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仁貴
(江都市仙女鎮(zhèn)中心小學,江蘇 揚州 225200)
如何對待“特殊生”
范仁貴
(江都市仙女鎮(zhèn)中心小學,江蘇 揚州 225200)
素質(zhì)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綜合素質(zhì)為宗旨。學校體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校教育是有利的補充,體育課程是實現(xiàn)學校體育目標的主要渠道。體育課是實現(xiàn)學校體育目標的基本途徑,使學生增強體質(zhì),促進學生身心的和諧發(fā)展,達到身體健康。所謂健康,泛指個體生理、心理與社會行為的健全狀態(tài)。根據(jù)聯(lián)合國世界衛(wèi)生組織(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W.H.O.)所下的定義是:“健康不僅是指沒有疾病或不正常的現(xiàn)象存在,進而還指每個人在生理方面、心理方面以及社會行為方面能保持最佳、最高的狀況?!庇纱丝梢姡硇慕】禒顩r平衡、情感理智和諧是一個健康人所必須具備的條件。而心理健康則是指:不僅沒有心理疾病或變態(tài),而且在個人身體上、心理上以及社會行為上均能保持最高、最佳的狀態(tài)。由此可見,心理健康有生理、心理及社會行為三方面的意義。也就是說一個健康的人必須符合以上三個條件。然而在學校體育教育中出現(xiàn)一些“特殊生”。
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接納每一位學生,對一個有觀察力的教師來說,學生的樂觀、興奮、驚奇、疑惑、恐懼、受窘和其他內(nèi)心活動的最細微的表現(xiàn),都逃不出他的眼睛。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將情感教育喻為“教育花園中最為香的一朵花,老師只有誠心誠意地平等地對待他們,尊重其人格和個性,他們才會把老師當作知心人,才會對教師說心里話?!比缃瘢瑩裥R殉蔀闀r尚,就怕小孩輸在“起跑線”上,其實給教育帶來了弊端。這樣就有了所謂“少爺生”,就是家庭比較富有,上學前自認為是“少爺”,在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這類人到學校給教師帶來了不便,對于這樣的學生,要善于講關懷話,奉獻自己的愛心。
一天,第二堂體育課、剛剛上課,體育委員在整隊,突然有一個學生走到我身邊:“老師,我的鞋帶掉下來了,能幫幫我嗎?”他帶著一種祈求的眼光。當時全班的學生都在笑,有的還小聲的說“他是傻子……”這時我想到他是學生,學生是兒童,兒童是人,是獨立存在的人。兒童是在成長過程中的人。在他們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規(guī)律。不能把他們當成大人那樣去要求,否則就是不切實際,必然事與愿違。我停下來問大家:“體育課的目的是什么?”學生說:“增強體質(zhì),促進健康?!薄笆裁词墙】??”學生說:“身體棒棒的?!蔽艺f:“身體好是一個方面,還有心理及是否能夠適應社會。大家說對不對?”這時同學們都靜下來了,我說:“同學都坐在草坪上,看一看老師的示范,怎么幫這個同學系好鞋帶,行嗎?”同學們一聽,都很驚訝,都坐了下來。我叫那位同學對著大家的面站好,我蹲下來示范一次,問道:“會嗎?”“不會?!蔽矣侄紫聛硎痉兑淮?。這時那同學說會了。我問大家會嗎?同學們都說會了。就這樣,這個學生慢慢地變好了,班上的同學也跟著變好了,這個班上的課變得越來越好上。有的學生還說:“我們的體育老師對我們很好?!蔽衣犃嗽谒麄儽澈笮睦锩雷套痰摹T诤椭C社會里,師生之間也要和諧相處,不僅樹立了教師的形象,也提高了教學效果。
教師要對每一個學生的認識能力、學習情況、思想、態(tài)度的變化進行觀察,在觀察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排除主觀因素的干擾,例如,某些社會偏見、思維定勢、個人的情感等,全面地、公正地、實事求是地看待學生的變化,保證觀察的真實性。某班有個學生對生活充滿了恐懼,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我通過學生對他的了解,知道他的耳朵有點憋。我和他通過談心,我給他講了一個《被上帝咬過的蘋果》的故事。我把這個故事和大家分享:有一個小男孩,從小雙目失明,他深為自己的缺陷而感到煩惱、沮喪,認為這是老天爺在處罰他,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最不幸的人了。后來,一位老人告訴他:“世上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我們的人生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可能缺陷比較大,那時因為上帝特別喜愛他的芬芳,所以那一口咬得比較大而已?!蔽艺f:如果人是天才,就一定要搭配些苦難,你知道貝多芬嗎?雙耳失聰,卻創(chuàng)作出世上最美妙的鋼琴曲,成了讓無數(shù)人敬仰的音樂大師。這個學生聽了很受鼓舞,從此上課認真聽講,完成學習任務,性格活潑開朗,和同學交往多了,學習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觀念也在不斷地更新?,F(xiàn)在每個班中至少有1/9的學生都是或即將是離異的家庭子女,這就是所謂的“單親生”,對他們的教育已是體育教師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
離異家庭的孩子處于不完整的家庭結(jié)構(gòu)當中,所受的教育也不完整。或因得不到母愛而表現(xiàn)為冷漠、無責任心、自私等;或因得不到父愛而表現(xiàn)為懦弱、膽怯、依賴等。他們經(jīng)常處在因婚姻破裂而心里不健康的父或母喜怒無常地環(huán)境中,心理壓力很大,性格表現(xiàn)為:依賴、任性、不服從等。作為體育教師,首先應指導家長平衡心態(tài),不怨天尤人,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履行自己的義務,給孩子以愛心。其次,要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有意培養(yǎng)這種孩子的受挫能力,讓他們逐步適應社會。同時,在學校或校外注意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的情緒變化,深入了解,及時和班主任、家長聯(lián)系,共同解決其問題。還要充分發(fā)揮學校心理咨詢站的作用,使他們能及時的進行心理咨詢,以滿足心理需要。
記得前一段時間,班上有個叫小強的同學,他總是喜歡上課搗亂,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出頭檐子”,好表現(xiàn)自己,就怕沒有人知道他,所以沒有同學和他玩。我通過了解,他和父親一起生活,父親經(jīng)常打他。后來我們倆通過交談,我說:“我們倆保守一個小秘密好嗎?”他說:“什么秘密?”我說:“只要你表現(xiàn)有一點進步,我就表揚你,但你不能驕傲,也不要告訴別人,可以嗎?”他說:“可以?!焙髞硗ㄟ^老師的努力,小強逐漸融入了班級體,成為班上的優(yōu)等生。
除了以上三類特殊生之外,還存在著其他類型的特殊生。一個教師如果對這些表現(xiàn)熟視無睹,他就很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現(xiàn)在的小學生,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他們普遍存在著孤傲、自以為是、抵觸等心理問題。這樣就出現(xiàn)一些個別的“特殊生”,如何對待這些“特殊生”?作為培養(yǎng)21世紀接班人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體育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健康心理的培養(yǎng)。
(1)體育教師自己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熱愛自己的工作,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通過不斷地學習來充實自己,并能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在各方面都能注意為人師表,關心和愛護學生;能夠順境中不驕傲,逆境中不消沉,保持冷靜清醒的頭腦,積極化解各種矛盾,妥善處理課上各種問題,用自己的人格風范去感染學生、教育學生。
(2)創(chuàng)造健康心理的氛圍。堅持正面教育,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激發(fā)學生熱愛集體,積極向上的向心力。
(3)體育教師應該具有愛心,只有通過愛,使師生建立良好合作關系,才能達到雙豐收。
總之,教育是一種培養(yǎng)人的社會活動,我們滿懷信心,充滿愛心,才能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掌握學生的思想脈搏,才能有的放矢地教育和引導學生,使每一位學生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G807.04
A
1674-151X(2014)10-022-02
2014-08-17
范仁貴,體育教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