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茹瑋
摘 要:新形勢下加強對大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是當前高校學生黨建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之一?;诖耍治隽四壳案咝W生黨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對原因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通過構建學習型學生黨支部來落實學生黨員的主體地位,創(chuàng)新支部的學習理念和途徑,實現(xiàn)支部成員的知識共享,從而提高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實效。
關鍵詞:學習型黨支部;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7836(2014)03-0092-02
高校學生黨員是大學生群體中的先進分子和中堅力量,是我們黨組織中最年輕的、思想最活躍的成員,是未來執(zhí)掌我國內政外交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骨干力量。因此,立足現(xiàn)實,從長遠角度審視,培養(yǎng)好、教育好當代大學生黨員事關黨和國家的前途與命運[1]。但如何在新形勢下培養(yǎng)具有先鋒模范作用的學生黨員,增強大學生黨員的責任感、使命感,發(fā)揮他們在學習、工作、生活等各方面應有的影響力,是高校黨務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戰(zhàn)略任務,對于高校而言,就是通過建設學習型黨組織提高大學生黨員的發(fā)展質量,加強對大學生黨員的教育和管理,為黨和國家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新形勢下加強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意義
1.加強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是高校學生黨建的重點工作之一
我國在校大學生中的學生黨員人數(shù)不斷增加,2012年發(fā)展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黨員105萬名,比上年增加2.1萬名。大部分的大學生黨員是從大一年級開始培養(yǎng),大三或大四年級被組織發(fā)展,成為正式黨員時接近或已經畢業(yè),因此,高校對學生黨員的“重前期發(fā)展,輕后期教育”的現(xiàn)象越來越凸顯。大學生黨員在沒有了黨組織的有效引導和管理監(jiān)督下,會逐漸失去發(fā)展前的明確目標,也會放松對自己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提高大學生黨員素質,切實發(fā)揮其模范作用,日益成為高校學生黨建的重點工作之一。
2.加強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是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之一
當前,我國社會正處于轉型期,人們思想意識的復雜性、多樣性、差異性、自主性十分明顯,而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時期的大學生由于受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較大,他們最容易動搖共產主義信念。一支政治覺悟高、道德水平高、黨性修養(yǎng)強的學生黨員隊伍,不但能帶動想入黨的普通學生嚴格要求自己,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而且能使他們認識到只有在各方面經受住考驗的優(yōu)秀學生才能加入黨組織。因此,加強對大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堅定大學生黨員的共產主義信念,充分發(fā)揮其模范作用是提高普通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之一。
二、高校學生黨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1.學生黨員思想重視不夠,缺乏學習主動性
何文化對廣州地區(qū)7所高職院校的學生黨員質量和學生黨員教育培養(yǎng)中的問題進行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在關于“人生觀、價值觀、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水平”等方面問題進行調查時,學生黨員持錯誤觀念的比例高于普通大學生[2]。任慧英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在班級里經常出現(xiàn)一些怪現(xiàn)象,表現(xiàn)最積極的是入黨積極分子,其次是預備黨員,最后才是黨員[3]。這些研究都說明了現(xiàn)在部分黨員出現(xiàn)了“入黨前拼命干,入黨后松一半”的現(xiàn)象,思想上對黨的重視程度不夠,并且自身缺乏主動學習。分析原因主要有基層黨組織因為人手不足、精力有限等原因,對發(fā)展對象在發(fā)展前進行層層考察和教育,而對于學生黨員卻放松了教育和管理;部分學生黨員更關心專業(yè)學習和個人發(fā)展,對于黨內政治理論學習熱情不高。
2.黨組織教育內容缺乏吸引力,載體缺乏實用性
黨組織對學生黨員的教育內容缺乏吸引力、載體缺乏實用性導致對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效果不盡人意的情況越來越凸顯。主要原因是部分基層黨組織對學生黨員的教育還停留在宣讀一些書面材料上,講解時也是照本宣科,學生不了解理論扎根的現(xiàn)實背景,不明白其所以然,因而不能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和方法來分析和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的難點和熱點問題[4]。再加上當前高?;鶎咏M織對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主要采取的是黨課、社會實踐等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育方法,沒有科學設計、落實教育載體,學生黨員經常會成為“被教育者”,久而久之,學生黨員對其中形式主義的一些東西產生反感,這樣的教育管理效果往往差強人意。
3.黨組織的教育管理力量比較薄弱
目前黨組織的教育管理力量比較薄弱,主要原因:一是黨員教育工作者隊伍不夠健全、穩(wěn)定,對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員思想教育工作研究不夠。二是黨員教師精力側重于教學和科研方面,投入在培養(yǎng)、考察入黨積極分子的時間不夠。三是高?;鶎訉W生黨建工作往往由輔導員和團干部兼職開展,他們的本職工作已經十分繁忙,因此很難把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做深做細。四是擔任入黨積極分子培養(yǎng)人的學生黨員需是正式黨員,但多數(shù)大學生黨員在轉為正式黨員時已在高年級,需要出校參加畢業(yè)實習,很難對入黨積極分子思想進行深層次的了解和把握。因此,薄弱的黨組織教育管理力量成為導致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構建學習型學生黨支部對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推進作用高校學習型學生黨支部是以高校學生黨員為構成主體,符合高校學生黨建特點,具有共同愿景,在知識共享基礎上通過組織化學習再造支部生機活力,提高支部持續(xù)創(chuàng)新能力的基層黨組織。高校學習型學生黨支部有三個優(yōu)勢特征:一是突出高校學生黨員的學習主體地位,激勵其不斷超越自我;二是支部具有創(chuàng)新理念和創(chuàng)新精神;三是強調通過組織學習實現(xiàn)知識共享[5]?;诟咝W習型學生黨支部以“學習”為基礎的特征優(yōu)勢,可以通過構建學習型學生黨支部充分加強對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
1.發(fā)揮學生黨員的主體地位,增強其學習主動性endprint
黨組織通過有計劃、有目的地建設學習型學生黨支部,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思路,深化學習內容,將學生黨員作為學習主體,學生黨員在明確學習方向后,能充分發(fā)揮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自覺參與學習,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把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讓學習成為一種主動追求、愉悅身心的活動,滿足學生黨員求知、參與、交流、成功等多種需求,使其內心產生實現(xiàn)個人價值的滿足感,增強學生黨員的學習主動性。
2.創(chuàng)新學習理念和途徑,豐富教育內容和載體
學習型黨組織理論強調,創(chuàng)新是學習型組織的核心與標志,建設學習型學生黨支部也必須強調創(chuàng)新,尤其是創(chuàng)新學習理念和途徑。新的學習理念倡導全員學習、團隊學習、終身學習以及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的學習理念。新的學習途徑主要有:利用高校學術報告、讀書沙龍、知識競賽等活動激發(fā)學生黨員善于學習的熱情,借助重大節(jié)假日或傳統(tǒng)節(jié)日,組織開展黨史、民族精神、革命精神、時代精神等主題學習活動,激勵學生黨員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6]。新穎的學習內容和靈活的學習方式更能吸引學生黨員,豐富了教育內容,充實了教育載體,使得學生黨員在不斷提高學習、運用、創(chuàng)新知識等綜合能力的同時,黨組織也提高了對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效果。
3.組織學習實現(xiàn)知識共享,加強教育管理力量
學習型組織特別重視團隊學習這一項關鍵能力,認為團隊學習是組織學習的本質,只有個人學習和團隊學習相結合,個人學習才具有更大的意義。構建高校學習型學生黨支部注重以個人學習和團隊學習為基礎,通過持續(xù)的組織學習,不斷提高支部的整體協(xié)調功能和內在生機活力,在實現(xiàn)知識共享的同時,讓每個支部成員產生互相學習、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效果。學生黨員在學習型支部中通過團隊學習可以揚長補短,學習到別人的經驗知識,探尋并改變自己的心智模式。學習型黨支部無形中為學生黨員提供了學習、交流、反思、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平臺,從而實現(xiàn)增強教育管理力量的結果,提高了對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效果。
參考文獻:
[1]郁順華,房華強.建設學習型黨組織提高大學生黨員思想政治素養(yǎng)[J].思想理論教育,2011,(1)
[2]何文化.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發(fā)展質量調查分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7)
[3]任慧英,程新峰.以價值目標教育為基點的大學生黨員發(fā)展工作新路[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9)
[4]呂靜,張建國.高校學生黨員后續(xù)教育管理略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8)
[5]陳雪英.淺析高校學習型學生黨支部建設[J].思想教育研究,2011,(9)
[6]王水平,胡盛華.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文化路徑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