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征鵬
摘要:
根據(jù)對英國高等建筑教育現(xiàn)狀的調查、統(tǒng)計,分析了其學科設置、學位授予及職業(yè)教育中具有特色的若干要素,希冀對重新整合后的我國建筑學教育有所助益。
關鍵詞:建筑學;建筑師;英國建筑教育
中圖分類號:TU-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2909(2014)02003505
一、英國建筑學專業(yè)概況
2002年,英國高等教育統(tǒng)計處(HESA)與英國高等院校招生委員會(UCAS)聯(lián)合編制的《學科專業(yè)分類體系》(JACS)首次頒布;2007年,JACS發(fā)布第二版;2012年,JACS出版了3.0版本(JACS 3.0 Classification)。
JACS,是一個分等級的學科專業(yè)分類體系,2012年的版本由20個學科門類組成。K/建筑、建造與規(guī)劃,作為一個學科門類,下設有5個一級學科,即K100/建筑學(Architecture)、K200/建造學(Building)、K300/景觀與園林設計(Landscape & Garden Design)、K400/規(guī)劃(Planning)及K900/其他(Others in Architecture,Building & Planning)等。在建筑學一級學科下,設有4個二級學科(見表1)。但是,“建筑史”卻歸屬于“歷史與哲學研究”類“專題史”下的V360;“室內設計”則歸屬于“創(chuàng)意藝術與設計”類“設計研究”下的W200。
(一)建筑專業(yè)學位授予
英國高等院校學科專業(yè)的設置,并不受英國政府的管制,只要“具有大學(University)頭銜,就有權自主設立學科專業(yè)”[1];但其學位的設置,則必須根據(jù)英國高等教育質量署(QAA)公布的規(guī)章,達到相應的標準,才能獲得英國議會法案的認可[2]。而冠名學院(College、School等)者自身無權授予學位,須向有關大學申請學位。諸如建筑聯(lián)盟學院(AA)的學位,由英國開放大學(OU)頒發(fā);格拉斯哥藝術學院(GSA)的學位由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頒發(fā)。
目前,英國設有建筑學學科的高校有61所。本科教育層次的有59所①,研究生教育層次的有45所,其中,博士學位授予高校21所②。
從學制來看,本科教育層次有3年制、4年制和5年制,3、4年制的課程分別授予文學學士或理學學士,5年制的則授予建筑學學士;碩士研究生教育層次為1~2年,只有2年者才有可能授予建筑學專業(yè)碩士學位。從學位類別來看,在授予學士學位的學科專業(yè)中,文學學士(BA)占57%、理學學士(B.Sc)35%、建筑學學士(B.Arch)6%、工學學士(B.Eng)2%;在授予碩士學位的學科專業(yè)中,文學碩士(MA)29%、理學碩士(M.Sc)7%、建筑學碩士(M.Arch)35%、哲學碩士(M.Phil)26%、工學碩士(M.Eng)2%。從學科專業(yè)來看,在本科教育層次中,設有建筑學一級學科專業(yè)的院校占80%;在二級學科專業(yè)中,則以“建筑技術”為主要設置的學科,其余依次為“室內建筑學”、“建筑設計理論及其他”(見表2)。從授予博士學位(PhD)的學科專業(yè)來看,肯特大學、利物浦大學、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巴斯大學、愛丁堡大學、劍橋大學、格拉斯哥大學、創(chuàng)意藝術大學等8所院校設有“建筑學”博士學位課程,設有“建筑歷史與理論”博士學位課程的有卡迪夫大學、巴斯大學,設有“建筑設計”的有謝菲爾德大學,設有“建筑研究”的有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設有“建筑與室內設計”的有皇家藝術學院,設有“建筑、規(guī)劃與景觀”課程的有紐卡斯爾大學,設有“藝術、建筑與設計史”課程的有拉夫堡大學。布萊頓大學、伯明翰大學、東倫敦大學及哈德斯菲爾德大學亦設有相關課程,但牛津布魯克斯大學建筑學院開設的“災后住房”(Shelter After Disaster)不授予學位http://ukpass.prospects.ac.uk。此外,尚有10余所院校設有研究建筑史方向的“藝術史”博士學位課程。
(二)建筑師職業(yè)教育簡介
根據(jù)英國《建筑師法》(Architects Act Srates)第20條規(guī)定,只有通過英國建筑師注冊委員會(ARB)的注冊,才享有“建筑師”的頭銜,否則便是一種違法行為http://www.legislation.gov.uk/ukpga/1997/22/section/20。而建筑師的注冊,則必須參加英國皇家建筑師學會(RIBA)的考試,取得經(jīng)英國注冊建筑師委員會或英國皇家建筑師學會認證的建筑學專業(yè)的畢業(yè)文憑(即5年的在校學習、2年英國本土或歐盟地區(qū)的實際工作經(jīng)驗)。對未經(jīng)ARB/RIBA認證課程的學生則要通過設在牛津布魯克斯大學(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建筑學院的英國皇家建筑師學會考試辦公室(RIBA Examination in Architecture for Office)舉辦的統(tǒng)一考試,逐級獲得相應的資格證書http://architecture.brookes.ac.uk/obe/part1-2.html。
ARB/RIBA文憑的獲得分為三個階段,即:第一階段ARB/RIBA Part1、第二階段ARB/RIBA Part2和第三階段ARB/RIBA Part3(見表3)。ARB/RIBA Part1的學習年限為3年,通過者可以授予學士學位(BA/B.Sc等);ARB/RIBA Part2的學習年限為2年,通過者可以授予建筑學學士學位(B.Arch)或建筑學碩士學位(主要為M.Arch等);ARB/RIBA Part3則主要為在歐盟地區(qū)內的同一建筑事務所連續(xù)實習1年,其業(yè)余時間在相關院校學習其相關課程。通過RIBA Part3者則具有申請英國注冊建筑師資格。
目前,英國共有44所高校設有經(jīng)英國皇家建筑師學會(RIBA)認證建筑師職業(yè)課程。其中,設有Part 1的有43所,設有Part 2的有40所,設有Part 3的有33所,能夠提供Part 1~Part 3全套課程的有32所。此外,RIBA下設的3個培訓部門亦設有Part 1~Part 3的全套課程http://www.architecture.com/EducationAndCareers/Validation/Validatedcourses.aspx。
ARB/RIBA課程與學位之間并非具有相應的對應關系,亦即有些階段課程并不授予學位,只有畢業(yè)證書,無學位證書。作為職業(yè)教育,是否授予學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該課程考試及實習合格。Part 1之后的1年實習,是由RIBA提供資金,在同一個建筑師事務所實習;而Part 3則是半工半讀,即實習之余在相關院校修讀有關課程。
二、中國建筑教育比較分析
2011年3月,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與教育部聯(lián)合頒發(fā)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yǎng)學科目錄》(2011)中,建筑學分拆為建筑學、城鄉(xiāng)規(guī)劃學、風景園林學三個并列的一級學科。至此,我國的建筑學一級學科的劃分已與國際并軌,但在學科設置、學科教育、學習年限以及職業(yè)教育等方面尚有諸多不同之處。
從學科設置來看,在本科教育階段中,自1963年至2012年,我國高等學校的專業(yè)設置共進行過5次本科專業(yè)目錄修訂,建筑學學科下沒有設立二級學科,除了在1993年一度含室內設計與風景園林之外[3]。在研究生教育階段中,自1983年始,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yǎng)研究生的學科、專業(yè)目錄亦進行了4次大的調整(見表5),建筑學學科下設有若干二級學科,其中自2002年始,建筑學博士一級學科下已設有室內設計、建筑文化、數(shù)字建筑、景觀建筑學、景觀規(guī)劃設計、建筑環(huán)境藝術與建筑遺產(chǎn)保護與管理等7個自主設置的專業(yè)。雖然在建筑科學的學科門類中的一級學科設置上,我國已經(jīng)與歐美接軌,但在具體的教育層次及二級學科的設置上還有本質的差異。
從學科教育來看:截至2013年底,我國設有建筑學本科專業(yè)的高校259所,授予工學碩士學位的有56所http://www.eol.cn/,其中授予建筑學碩士學位的有22所
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gjjl/szfa/jzxss/。學術性教育與職業(yè)教育在本科階段,無論是專業(yè)設置、學習年限,還是學位授予等方面均無差異。即使在研究生階段,亦只有學位上的差異。建筑學本科畢業(yè)生與專業(yè)碩士畢業(yè)生的培養(yǎng)目標,是以培養(yǎng)建筑師為主要目的,但在本科的學位只設有工學學士,而具有建筑學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卻僅占56所高校中的40%。而在英國,學術性教育與職業(yè)教育從本科階段便有了較為明確的選擇路徑。由此可見,這種無差異的學位設置及學位授予,必定在課程設置、畢業(yè)設計及最終培養(yǎng)目標等方面存在著隱形弊端。
從學習年限來看,我國建筑學專業(yè)本科學習年限為5年,碩士研究生為2~3年,學術型教育與專業(yè)教育沒有區(qū)別。而在英國,二者之間有著不同的年限差異。英國的建筑學本科學習年限則為3~5年,其中絕大多數(shù)為3年,4年者中的11所院校主要為建筑技術專業(yè),5年者則只有格拉斯哥藝術學院(GSA);碩士研究生的學習年限為1~2年。從表面上看,英國的學習年限比中國短,但其職業(yè)教育的實習時間法定為2年,也就是說,英國的職業(yè)建筑師的學習時間大于7年。根據(jù)國際建筑師協(xié)會(UIA)與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于1996年6月發(fā)布的《建筑教育憲章》(Charter o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以建筑師為職業(yè)的建筑學教育“在全日制大學或相當機構的課程學習時間不少于5年,校外實習時間不少于2年”http://www.unesco.org/most/uiachart.htm
。學習年限及實習時間等基本的學制要素比較,我國的本科學制和研究生學制均與國際標準有一定的差距[4]。
三、結語
首先,英國設有建筑學學科的院校,都有自身的獨特性,自覺不自覺地錯位辦學。在學科設置上,盡管英國大學擁有高度自主權,但各校并不貪大求全,而是有選擇性地設置適合自身條件的一級或二級學科及學位;在學位授予上,根據(jù)課程的設置和學生選修學分的興趣,可分別授予文學學位(BA/MA)、理學學位(B.Sc/M.Sc)、工學學位(B.Eng/M.Eng)或建筑學學位(B.Arch/M.Arch);在教學與研究的手法上,各院校亦是各取所長、各有千秋。以倫敦地區(qū)的院校為例:建筑聯(lián)盟學院(AA)素以特立獨行而著稱,其畢業(yè)生在國際上享有盛名,現(xiàn)以參數(shù)化設計教學而著稱;倫敦大學巴特利特建筑學院(UCL-The Bartlett)的空間句法研究則上溯自20世紀60年代末,其于1989年所創(chuàng)建的“國際空間句法研究網(wǎng)絡”(Space Syntax Network)使之穩(wěn)居世界領先地位 http://www.spacesyntax.org
;而皇家藝術學院(RCA),是英國唯一只招收研究生的研究型院校,亦是英國唯一自行授予學位的學院,其建筑系所授予的碩士學位為2年制的哲學學位。
其次,在高度市場化的英國,政府對高等教育的管理只是在宏觀上予以調控。具體表現(xiàn)在:(1)對同地域的學科資源進行不同方式的整合:早在20世紀60年代末,英國政府擬將私立的建筑聯(lián)盟學院(AA)并入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CL),只是由于遭到AA師生的強烈抵制而作罷;而在2011年,愛丁堡藝術學院(ECA)并入愛丁堡大學,二者下設的相關院系組建為愛丁堡大學建筑與景觀學學院(ESALA)。(2)在職業(yè)教育中,英國政府通過英國皇家建筑師學會(RIBA)與英國注冊建筑師委員會(ARB),對高等建筑教育亦有相當程度的干預。從課程內容的設置、考試、實習及學科的評估,均有章可循。從而在制度上保障了教學質量,根據(jù)《英國皇家建筑師學會教育統(tǒng)計》(RIBA Education Statistics)提供的數(shù)據(jù),Part 1通過率為89%,Part 2通過率為91%,Part 3通過率為83%[5]。由2000/01學年至2010/11學年提供的數(shù)據(jù)框算,2004/05學年至2010/11學年的平均總通過率為60%。
此外,英國政府自撒切爾時代,就開始對高等教育實施改革,其影響最大的是削減教育經(jīng)費。為此,英國各高校紛紛加大招收海外留學生,以收取大大高于英國本土學生的學費來彌補教育經(jīng)費的不足。但是,英國有關院校并不接納海外留學生進入其傳統(tǒng)的專業(yè)學習,而是針對這類群體設有所謂的國際學位課程,直接導致學生在繼續(xù)求學或就業(yè)時遇到一定的障礙。
ARB/RIBA課程與學位之間并非具有相應的對應關系,亦即有些階段課程并不授予學位,只有畢業(yè)證書,無學位證書。作為職業(yè)教育,是否授予學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該課程考試及實習合格。Part 1之后的1年實習,是由RIBA提供資金,在同一個建筑師事務所實習;而Part 3則是半工半讀,即實習之余在相關院校修讀有關課程。
二、中國建筑教育比較分析
2011年3月,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與教育部聯(lián)合頒發(fā)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yǎng)學科目錄》(2011)中,建筑學分拆為建筑學、城鄉(xiāng)規(guī)劃學、風景園林學三個并列的一級學科。至此,我國的建筑學一級學科的劃分已與國際并軌,但在學科設置、學科教育、學習年限以及職業(yè)教育等方面尚有諸多不同之處。
從學科設置來看,在本科教育階段中,自1963年至2012年,我國高等學校的專業(yè)設置共進行過5次本科專業(yè)目錄修訂,建筑學學科下沒有設立二級學科,除了在1993年一度含室內設計與風景園林之外[3]。在研究生教育階段中,自1983年始,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yǎng)研究生的學科、專業(yè)目錄亦進行了4次大的調整(見表5),建筑學學科下設有若干二級學科,其中自2002年始,建筑學博士一級學科下已設有室內設計、建筑文化、數(shù)字建筑、景觀建筑學、景觀規(guī)劃設計、建筑環(huán)境藝術與建筑遺產(chǎn)保護與管理等7個自主設置的專業(yè)。雖然在建筑科學的學科門類中的一級學科設置上,我國已經(jīng)與歐美接軌,但在具體的教育層次及二級學科的設置上還有本質的差異。
從學科教育來看:截至2013年底,我國設有建筑學本科專業(yè)的高校259所,授予工學碩士學位的有56所http://www.eol.cn/,其中授予建筑學碩士學位的有22所
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gjjl/szfa/jzxss/。學術性教育與職業(yè)教育在本科階段,無論是專業(yè)設置、學習年限,還是學位授予等方面均無差異。即使在研究生階段,亦只有學位上的差異。建筑學本科畢業(yè)生與專業(yè)碩士畢業(yè)生的培養(yǎng)目標,是以培養(yǎng)建筑師為主要目的,但在本科的學位只設有工學學士,而具有建筑學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卻僅占56所高校中的40%。而在英國,學術性教育與職業(yè)教育從本科階段便有了較為明確的選擇路徑。由此可見,這種無差異的學位設置及學位授予,必定在課程設置、畢業(yè)設計及最終培養(yǎng)目標等方面存在著隱形弊端。
從學習年限來看,我國建筑學專業(yè)本科學習年限為5年,碩士研究生為2~3年,學術型教育與專業(yè)教育沒有區(qū)別。而在英國,二者之間有著不同的年限差異。英國的建筑學本科學習年限則為3~5年,其中絕大多數(shù)為3年,4年者中的11所院校主要為建筑技術專業(yè),5年者則只有格拉斯哥藝術學院(GSA);碩士研究生的學習年限為1~2年。從表面上看,英國的學習年限比中國短,但其職業(yè)教育的實習時間法定為2年,也就是說,英國的職業(yè)建筑師的學習時間大于7年。根據(jù)國際建筑師協(xié)會(UIA)與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于1996年6月發(fā)布的《建筑教育憲章》(Charter o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以建筑師為職業(yè)的建筑學教育“在全日制大學或相當機構的課程學習時間不少于5年,校外實習時間不少于2年”http://www.unesco.org/most/uiachart.htm
。學習年限及實習時間等基本的學制要素比較,我國的本科學制和研究生學制均與國際標準有一定的差距[4]。
三、結語
首先,英國設有建筑學學科的院校,都有自身的獨特性,自覺不自覺地錯位辦學。在學科設置上,盡管英國大學擁有高度自主權,但各校并不貪大求全,而是有選擇性地設置適合自身條件的一級或二級學科及學位;在學位授予上,根據(jù)課程的設置和學生選修學分的興趣,可分別授予文學學位(BA/MA)、理學學位(B.Sc/M.Sc)、工學學位(B.Eng/M.Eng)或建筑學學位(B.Arch/M.Arch);在教學與研究的手法上,各院校亦是各取所長、各有千秋。以倫敦地區(qū)的院校為例:建筑聯(lián)盟學院(AA)素以特立獨行而著稱,其畢業(yè)生在國際上享有盛名,現(xiàn)以參數(shù)化設計教學而著稱;倫敦大學巴特利特建筑學院(UCL-The Bartlett)的空間句法研究則上溯自20世紀60年代末,其于1989年所創(chuàng)建的“國際空間句法研究網(wǎng)絡”(Space Syntax Network)使之穩(wěn)居世界領先地位 http://www.spacesyntax.org
;而皇家藝術學院(RCA),是英國唯一只招收研究生的研究型院校,亦是英國唯一自行授予學位的學院,其建筑系所授予的碩士學位為2年制的哲學學位。
其次,在高度市場化的英國,政府對高等教育的管理只是在宏觀上予以調控。具體表現(xiàn)在:(1)對同地域的學科資源進行不同方式的整合:早在20世紀60年代末,英國政府擬將私立的建筑聯(lián)盟學院(AA)并入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CL),只是由于遭到AA師生的強烈抵制而作罷;而在2011年,愛丁堡藝術學院(ECA)并入愛丁堡大學,二者下設的相關院系組建為愛丁堡大學建筑與景觀學學院(ESALA)。(2)在職業(yè)教育中,英國政府通過英國皇家建筑師學會(RIBA)與英國注冊建筑師委員會(ARB),對高等建筑教育亦有相當程度的干預。從課程內容的設置、考試、實習及學科的評估,均有章可循。從而在制度上保障了教學質量,根據(jù)《英國皇家建筑師學會教育統(tǒng)計》(RIBA Education Statistics)提供的數(shù)據(jù),Part 1通過率為89%,Part 2通過率為91%,Part 3通過率為83%[5]。由2000/01學年至2010/11學年提供的數(shù)據(jù)框算,2004/05學年至2010/11學年的平均總通過率為60%。
此外,英國政府自撒切爾時代,就開始對高等教育實施改革,其影響最大的是削減教育經(jīng)費。為此,英國各高校紛紛加大招收海外留學生,以收取大大高于英國本土學生的學費來彌補教育經(jīng)費的不足。但是,英國有關院校并不接納海外留學生進入其傳統(tǒng)的專業(yè)學習,而是針對這類群體設有所謂的國際學位課程,直接導致學生在繼續(xù)求學或就業(yè)時遇到一定的障礙。
ARB/RIBA課程與學位之間并非具有相應的對應關系,亦即有些階段課程并不授予學位,只有畢業(yè)證書,無學位證書。作為職業(yè)教育,是否授予學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該課程考試及實習合格。Part 1之后的1年實習,是由RIBA提供資金,在同一個建筑師事務所實習;而Part 3則是半工半讀,即實習之余在相關院校修讀有關課程。
二、中國建筑教育比較分析
2011年3月,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與教育部聯(lián)合頒發(fā)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yǎng)學科目錄》(2011)中,建筑學分拆為建筑學、城鄉(xiāng)規(guī)劃學、風景園林學三個并列的一級學科。至此,我國的建筑學一級學科的劃分已與國際并軌,但在學科設置、學科教育、學習年限以及職業(yè)教育等方面尚有諸多不同之處。
從學科設置來看,在本科教育階段中,自1963年至2012年,我國高等學校的專業(yè)設置共進行過5次本科專業(yè)目錄修訂,建筑學學科下沒有設立二級學科,除了在1993年一度含室內設計與風景園林之外[3]。在研究生教育階段中,自1983年始,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yǎng)研究生的學科、專業(yè)目錄亦進行了4次大的調整(見表5),建筑學學科下設有若干二級學科,其中自2002年始,建筑學博士一級學科下已設有室內設計、建筑文化、數(shù)字建筑、景觀建筑學、景觀規(guī)劃設計、建筑環(huán)境藝術與建筑遺產(chǎn)保護與管理等7個自主設置的專業(yè)。雖然在建筑科學的學科門類中的一級學科設置上,我國已經(jīng)與歐美接軌,但在具體的教育層次及二級學科的設置上還有本質的差異。
從學科教育來看:截至2013年底,我國設有建筑學本科專業(yè)的高校259所,授予工學碩士學位的有56所http://www.eol.cn/,其中授予建筑學碩士學位的有22所
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gjjl/szfa/jzxss/。學術性教育與職業(yè)教育在本科階段,無論是專業(yè)設置、學習年限,還是學位授予等方面均無差異。即使在研究生階段,亦只有學位上的差異。建筑學本科畢業(yè)生與專業(yè)碩士畢業(yè)生的培養(yǎng)目標,是以培養(yǎng)建筑師為主要目的,但在本科的學位只設有工學學士,而具有建筑學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卻僅占56所高校中的40%。而在英國,學術性教育與職業(yè)教育從本科階段便有了較為明確的選擇路徑。由此可見,這種無差異的學位設置及學位授予,必定在課程設置、畢業(yè)設計及最終培養(yǎng)目標等方面存在著隱形弊端。
從學習年限來看,我國建筑學專業(yè)本科學習年限為5年,碩士研究生為2~3年,學術型教育與專業(yè)教育沒有區(qū)別。而在英國,二者之間有著不同的年限差異。英國的建筑學本科學習年限則為3~5年,其中絕大多數(shù)為3年,4年者中的11所院校主要為建筑技術專業(yè),5年者則只有格拉斯哥藝術學院(GSA);碩士研究生的學習年限為1~2年。從表面上看,英國的學習年限比中國短,但其職業(yè)教育的實習時間法定為2年,也就是說,英國的職業(yè)建筑師的學習時間大于7年。根據(jù)國際建筑師協(xié)會(UIA)與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于1996年6月發(fā)布的《建筑教育憲章》(Charter o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以建筑師為職業(yè)的建筑學教育“在全日制大學或相當機構的課程學習時間不少于5年,校外實習時間不少于2年”http://www.unesco.org/most/uiachart.htm
。學習年限及實習時間等基本的學制要素比較,我國的本科學制和研究生學制均與國際標準有一定的差距[4]。
三、結語
首先,英國設有建筑學學科的院校,都有自身的獨特性,自覺不自覺地錯位辦學。在學科設置上,盡管英國大學擁有高度自主權,但各校并不貪大求全,而是有選擇性地設置適合自身條件的一級或二級學科及學位;在學位授予上,根據(jù)課程的設置和學生選修學分的興趣,可分別授予文學學位(BA/MA)、理學學位(B.Sc/M.Sc)、工學學位(B.Eng/M.Eng)或建筑學學位(B.Arch/M.Arch);在教學與研究的手法上,各院校亦是各取所長、各有千秋。以倫敦地區(qū)的院校為例:建筑聯(lián)盟學院(AA)素以特立獨行而著稱,其畢業(yè)生在國際上享有盛名,現(xiàn)以參數(shù)化設計教學而著稱;倫敦大學巴特利特建筑學院(UCL-The Bartlett)的空間句法研究則上溯自20世紀60年代末,其于1989年所創(chuàng)建的“國際空間句法研究網(wǎng)絡”(Space Syntax Network)使之穩(wěn)居世界領先地位 http://www.spacesyntax.org
;而皇家藝術學院(RCA),是英國唯一只招收研究生的研究型院校,亦是英國唯一自行授予學位的學院,其建筑系所授予的碩士學位為2年制的哲學學位。
其次,在高度市場化的英國,政府對高等教育的管理只是在宏觀上予以調控。具體表現(xiàn)在:(1)對同地域的學科資源進行不同方式的整合:早在20世紀60年代末,英國政府擬將私立的建筑聯(lián)盟學院(AA)并入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CL),只是由于遭到AA師生的強烈抵制而作罷;而在2011年,愛丁堡藝術學院(ECA)并入愛丁堡大學,二者下設的相關院系組建為愛丁堡大學建筑與景觀學學院(ESALA)。(2)在職業(yè)教育中,英國政府通過英國皇家建筑師學會(RIBA)與英國注冊建筑師委員會(ARB),對高等建筑教育亦有相當程度的干預。從課程內容的設置、考試、實習及學科的評估,均有章可循。從而在制度上保障了教學質量,根據(jù)《英國皇家建筑師學會教育統(tǒng)計》(RIBA Education Statistics)提供的數(shù)據(jù),Part 1通過率為89%,Part 2通過率為91%,Part 3通過率為83%[5]。由2000/01學年至2010/11學年提供的數(shù)據(jù)框算,2004/05學年至2010/11學年的平均總通過率為60%。
此外,英國政府自撒切爾時代,就開始對高等教育實施改革,其影響最大的是削減教育經(jīng)費。為此,英國各高校紛紛加大招收海外留學生,以收取大大高于英國本土學生的學費來彌補教育經(jīng)費的不足。但是,英國有關院校并不接納海外留學生進入其傳統(tǒng)的專業(yè)學習,而是針對這類群體設有所謂的國際學位課程,直接導致學生在繼續(xù)求學或就業(yè)時遇到一定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