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麗
摘 要:許多同學對思想政治課都是敬而遠之,認為這是一門高深而又難懂的學科,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面對這么多的知識點,這么多晦澀枯燥的文字,學生又應該怎么學習?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解;記憶;學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4-074-01
任何科目的學習都需要掌握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思想政治課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僅要將課本中的知識要點牢記于心,而且在這基礎上還需要理解其內涵,才能夠駕馭思想政治的知識并靈活地加以運用,要將理解和記憶結合起來,通過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真正提高思想政治知識的運用能力。同學們做到理論和實際問題相結合,提高學習效率。
一、記憶與實際相結合
初中思想政治作為一門必修課,其復雜的內容和廣而泛的知識點,使許多學生在學習時遇到許多問題:將課本上的內容熟讀,但在遇到題目時,仍是不會做,不知從何下筆。這是由于學生在學習時沒有找到知識的主干,無法完全理解課本內容并融會貫通。由于思想政治知識相較而言比較抽象,且知識點凌亂。很多同學在這種無法掌握規(guī)律的學習中得不到學習的樂趣,而漸漸喪失興趣,降低其學習積極性,最終導致教學效果的不如意。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不是因為學生最初不喜歡這門課程,也不是因為思想政治課有多么難,而是學生們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導致學習效率低下,許多學生有著“思想政治的學習不就是背下來就好了”這樣錯誤的想法。
記憶是學習的基礎,任何學科的學習都是先要掌握課本知識。所以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學生能將課本上的知識清楚明白地記住。不是要讓同學們死記硬背,而應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什么是理解記憶?理解記憶是建立在對事物內在規(guī)律理解的基礎上的記憶。它是借助積極的思維活動,在弄懂事物的意義,進而把握事物的結構層次,在理解事物本質特征和內部聯(lián)系的基礎上進行記憶。理解記憶是記憶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種,理解得越深,記憶就越牢。而如何做到理論與實際問題相結合呢?很多教師都會發(fā)現(xiàn),思想政治學得好的學生,往往知識面廣,涉獵多,能夠結合當下發(fā)生的實際問題,進行與之相關的聯(lián)系,從而加深理解,不只是記憶書本、試卷上知識點或是要點。思想政治知識是一門非常實效性的學科知識。教師需要引導鼓勵學生關心國際大事,開闊自己的視野,掌握近期發(fā)生的國內外重大事件。教師常常在課堂上插入最近的實事,既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開闊其視野,又可提高他們對思想政治課的興趣,加深對教材觀點的理解,提高運用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抓住邏輯體系
初中思想政治課的根本任務在于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但也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yǎng)學生看待社會事件的能力。傳授知識是服務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一種手段。所以引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是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由于我們的書本受著時間滯后性與載體的有限性的影響,所以常常不能夠展現(xiàn)相對于較為新鮮有趣的事件,這導致很多學生認為思想政治是空洞抽象的說教,單調乏味、枯燥無聊。所以教師在教授課業(yè)時不僅需要增加新鮮有趣的時事新聞,更要將教材中的每個版塊相聯(lián)系,每個單元又需要梳理清楚邏輯結構和知識體系。
答題的時候,學生不知道該答什么,這也是在思想政治考試中常常會發(fā)生的事情。這往往是由于沒有理論框架的支撐,同學們沒有利用教材中呈現(xiàn)的知識點來構建知識體系和知識網絡結構,在宏觀上不能主觀地駕馭知識的原故。
三、強化問題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精神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泊爾說過:“影響學習的唯一且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痹S多學生都認為這門學科知識很抽象,離自己的學習生活很遙遠。他們只知道書本上的那些定義、要點。無法使他們對此產生疑問,從而沒有創(chuàng)新。無法讓他們對這門學科產生興趣。那么教師就要鼓勵學生進行大膽想象和聯(lián)想,提出自己的問題,使得學生在提出疑問、解答問題中獲取知識。強化問題意識行為中,也能夠激發(fā)同學們的探索新知識。保護學生的好奇心,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強烈的好奇心往往會增強同學對信息的敏感性,激發(fā)學生思考,對問題尋根探源。這是學習中最為重要的部分。“我沒有什么特殊才能,我只是喜歡凡事尋根問底罷了?!边@是愛因斯坦說的,由此可見創(chuàng)新的前提是發(fā)現(xiàn)問題?!安粦岩刹荒芤娬胬?,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取一種懷疑的態(tài)度,不要為已成的學說壓倒。”李四光如是說。學習無非是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學生一旦提出質疑,那么他已經完成了前兩步,而且在解決問題這一步中,他已經進行了獨立思考。所以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多提問題,在解決問題時,教師還應該遵循延遲判斷的原則,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和觀點,不要當即給出答案、作出判斷,甚至批判其疑問。
這種強化問題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精神會讓學生自主地去尋求這個事件的原因是什么,在老師還未講解時,他們已經搞清楚弄明白了,這樣自然而然學生們也就記住了。
總之,學有法則,學無定法。每個同學在學習這個問題上要不斷總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形成自己的學習習慣,不要生搬硬套,想當然地認為只要背下來就好?!皩W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許多創(chuàng)新都是在質疑和提問中發(fā)展而來,所以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帶著問題學習,不要認為有問題是沒學好的表現(xiàn)。教師也應該積極鼓勵學生敢于對不明白的問題質疑,讓學生不但敢于質疑,善于質疑,而且習慣質疑。一旦學生能夠長期堅持做好以上所述的方法,就會培養(yǎng)一種科學的思維習慣,在思想政治的學習上越走越好。
參考文獻:
[1] 史四環(huán). 淺談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學習(下),2011(03)
[2] 張國艷. 新課程下思想政治教學之探索[J].考試周刊,20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