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峰
摘 要:高中化學教學中,可以通過加強和改革實驗教學、運用豐富多彩的教學藝術、為學生創(chuàng)設成功情景、通過課外活動來提高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實驗教學;教學藝術;創(chuàng)設成功情景;課外活動;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4-314-01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先哲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敝挥袑瘜W感興趣,才想學、敢學、愛學、善學、樂學,才能學好化學,用好化學。因此,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發(fā)展學生化學素質的關鍵。
一、加強和改革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首先,運用演示實驗,上好序言課。常言說得好,萬事開頭難。為了從一開始就能打消學生學習化學的受難情緒,在序言課,我便精心設計一些有趣的演示實驗,例如“吹氣生火”、“ .噴泉實驗”、“ 鋁熱反應”、“ 顏色反應”等一系列生動有趣的實驗。通過趣味新奇的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理,從而激發(fā)他們積極探索的欲望,提高學生想學、愛學化學的興趣。
其次,運用實驗導入新課,設置懸念,激情誘趣。每節(jié)課開始的十幾分鐘時間內,學生高昂,精力旺盛,注意力集中。我們要善于抓住這個有利時機,根據(jù)教學目標,做一些隨手可做的實驗,就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再次,運用出乎意料的驚險性實驗,激情誘趣。人們的興趣與好奇心往往緊密相聯(lián)。培養(yǎng)好奇心的關鍵在于使新信息的刺激出乎學生已有的“認識結構”之外,即出乎學生的意料之外。
最后,把社會現(xiàn)象同化學實驗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感悟實際生活的奇妙。根據(jù)中學生求助、求知、求趣、求異、求新等心理特點,精心組織和設計課堂講授內容和實驗內容,把課本知識和生活實際有機聯(lián)系起來。
通過演示實驗,使抽象的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而富有刺激性,可以激情誘趣,從而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變被動學為主動學,提高學習效果。
二、運用豐富多彩的教學藝術,激情誘趣
在化學教學中,教師富有哲理的生動形象,幽默風趣的語言,聲形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輔助教學,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學生,使他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增加技能,這是每一名化學教師應具備的基本功。
首先,生動形象,幽默風趣的語言,激情誘趣教師生動形象、幽默風趣的科學性、藝術性、趣味性的語言,能贏得學生的喜愛、信賴和敬佩,從而對學習化學產生濃烈興趣,即產生“愛屋及烏”的良好效應。
其次,豐富熱情細膩真摯的情感,激情誘趣。化學教學中,教師豐富熱情,細膩真摯的情感能激情誘趣,激發(fā)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引起共鳴,促使他們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教材內容。
課堂教學,一方面是進行認知性學習,另一方面是情感交流,再者有機結合能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把智力活動由最初簡單的興趣,引向熱烈而緊張的思考。因此要愛崗敬業(yè),要愛生如子,消除學生對教師的恐懼心理。而師生之間建立起一種融洽、和諧、協(xié)調、輕松、愉快的人際關系就能更好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同時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學生會更愛學、樂學化學。
還需,講述有趣的化學現(xiàn)象、化學學史和化學學的故事,激情誘趣。給學生適時講述有趣的故事是滿足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補償方式。[1]例如我們在教學質量守恒定律時,介紹定律的來歷, 1756年俄國化學家羅蒙諾索夫把錫放在密閉的容器里煅燒,錫發(fā)生變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錫,但容器和容器里的物質的總質量,在煅燒前后并沒有發(fā)生變化。經過反復的實驗,都得到同樣的結果,于是他認為在化學變化中物質的質量是守恒的。但這一發(fā)現(xiàn)當時沒有引起科學家的注意,直到1777年法國的拉瓦錫做了同樣的實驗,也得到同樣的結論,這一定律才獲得公認。但要確切證明或否定這一結論,都需要極精確的實驗結果,而拉瓦錫時代的工具和技術(小于0.2%的質量變化就覺察不出來)不能滿足嚴格的要求。因為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所以不斷有人改進實驗技術以求解決。1908年德國化學家朗道耳特(Landolt)及1912年英國化學家曼萊(Manley)做了精確度極高的實驗,所用的容器和反應物質量為1000g左右,反應前后質量之差小于0.0001g,質量的變化小于一千萬分之一。這個差別在實驗誤差范圍之內,因此科學家一致承認了這一定律。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進一步學習新知識創(chuàng)設良好的氛圍。當我們講到歷史上曾有一位學者名叫門捷列夫, 這位化學巨人的元素周期表奠定了現(xiàn)代化學和物理學的理論基礎, 他的格言:“什么是天才?終身努力,便成天才!”教室里一片熱烈積極的氣氛。
三、為學生創(chuàng)設成功情景,激情誘趣
每個人都有一種自我實現(xiàn)、獲取承認、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時,會情緒高昂,興趣倍添;多次努力仍然失敗時,就會產生畏難情緒,影響積極性。其實中學生感到學習化學難并不都是學生的智力問題,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的;影響更大。因此,給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就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方法。
在化學教學中,我們要結合教材和學生實際,設置教學內容的層次與階梯,適應學生智力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多的條件,讓每個學生都取得學習上的成功,讓他們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在布置作業(yè)時,要根據(jù)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層次的題目,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fā)他們敢學、愛學、善學化學的興趣,引導他們自主學習化學,學會學習化學。
四、通過課外活動,發(fā)展學生學習興趣
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是學生的第二課堂。重視第二課堂,對于發(fā)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具有重要的作用。課外活動的形式很多:組織課外閱讀、開展科技制作比賽、進行小專題研究、調查訪問等。課外活動的開展不僅能擴寬學生知識面,更能使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持久,發(fā)展為更高層次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