,由這雙“手”一路牽引,個性化解讀了孔乙己的悲劇命運。整堂課由淺入深,如行云流水,其獨特而新鮮的創(chuàng)意贏得了滿堂喝彩。黃老師用他的課堂告訴我們:再經(jīng)典的文本,也可以常讀常新。即便是《孔乙己》,也可以是永遠的新故事。
2.要以問促思,學思結合。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其實,問題意識也是如此辯證的關系。如果學生只會提出問題而不會思考,更不會自己去尋找問題的答案,那么它的問題便不是他自己的問題,或者說他的問題是沒有意義的問題,不能被稱為真正的問題意識?!坝鍪潞脝?,敢于探究固然重要,但不能以此為目的,僅停留在獲取初步探索的結果上。要培養(yǎng)學生對已明白的事情繼續(xù)探究的習慣,永不滿足,這樣才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內(nèi)在創(chuàng)造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性思維品質?!?/p>
綜上所述,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首先要求我們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變革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促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
(作者單位:湖北咸寧市雙溪橋鎮(zhèn)初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