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危重癥新生兒院內(nèi)轉運的護理實施。方法 對95例危重癥患兒轉運至CT、X光照射等科室進行診斷性檢查,在做好人員、器材的充分準備下進行院內(nèi)轉運的護理實施。結果 大大降低危重癥患兒院內(nèi)轉運的風險性和傷殘性,為明確診斷,得到更有效的救治奠定基礎[1-2]。結論 新生兒院內(nèi)轉運系統(tǒng)護理實施,大大提高危重新生兒的搶救成功率及轉運途中的安全。
關鍵詞:危重癥新生兒;院內(nèi)轉運;護理
危重癥新生兒(新生兒以下簡稱患兒)在監(jiān)護室內(nèi)集中搶救治療,各項檢查、治療需在床邊進行,但受技術條件所限,一些診斷手段無法床邊進行,然而將危重癥患兒轉運出監(jiān)護室進行診斷性檢查具有一定的風險。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患兒在院內(nèi)轉運途中發(fā)生意外提高危重新生兒救治率。2011~2013年,我科成功將95例危重癥患兒轉運至CT、X光照射等科室進行診斷性檢查,在做好人員、器材的充分充分準備下,安全轉運成功,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95例患兒中男68例,女27例,年齡在生后20 min~28 d,46例配備便攜式氧氣袋輔助供氧,2例攜帶輸液泵輸液保證熱卡的供給,其中1例防止低血糖,患兒均安全轉運成功,達到轉運目的。
2護理體會
2.1轉運前準備工作
2.1.1制定完善的計劃 以電話方式做好相關科室的交流溝通與合作,尤其是電梯提前等候。保證患兒在轉運途中的道路暢通以及到達檢查科室后以最快速度完成檢查,安排人員等待結果,已達到治療工作的順利進行。
2.1.2陪同人員 要求由參加過新生兒高級復蘇術培訓的主管醫(yī)生及經(jīng)驗豐富的護士陪同。轉運前對患兒進行全面評估。在轉運途中,注意保暖并對各種可能發(fā)生的意外再次進行評估提前作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以及應對措施。檢查后回到監(jiān)護室對患兒再次進行評估并指導責任護士及時給予患兒治療及監(jiān)護詳細記錄生命體征,加強觀察及保暖。
2.1.3轉運設備的配備 轉運車、經(jīng)皮測血氧飽和度監(jiān)護儀,條件許可應配帶便攜式監(jiān)護儀,足夠轉運過程中使用的氧氣袋,以及人工復蘇氣囊,吸痰管、注射器(1 mL、5 mL、60 mL各2各),帶蓄電池微量注射泵,備膠布以防吸氧鼻導管脫落。
2.1.4急救藥品 攜帶基本搶救藥品如腎上腺素、納絡酮等常用急救藥品,以備患者轉運途中心跳驟停時使用。根據(jù)特殊情況攜帶鎮(zhèn)靜劑、靜脈液體和復蘇藥物。
2.1.5患兒的準備 對病情平穩(wěn)的患兒要攜帶好奶瓶,因做個別的檢查需要的時間很長,對痰多昏迷的患兒轉送前充分清理呼吸道及口鼻分泌物,對禁食的患兒必要時攜帶靜脈通路,保證患兒熱卡的供給,對煩躁哭鬧的患兒給以鎮(zhèn)靜劑,以保證在檢查中安靜入睡配合檢查。保證靜脈通路的暢通及固定。注意保暖將患兒包裹好。
3轉運途中的護理
3.1密切觀察患兒的病情、神志、瞳孔、面色、呼吸,及血氧飽和度和脈搏。氣管插管患兒隨時評估插管是否在位及患兒面色、血氧飽和度、保持氣道開放。靜脈藥物的治療情況,以及吸氧管的固定通暢及氧氣的供應情況。
3.2患兒家屬的陪護,危重癥患兒轉運途中都由家屬陪同,因危重癥患兒無語言交流,所以轉運時,必須安排患兒家屬跟隨,有助于消除危重癥患兒家屬的緊張,增強檢查治療的信心。
3.3建立轉運工作制度及規(guī)章制度 為使每一次轉運能順利進行,我們制定了轉運工作制度和規(guī)章制度,包括:轉運工作須知、轉運工作流程、新生兒轉運協(xié)議書、轉運申請電話記錄單、轉運記錄單、儀器設備保養(yǎng)制度和各類轉運物品清點制度等。
4結論
監(jiān)護室危重癥患兒的院內(nèi)轉運,轉運前應做好人員、器材、藥品的充分準備,轉運途中保持監(jiān)護與生命支持,對可能發(fā)生的各種意外做好應對措施,可降低危重癥患兒院內(nèi)轉運的風險性和傷殘性,為明確診斷,提高危重新生兒的搶救成功率及得到更有效的救治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徐潤華,徐桂榮.現(xiàn)代兒科護理[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3:390-415.
[2]金漢珍,黃德珉,官希吉.實用新生兒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44-147.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