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雙濤 牛 威 沈嘉懿 趙漢清
單親家庭入伍新兵兒童期虐待對心理健康狀況影響的研究*
孫雙濤1,2牛 威3沈嘉懿3趙漢清3
目的研究單親家庭入伍士兵兒童期虐待情況對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方法采取整群抽樣法對南京軍區(qū)某部310名入伍新兵進行兒童受虐問卷(CTQ-SF)、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定。結果單親家庭組CTQ-SF中虐待總分、情感忽視、軀體忽視評分均明顯高于非單親家庭組(P<0.05,P<0.01);單親家庭組SCL-90中精神病性因子評分明顯高于非單親家庭組(P<0.05);單親家庭組兒童期虐待總分與SCL-90總分及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憂郁、焦慮、偏執(zhí)和精神病性因子存在明顯正相關(P<0.05,P<0.01)。結論單親家庭的新兵兒童期遭受更多的忽視,且兒童期虐待會對心理健康狀況造成影響。
單親家庭 兒童期虐待 心理健康 新兵
據中國民政部門統(tǒng)計,2011年中國每天有5 000多個家庭解體,離婚率連續(xù) 7年遞增,同比增長10.3%[1],加上其他一些不可預測原因,單親家庭日益增多。近年來,部隊單親家庭新兵的數量也逐年上升,單親新兵在思想、學習、情感、人格甚至健康等方面往往有別于雙親家庭的戰(zhàn)友,心理問題也層出不窮。一些回顧性的研究也發(fā)現,單親家庭兒童的虐待與忽視的發(fā)生率較高,從而嚴重影響了他們成年后的心理健康[2]。為了了解單親家庭新兵兒童期虐待及心理健康狀況,故我們對310名新兵作了研究,旨在探討單親新兵心理健康水平的現狀及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防止單親新兵心理、行為不良傾向的發(fā)生,促進單親新兵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和整體素質的提高。
1.1 對象 取整群抽樣方法,選取南京軍區(qū)某部2012年12月入伍新兵310名,全部為男性,根據入伍新兵是否單親家庭分為單親家庭組和非單親家庭組。其中單親家庭組新兵42名(占13.55%),年齡17~23歲,平均(19.21±1.54)歲;受教育程度9~15年,平均(12.29±1.45)年。非單親家庭組新兵268名(占86.45%),年齡17~24歲,平均(19.29±1.51)歲;受教育程度9~15年,平均(12.35±1.77)年。全部新兵均經入伍后體檢復查合格,排除藥物、酒精依賴者及患心理疾病、軀體疾病者,且在文化程度、年齡等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測評工具 (1)兒童受虐問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SF)[3]:共有 28 個條目,包括5個臨床分量表,即:情感虐待、軀體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視、軀體忽視。每個分量表有5條構成,另3條為效度檢驗條目。采用5級評分:1分-從不,2分-偶爾,3分-有時,4分-經常,5分-總是。每個分量表在5~25分之間,總分在25~125分。(2)癥狀自評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4]:共有90 個條目、9個因子分值組成,包括軀體化(So)、強迫 (Ob)、人際關系敏感(Is)、抑郁(D)、焦慮(A)、敵對(H)、恐怖(Ph)、偏執(zhí)(Pa)、精神病性(Ps)。癥狀的嚴重程度采用5級評分制:1分-無,2分-輕度,3分-中度,4分-重度,5分-極重度,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1.2.2 測評方法 測試安排在新兵入伍后第40天。測試前由專業(yè)的心理醫(yī)生向合作單位的協(xié)調員進行詳細的講解和說明調查的目的及意義,由協(xié)調員招集新兵,在操場上進行集中測試。心理醫(yī)生在發(fā)放問卷前向新兵介紹調查目的、回答咨詢、征得知情同意并簽字;發(fā)放問卷后宣讀問卷總指導語和注意事項;在新兵答卷時巡視現場、回答疑問、發(fā)現答卷中問題并提示;進行匿名自填問卷調查,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新兵答畢時檢查問卷后當場回收并致謝。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采用獨立樣本 t檢驗比較組間差異;采用Pearson’s相關分析檢驗單親家庭新兵兒童期虐待與心理健康水平之間的相關性。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新兵CTQ-SF評分比較 單親家庭組CTQSF中虐待總分、情感忽視、軀體忽視評分均明顯高于非單親家庭組(P<0.05,P<0.01),單親家庭組情感虐待、軀體虐待、性虐待評分與非單親家庭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2.2 兩組新兵SCL-90評分比較 單親家庭組SCL-90中精神病性因子評分明顯高于非單親家庭組(P<0.05),其他因子評分及總分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2.3 單親家庭新兵兒童期虐待與心理健康水平之間的相關分析 用Pearson’s相關分析法對單親家庭新兵的兒童期虐待總分與SCL-90總分及各因子分進行相關分析。兒童期虐待總分與SCL-90總分及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憂郁、焦慮、偏執(zhí)和精神病性因子存在明顯正相關(P<0.05,P<0.01)。兒童期虐待其他因子與心理健康水平相關性見表3。
表1 兩組新兵CTQ-SF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新兵CTQ-SF評分比較(±s)
注:與非單親家庭組比較,*P<0.05,**P<0.01
組別 虐待總分 情感虐待 軀體虐待 性虐待 情感忽視 軀體忽視單親家庭組(n=42) 42.02±13.57** 6.31±2.28 5.57±1.52 5.69±1.62 9.48±5.36* 7.43±3.10*非單親家庭組(n=268) 36.08±7.39 5.66±1.56 5.24±0.82 5.32±1.00 7.37±3.33 6.34±1.83
表2 兩組新兵SCL-90評分比較(±s)
表2 兩組新兵SCL-90評分比較(±s)
注:與非單親家庭組比較,*P<0.05
組別 總分 軀體化 強迫癥狀 人際關系敏感 憂郁 焦慮 敵對 恐怖 偏執(zhí) 精神病性單親家庭組(n=42) 1.23±0.33 1.21±0.22 1.34±0.50 1.28±0.47 1.18±0.37 1.21±0.40 1.25±0.53 1.08±0.17 1.20±0.36 1.25±0.37*非單親家庭組(n=268) 1.16±0.24 1.15±0.28 1.27±0.36 1.20±0.32 1.12±0.29 1.16±0.65 1.13±0.29 1.07±0.19 1.14±0.27 1.12±0.21
表3 單親新兵兒童期虐待與SCL-90的相關分析(r)
目前大多數研究表明單親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有不良影響,單親家庭大學生人格障礙患病率是雙親家庭大學生的5.9倍[5];單親家庭的學生中有嚴重心理問題和可能有心理問題的占所有單親家庭學生的81.25%[6]。另一項關于兒童期虐待的研究顯示,我國74.1%的兒童在成長期遭受不同程度的虐待[7]。但是目前對于單親家庭孩子心理健康狀況與兒童期虐待的研究理論分析較多,實證調查較少,特別是在軍人這個特殊群體中開展的研究更少。
通過調查發(fā)現,單親家庭組新兵存在較為嚴重的兒童期虐待,其虐待總分明顯高于非單親家庭組新兵,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而虐待類型主要表現在情感忽視和軀體忽視得分上(P<0.05)。有研究顯示,兒童期遭受忽視的抑郁癥患者,出現血清DA(多巴胺)水平的下降,使抑郁癥狀更加嚴重[8];而情感忽視,則是抑郁障礙發(fā)生的危險因素之一[9]?,F實生活中,單親家庭的父(或母)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重建新的生活,陪伴孩子的時間、精力明顯減少。因此,孩子們常常會認為被父(母)親忽視,產生孤獨感和拋棄感,特別是在孩子成長關鍵時期。研究表明:早期忽視可導致兒童營養(yǎng)不良、發(fā)育遲緩、健康受損甚至死亡;從兒童到成人發(fā)育過程中,忽視可造成體格、心理、行為失常,出現不可治愈的創(chuàng)傷,并產生深遠的影響,其表現有兒童安全感不足、自卑、焦慮、精神萎靡、外貌憔悴、疲憊困倦,嚴重防礙學習和造成適應障礙,與朋友及家人關系不和,最后發(fā)展到有自殺傾向[10]。因此,單親家庭的父(母)親更應該注意多與孩子溝通,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研究還發(fā)現單親家庭組新兵的心理健康狀況與非單親家庭組新兵在精神病性因子上有顯著性差異(P<0.05),提示單親家庭的新兵可能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父母離婚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感情不和、猜忌和不信任以及難以溝通。父母關系中的這些因素給孩子造成了特別負面的影響,孩子變得猜忌和不信任別人,對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總愛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總在猜測別人說話的另一層含義,別人一句好話或者動作和眼神,在他們那里都會產生誤解,以至于產生某些精神病性的癥狀。更多的研究表明單親家庭的兒童心理健康狀況明顯低于正常家庭的兒童[11,12],由于青少年心理比較脆弱,往往很難面對和接受家庭的變故,及容易產生消極心理,包括:自卑、嫉妒、逆反、自我封閉等。本研究中除了精神病性因子有顯著性差異外,其他因子評分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考慮可能是新兵入伍時已經通過心理疾病篩查,排除了有明顯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
兒童期的虐待會明顯影響其成人后的心理健康水平[13],使其具有精神質和不穩(wěn)定的個性,缺乏社會支持及更高的自殺傾向[14]。大量研究表明,兒童期遭受虐待會造成神經生物應激反應系統(tǒng)的改變,包括去甲腎上腺素系統(tǒng)、海馬系統(tǒng)和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PA)的功能異常,不同虐待可對不同腦區(qū)產生損害,主要在額葉,對大腦產生不利影響[15]。本研究發(fā)現,單親家庭的戰(zhàn)士兒童期遭受更多地虐待,嚴重影響其成人后的心理健康水平,主要表現在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憂郁、焦慮、偏執(zhí)和精神病性上。
綜上所述,單親家庭新兵存在著較雙親家庭新兵更多的心理健康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與其早年遭受的兒童期虐待有明顯關系。在平時訓練和生活中,對這部分新兵應特別關注,建立單親士兵心理健康檔案,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認知,培養(yǎng)健康的心態(tài)。
[1] 新聞網.中國離婚率連續(xù)7年遞增-挽救婚姻需要社會救療機制[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6-23/3130916.Shtml,2011-06-23/2012-07-13
[2] 李小光,周守珍.兒童期心理虐待與忽視的研究進展[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1,17(1):74-75
[3] 趙幸福,張亞林,李龍飛.435名兒童的兒童期虐待問卷調查[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4,12(4):377-379
[4] Carmella R,Perry A,Christopher J.Instruments for the Assessment of Childhood Trauma in Adults[J].J Nerv Ment Dis,2004,192(5):343 -351
[5] 劉秀芬,黃悅勤,李立明.人格障礙及其與父母養(yǎng)育方式的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0,14(2):96-98
[6] 趙可軍.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J].臨沂醫(yī)學高等??茖W校學報,2004,26(3):209-211
[7] 王聲湧,林漢生.暴力流行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54-72
[8] 牛威,趙漢清,仲愛芳,等.抑郁癥患者兒童期受虐對多巴胺水平及相關因素的影響[J].精神醫(yī)學雜志,2012,25(3):172-174
[9] 許成崗,焦志安,曹文勝,等.抑郁障礙與童年期被虐待經歷的關系[J].精神醫(yī)學雜志,2007,20(3):147 -149
[10] 焦富勇.第18屆國際防止虐待與忽視兒童會議介紹[J].中華兒科雜志,2011,49(5):249 -250
[11] 張曉菲,梁瑞華,毛富強,等.天津市區(qū)單親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3,29(1):22-24
[12] 劉媛,姜潮,林媛,等.單親大學生領悟社會支持及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17(5):604-606
[13] 牛威,趙漢清.兒童期受虐與自殺[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0,37(4):222 -224
[14] 陳案清,張金響,張衛(wèi)紅,等.兒童期虐待與抑郁癥患者臨床特征的關系[J].精神醫(yī)學雜志,2008,21(4):258 -260
[15] 牛威,趙漢清,仲愛芳,等.成人抑郁癥患者兒童期受虐對神經系統(tǒng)軟體征的影響[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12,22(5):316 -318
Influence of childhood abuse on mental health in recruits from single-parent families.
SUN Shuangtao,NIU Wei,SHEN Jiayi,et al.The PLA 102 Hospital,Changzhou 213003,China
Objective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childhood abuse on mental health of recruits from single-parent families.Methods310 recruits in Nanjing Military Command were recruited by the method of cluster sampling and were assessed with 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short form(CTQ-SF),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ResultsTotal score of CTQ-SF and factor scores of emotion neglect,body neglect in CTQ-SF in recruits from single-parent famili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recruits form parental families(P <0.05 or 0.01).Factor scores of psychoticism in SCL-90 in recruits from single-parent famili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recruits form parental families(P <0.05).Total score of CTQ-SF in recruits from single-parent families was positively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otal score of SCL-90 and factor scores of obsessivecompulsive,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depression,anxiety,paranoid ideation,psychoticism(P <0.05 or 0.01).ConclusionRecruits from single-parent families suffered more childhood neglect,which will cause negative influence on their mental health.
Single-parent family Childhood abuse Mental health Recruit
B844.2
A
1009-7201(2014)-02-0097-03
10.3969/j.issn.1009-7201.2014.02.005
南京軍區(qū)醫(yī)藥科技基金資助項目(編號:11MA015)
1.315717 浙江象山,92815部隊醫(yī)院 2.解放軍第113醫(yī)院心理咨詢門診 3.解放軍第102醫(yī)院全軍精神衛(wèi)生中心
孫雙濤(1982~),男,江蘇南通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抑郁癥與認知
趙漢清,解放軍第二軍醫(yī)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E-mail:zhq2009@163.com
2013-11-01)
2014-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