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臨床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6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模式,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加強氧療護理、舒適護理、保持呼吸道通暢、其他護理等,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滿意率為94.7%(36/38),對照組滿意率為71.1%(27/38),差異顯著(P<0.01);觀察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復發(fā)率均低于對照組,但差異不顯著(P>0.05)。結論 采用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能改善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療效,提高護理滿意率,降低復發(fā)率和并發(fā)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慢性肺源性心臟?。虎蛐秃粑ソ?;護理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CPHD)是一種常見的多發(fā)病,CPH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是急危重癥之一,若控制不及時,易導致肺性腦病和心力衰竭甚至昏迷或死亡,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1]。為了提高治療該病的臨床效果,本次研究采用不同的護理模式,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76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8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28例,年齡50~86歲,平均年齡(72.3±6.9)歲。臨床癥狀:痰量粘稠,呼吸困難,血壓異常,伴有水電解不平衡、缺氧等癥狀。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對策 38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觀察患者病情,記錄呼吸頻率、深度和節(jié)律變化,協(xié)助患者有效咳嗽、吸痰,進行簡單的心理護理。觀察組實施優(yōu)質護理模式,具體操作如下。
1.2.1 氧療護理 為緩解患者呼吸衰竭癥狀,護理人員仔細對器械進行消毒,保持鼻導管通暢,定時更換瓶內的水,調整加溫濕化溫度至37~38℃;給氧濃度控制在30%左右,流量1.6~1.8L/min,持續(xù)氧療15d。給氧時定期觀察患者的呼吸衰竭癥狀、心率、痰液顏色和量。
1.2.2 舒適護理 患者由于長期患病,生活質量受到影響,情緒低落、消極、自卑。護理人員應多了解患者的性格、心理、生理需求,向其提供個性化的心理護理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和積極性。
1.2.3保持呼吸道通暢 護理人員協(xié)助患者進行氧氣霧化和拍背,促使患者有效咳嗽,同時清除患者呼吸道內的分泌物,保證呼吸道的暢通。
1.2.4其他護理 體位護理:指導患者正確端坐,盡量不要壓迫心臟,及時適應由于疾病導致的身體變化,提高呼吸交換率,緩解呼吸困難;飲食指導:食用富含營養(yǎng)的易消化食物,保證耐受力。
1.3統(tǒng)計學分析
2結果
實施不同的護理措施后,觀察組患者滿意度遠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復發(fā)率均低于對照組,但差異不顯著(P>0.05),見表1。
3討論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在治療期間若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會大大提高治療效果和患者滿意度,促進各項指標向良性發(fā)展[2]。在護理過程中,需根據(jù)患者的實際需求,提升患者心理、生理上的舒適度,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意識狀態(tài)、呼吸狀況、痰液性質,積極進行氧療護理,及時檢查患者的氣道是否濕潤,痰液是否稀釋化,病情改善程度[3];恢復通氣功能,促進患者呼吸道的暢通;輔助患者正確坐立,加快呼吸交換;進行皮膚和口腔清潔,預防感染。本次研究通過采用有針對性的優(yōu)質護理模式,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并發(fā)率和復發(fā)率都低于對照組,表明護理工作的持續(xù)改進不僅能有效增加患者的治療配合度,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復發(fā)率,還能提高護理質量,對提高醫(yī)院整體護理服務水平有重要意義,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謝連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護理體會[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06):1183-1185.
[2]李群.老年人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護理體會[J].心理醫(yī)生.2012,11(03):210-211.
[3]王一飛.10例肺源性心臟病合并意識障礙的治療體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05(01):576-577.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