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中西醫(yī)治療麻痹性腸梗阻的療效。方法 選取病例48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予西醫(yī)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加用中藥劑胃管注入。結果 治療組24例,治愈18例,有效5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5.83%。對照組治愈8例,有效12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83.33%,治療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西醫(yī)治療麻痹性腸梗阻具有見效快、應用方便、療效確切等。
關鍵詞:中西醫(yī);麻痹性腸梗阻;臨床觀察
麻痹性腸梗阻患者常有腹痛、腹脹,嘔吐及肛門停止排氣、排便等腹部不適感,麻痹性腸梗阻是由神經(jīng)、激素和代謝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使腸道植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失去平衡及影響腸道局部神經(jīng)傳導或影響腸道平滑肌的收縮功能進而致使腸管擴張蠕動功能消失不能將腸內(nèi)容物有效轉運,并且無腸管梗阻證據(jù)而產(chǎn)生的臨床癥候群。如若不能及時解除,癥狀進一步發(fā)展則可能導致電解質(zhì)紊亂、腸壞死、腸穿孔等嚴重并發(fā)癥。現(xiàn)將我院經(jīng)中西醫(yī)治療麻痹性腸梗阻取得滿意療效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符合陳孝平《外科學》第8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選取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麻痹性腸梗阻48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上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禁食、胃腸減壓、抗生素、補液及維持水、電解質(zhì)和酸堿平衡等對癥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中藥煎劑方:桃仁9g、生大黃20g、厚撲20g、炒萊菔子30g、生木香20g、芒硝6g。煮沸后待溫度降至35~40℃經(jīng)胃管內(nèi)注入,100mL/次,2次/d,注入后夾閉胃管2h。
1.3觀察項目 每日記錄患者癥狀變化,記錄給藥后患者首次出現(xiàn)腸嗚音、排氣、排便的時間。
1.4療效判定 依據(jù)《中藥新藥治療腸梗阻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擬定。痊愈:癥狀、體征消失,恢復排便排氣,血象、血生化及腹部X線影像恢復正常;顯效:腹痛減輕、恢復排便排氣,無惡心嘔吐,血象、血生化及腹部X線影像恢復正常;有效:腹痛減輕,有排氣、排便,無惡心嘔吐,血象、血生化及腹部X線影像有所改善;無效:治療后癥狀、體征、血象、血生化、腹部X線影像均無改善,甚或加重。
1.5統(tǒng)計學資料 2結果
治療組24例,治愈18例,有效5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5.83%。對照組治愈8例,有效12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83.33%,治療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治療組腸鳴音恢復時間及肛門開始排便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肛門恢復排氣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中醫(yī)認為腸道為傳化之府,司消化運輸之職,生理特點為:瀉而不藏、實而不滿、動而不靜、降而不升,以通降下行為順,以阻滯上逆為病,腸為傳化之腑,主運華傳輸,若外邪入侵,致腸道阻塞,不通則痛。
方中大黃有良好的瀉下攻積作用,瀉下通便力強,善于蕩滌胃腸積滯,峻下熱結,為治大便秘結、胃腸積滯之要藥,尤善治熱結便秘,又能使上炎之火下泄。大黃的有效成分經(jīng)口服后,在消化道內(nèi)被細菌代謝為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謝產(chǎn)物從而發(fā)揮其瀉下作用。劉旭東[2]大黃的多種有效成分在促進腸蠕動恢復,促進腸道細菌和毒素排泄,穩(wěn)定腸道微生態(tài)環(huán)境,平衡腸道菌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芒硝有瀉下、軟堅、清熱作用。用于實熱積滯,大便燥結,有良好的瀉熱通便、潤下軟堅、蕩滌胃腸作用。芒硝可以有軟堅散結推陳致新的作用,芒硝含大量無機鹽類,服用后腸壁不易吸收,轉化成高滲溶液,并且能阻止水分被腸內(nèi)吸收,從而可以增加腸內(nèi)水分,引起機械刺激功能,促進腸道蠕動,使燥結軟化,使便質(zhì)變稀薄,從而起到導瀉作用。厚樸有行氣、消積之用,能下氣寬中、消積導滯,治療胃腸積滯常用藥,既可下有形之實滿又可下無形之濕滿。厚樸可促進腺體分泌反射性的引起胃腸蠕動加快,而有健胃助消化的作用;張淑潔[3]厚樸煎劑有廣譜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霍亂弧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炭疽桿菌、變形菌、綠膿桿菌、痢疾桿菌、須發(fā)癬菌、肺炎雙球菌、百日咳桿菌、白喉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枳實有良好的破氣消痞、消積導滯作用。行滯降泄力強,長于破滯氣、行痰濕、消積滯、除痞滿,凡積滯內(nèi)停、氣機受阻而見胸腹痞滿脹痛、便秘或瀉痢后重,不論氣血痰濕皆可使用。炒萊菔子可消食除脹、降氣化痰,擅消食化積、行氣除脹,善治食積氣滯之脘腹脹痛?!夺t(yī)林纂要》曰:\"熟用,下氣消痰,攻堅積,療后重。\"萊菔素能對抗腎上腺素對腸管的抑制作用,使胃肌條的收縮幅度增高,使胃幽門部環(huán)行肌緊張性和收縮幅度增高,促進胃腸肌運動。陳正婷[4]單應用炒萊菔子煎劑口服治療老年性便秘研究效果顯著,有很好的養(yǎng)陰益氣, 潤腸通便之功。生木香行氣、調(diào)中、止痛功效,善通行大腸之氣,使腸道氣機通暢而大便通調(diào)。具有抑菌護肝、行氣止痛、健脾消滯、抗菌消炎、降壓、促進胃液分泌、促進胃腸蠕動、促進膽囊收縮、抗消化性潰瘍作用。桃仁有活血祛瘀,潤腸通便之用,桃仁纖維素可以促進腸壁的蠕動,有助消化,潤滑腸道,保持腸內(nèi)糞便濕潤,防止大便干燥,刺激排便。其中B族維生素可促進消化液分泌,維持和促進腸道蠕動,有利于排便。王亮[5]桃仁中的脂溶性分約占桃仁干質(zhì)量的50%,蛋白質(zhì)類成分約占25%,多糖約占1.83%,油脂類可潤腸通便,有助于排便。
本病采用胃腸減壓、補液、抗生素、抑制胃酸等治療,可以補充患者血容量,改善循環(huán),糾水、正電解質(zhì)紊亂、抗毒素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配合中藥煎劑,加強了腸蠕動,提高了腸道血液循環(huán),使麻痹性腸梗阻的療程縮短,加速了腸道功能的恢復,進而使腸道毒素吸收減少,從而消除患者的腹脹、嘔吐、腹痛等腸抑制癥狀。經(jīng)臨床實踐證實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的基礎上配合使用中藥煎劑能更有效地減輕炎癥反應,使患者臨床癥狀盡早改善,并減少并發(fā)癥,縮短療程。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頒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第三輯)[S].1993:61-62.
[2]劉旭東,丁守成.單味大黃水煎劑灌腸治療麻痹性腸梗阻[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外科雜志,2011,l7(5):499-500.
[3]張淑潔,張凌云.厚樸化學成分及其現(xiàn)代藥理研究進展[J].中藥材,2013,36(5):838.
[4]陳正婷.炒菜菔子治療老年習慣性便秘療效觀察[J].中外醫(yī)療,2009(9):86.
[5]王亮,姜波,王喜春,等.桃仁中多糖的提取工藝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9,20(2):271-272.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