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中醫(yī)情志護理是否有助于提高中風后抑郁癥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在我院住院治療的120例中風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心理護理,觀察組采用中醫(yī)情志護理,治療前后分別比較兩組患者抑郁評分。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抑郁評分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但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中醫(yī)情志護理較一般的心理護理更有助于改善中風后患者癥患者的抑郁狀態(tài)。
關鍵詞:中風后抑郁;中醫(yī)情志護理;中風患者
中風是目前導致人類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不僅致死致殘率高,而且患者常伴有嚴重的心理障礙,最為常見的是中風后抑郁,它是指中風后出現的抑郁狀態(tài),患者多表現為情緒淡漠、自虐、甚至導致自殺,極大地影響了患者的康復及生存質量[1],增加了護理工作的難度。因此如何減輕中風患者的抑郁癥狀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我院將中醫(yī)情志護理應用于中風后抑郁患者的護理,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3年1月~10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120例中風患者,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齡44~81歲,平均65歲。納入標準:①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在8~24分的輕、中度抑郁者:②所有患者均病情穩(wěn)定,意識清楚,病程在6個月以內。
1.2方法 選取在我院住院治療的120例中風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心理護理,觀察組采用中醫(yī)情志護理,兩組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3護理措施 情志護理貫穿于患者從入院至出院的整個過程,具體內容如下。
1.3.1以情制情 護理人員應主動向患者介紹周圍環(huán)境,醫(yī)生和護士,消除患者對環(huán)境的陌生感。尊重患者,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和鼓勵,幫助他們樹立戰(zhàn)勝疾病信心,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為消除患者的緊張、焦慮心理打下基礎。中醫(yī)認為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皆由心生,采用中醫(yī)\"喜勝憂\"的思想,讓其心中喜悅,以克服抑郁、憂傷等情緒[2]。
1.3.2借情 音樂有很大的自愈力,可以改善焦慮,抑郁,減輕疼痛感,減慢心率、減弱植物神經系統(tǒng)興奮性、降低對當前應激性事件的敏感性等[3]。護理人員應針對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式來緩解患者的抑郁情緒,患者入院后1 w傾聽舒緩、優(yōu)美的樂曲,入院后2 w心理疏解后再給明快的樂曲,或結合患者的喜好,給予民歌、民樂以振奮情志,從而使患者抒發(fā)抑郁情緒,以舒暢情志。30 min/次,1次/d。出院后囑家屬在家中按住院時的方法給患者聽音樂。
1.3.3移情解惑 患者言語不能正常交流,肢體癱瘓,心理上會出現焦慮抑郁的心理,嚴重影響疾病的康復[4]。我們主要以精神關懷為主,通過誘導、暗示等方式進行心理疏導,穩(wěn)7分為無抑郁,8~17分為輕度抑郁,17~24分為中度抑郁,>24分為重度抑郁。
1.3.4清靜養(yǎng)神 ①護理人員應提醒患者保持清凈的心態(tài),使患者保持空杯心態(tài),做到心無雜念,心平氣和。②還要避免外界對心神的刺激。指導患者通過靜坐、靜臥或靜立等自我控制的方法達到一念代萬念?;颊呷朐汉蟮? w,護理人員進行心理疏導后,指導患者每天靜坐、靜臥或靜立30 min,同時豐富患者的想象力,使患者投身于一種美好的環(huán)境中去。護理人員還應經常通過語言、行為等鼓勵患者,肯定患者的進步,調動患者的積極性。
1.3.5順情從欲 指順從患者的意愿,情緒,滿足患者身心需要的一種治療方法。許多患者在疾病過程中,情緒異常,護理人員應順從患者的情緒及意愿 ,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所以對于患者的心理欲望,注意分析護理治療,如果合理,條件允許的話,應該盡力滿足他們的欲望或憎恨?;蛘呤菍颊叩南敕ū硎就楹屠斫狻τ谀切┱诳紤],淫欲邪念,放縱,或不切實際的欲望,應該進行善良,真誠的說服教育。尤其在對所患疾病有思想顧慮時,可以對患者講述醫(yī)學科學知識,幫助其消除疑慮,丟掉思想包袱。
1.3.6暗示法 利用語言、動作或其他形式,使患者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積極暗示的影響,從而不加主觀意識地接受心理醫(yī)生的某種觀點、信念、態(tài)度或指令,解除心理上的壓力和負擔,實現消除疾病癥狀或提高某種治療方法效果的目的。暗示患者抑郁會嚴重的影響中風后康復,調動患者積極配合護理措施,充分發(fā)揮內在的治療作用。積極的暗示如;“一定能戰(zhàn)勝疾病”“醫(yī)生能治好病”“我能睡好覺”等。
1.4統(tǒng)計學處理 用SPSS15.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整理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穩(wěn)定患者的思想情緒,通過和患者一起做游戲,念順口溜、朗誦詩詞或唱歌、聽音樂等形式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將患者從病態(tài)情緒中解放出來,使其感到喜悅,心境愉快。使意志暢達,提高治療效果。每天與醫(yī)生查房后,給患者播放娛樂節(jié)目,以愉悅身心,1 h/次,1次/d?;颊叱鲈汉蠊膭罨颊叨鄥⒓由鐣顒?,轉移注意力,以減輕抑郁,保持心情愉悅。
評價方法: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17項評分,總分<兩組干預前評分結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干預后則差別明顯,觀察組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觀察組在抑郁水平上較對照組有明顯改善,見表1。
3討論
中風在當今社會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和生活質量的疾病,其具有發(fā)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的特點,患者的生活質量較低,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嚴重的負擔。患者多因伴有不同程度的生活不能自理和(或)喪失勞動力,產生抑郁的心理反應,對生活失去信心,缺乏主動力,現代中醫(yī)治療不僅可以改善抑郁癥狀,甚至可以消除抑郁,使患者主動積極配合治療,促進康復。現代護理的應用程序是基于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為指導,科學的護理方法,護士和患者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對改善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狀態(tài),從而起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5]。中風后抑郁癥屬于中醫(yī)抑郁綜合癥的范疇,根據中風,由于風、痰、氣滯血瘀等導致緒低落抑郁,可見情志理論屬于中醫(yī)心理學理論的范疇。中醫(yī)心理護理方法在調暢情志、安神靜志、調暢氣機上有一定的優(yōu)勢。本文通過心理疏導、暗示或引導其聽風趣幽默的故事,讓患者心中喜悅、笑逐顏開、以克服其抑郁、憂傷等情緒。
在運用以情勝情療法護理情志變異所致疾病時要注意:①根據情志相克理論,選擇好恰當的情志,因此辨證要準確,通過以情勝情達到平衡陰陽,調和氣血,協(xié)調五臟的目的;②要掌握適度的刺激強度,不可\"太過\"及\"不及\"。\"太過\"可能引起另一種情志問題,而\"不及\"則達不到目的[6-7]。
本研究結果顯示,中醫(yī)情志護理干預與一般心理護理方法相比,在改善中風后患者的抑郁心理狀態(tài)上有較好的效果,可明顯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值得更多應用。
參考文獻:
[1]張家瑋,裘儉.中醫(yī)心理學情志療法略述[J].國際中醫(yī)中藥雜志,2009,31(4):351.
[2]Kang H S,Sok S R,Kang J S. Effects of Meridian acupressure for stroke patients in Korea[J].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09,18(15): 2145-2152.
[3]陸柳雪,譚耀坤,陳立新,等.音樂療法對ICU患者焦慮抑郁癥臨床觀察[J].護理學報,2008;15(6):81-83.
[4]梁建姝,江華.腦卒中患者焦慮情緒及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08;8(10):55-56.
[5]李海風,高書萍,王雪珍,等.中醫(yī)情志護理對腦卒中患者焦慮的干預效果[J].河北醫(yī)藥,2013,(23):3661-3662.
[6]包慶惠,蕭蕙,張廣清,等.情志護理對腦卒中后抑郁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護理學報,2007,14(3):1-3.
[7]Xin M.Therapeutic Effects of Paroxetine plus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on Depression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J].Practical Preventive Medicine,2011,3:044.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