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多層螺旋CT在臨床上對腸梗阻的診斷作用及意義。方法 選取資料來自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進行治療的疑似長根組患者75例進行臨床研究,對患者進行X線和多層螺旋CT檢查,檢查結(jié)果最后與患者的最終確診結(jié)果進行比對,主要比對兩種檢查方法在腸梗阻程度、腸梗阻部位、腸梗阻原因方賣弄的準確性和靈敏度、特異度、陰性和陽性預測值。結(jié)果 臨床試驗研究表明,多層螺旋CT在檢查腸梗阻的梗阻部位、梗阻程度、梗阻原因的準確性、靈敏度、特異度、陰性和陽性預測值方面與X線檢查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jié)論 多層螺旋CT在腸梗阻的檢查方面效果相對較好,具有更重要的臨床作用,更適合在腸梗阻的檢查方面運用,可較好的為臨床服務,值得推廣。
關鍵詞:多層螺旋CT;腸梗阻;臨床價值
腸梗阻在臨床上是一種常見的、多發(fā)的的外科腹部疾病,主要包括物理性腸阻塞和機能性腸阻塞[1]。腸梗阻的發(fā)病一般大多數(shù)屬于急性發(fā)作,而且病情變化比較快,診斷如果不及時往往會出現(xiàn)比較嚴重的后果,例如腸梗阻導致腸胃穿孔,甚至可引發(fā)休克或死亡[2],所以及早的診斷和治療就顯得很重要,早期的準確診斷可為早期有效的治療提供可靠的依據(jù),從而最大限度的達到改善預后的目的。臨床上運用正確的檢查方法對腸梗阻疾病的病情進行早期的診斷和評估,能夠使臨床醫(yī)務工作者較早的明確腸梗阻的致病機制,并及早的選定相對應的臨床診治方很有價值。
在臨床上對疑似腸梗阻患者的檢查方法比較多,也都具有一定的診斷意義,其中多層螺旋CT和X線平片檢查是臨床上常用的方法,也有相關學者的報道指出,腹部X線平片檢查是一種對腸梗阻行之有效的檢查手段。隨著醫(yī)學的發(fā)展和醫(yī)學檢查手段的提高,有臨床報道稱X線平片這種檢查方法的精確性較低,在腸梗阻檢查中的應用價值不高,隨著螺旋 硬件和軟件的發(fā)展,尤其是多層螺旋 的運用,其三維重建技術(shù)被廣泛運用于臨床,在顯示腸壁、腸腔和周圍結(jié)構(gòu)等方面具有較大優(yōu)勢,為急性腸梗阻的判斷和病因診斷提供了一種新的可靠檢查手段此外,臨床上對于其綜合診斷價值的研究差異較為明顯[3,4],尤其在多層螺旋CT對腸梗阻的診斷結(jié)果存在較為突出的差異。所以,本研究旨在對多層螺旋CT對于腸梗阻的診斷準確性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
本論文回顧性分析來自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進行治療的疑似腸梗阻患者75例進行臨床研究,對患者進行X線和多層螺旋CT檢查,檢查結(jié)果最后與患者的最終確診結(jié)果進行比對,主要比對兩種檢查方法在腸梗阻程度、腸梗阻部位、腸梗阻原因方面的準確性和靈敏度、特異度、陰性和陽性預測值。研究結(jié)束后,發(fā)現(xiàn)多層螺旋CT在腸梗阻的診斷方面效果相對較好,結(jié)果比較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來自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進行治療的疑似長根組患者75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5例,年齡20~75歲,平均年齡40.5歲,其中所有患者中有74例有腹脹腹痛癥狀,20例患者出現(xiàn)惡心嘔吐表現(xiàn),18例患者出現(xiàn)排氣排便停止表現(xiàn),最終診斷結(jié)果經(jīng)過手術(shù)及病理診斷確診70例患者是腸梗阻。
1.2方法 所有患者分別采用多層螺旋CT檢查和X線檢查,CT檢查儀器是用美國GE公司Lightspeed16層螺旋CT進行掃描,掃描層厚為5mm,每位患者均進行全腹部檢查;其中X線機采用北京萬東醫(yī)療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的F78-Ⅲ檢查腹部X 線平片,多數(shù)患者采用常規(guī)站立位進行檢查,個別患者由于檢查需要或是身體原因采用臥位檢查。兩種檢查及閱片均由資深醫(yī)務人員進行。檢查結(jié)束后,將兩種方法對于梗阻部位、梗阻程度、梗阻原因診斷準確率及其靈敏度、特異度、陰性和陽性預測值進行比較,其中計算公式為靈敏度=真陽性/(真陽性+假陰性),特異度=真陰性/(真陰性+假陽性),陰性預測值=真陰性/(真陰性+假陰性),陽性預測值=真陽性/(真陽性+假陽性)。
1.3臨床表現(xiàn) ①以往有慢性梗阻癥狀和多次反復急性發(fā)作的病史。②多數(shù)患者有腹腔手術(shù)、創(chuàng)傷、出血、異物或炎性疾病史。③臨床癥狀為陣發(fā)性腹痛,伴惡心、嘔吐、腹脹及停止排氣排便等。
2結(jié)果
多層螺旋CT和X線檢查在腸梗阻部位、梗阻程度、梗阻原因診斷準確率的比較方面,多層螺旋CT的均高于X線檢查(P﹤0.05),見表1。
3討論
腸梗阻是臨床常見的、多發(fā)的一類外科腹部疾患,早期的準確有效的診斷,對患者是否能接收到有效的最佳的治療有著很重要的關系,正確的診斷對患者治療后預后也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然而臨床上引起腸梗阻發(fā)生的原因很多,簡單的診斷方法無法給臨床醫(yī)務人員以準確的判斷帶來依據(jù),因此找到微創(chuàng)且診斷正確率較高的診斷方法是本類患者的研究重點之一[5]。
腸梗阻為腸內(nèi)容物運行發(fā)生障礙,同時吸收氣體和液體的功能減弱或消失。腸梗阻在臨床上有很多的檢查方法,臨床上常常應用影像學的方法為腸梗阻的診斷提供可靠的依據(jù),且影像學的診斷方法價值基本得到肯定,其中多層螺旋CT與X線腹部平片的檢查在臨床上檢查腸梗阻具有很高的臨床使用價值和診斷價值。X線平片被認為是診斷腸梗阻的首選方法,但其密度和空間分辨率較差,對于腸梗阻是否存在的判斷正確率僅有46%~80%,對病因及病變腸管的血供情況則無法判斷。而CT掃描的密度和空間分辨率明顯提高,其橫斷面圖像避免了組織影像重疊,在腸梗阻的診斷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綜合文獻報道,診斷腸梗阻標準為:小腸內(nèi)徑寬度超過2.5cm,結(jié)腸內(nèi)徑寬度超過6cm;見到近端擴張、充滿液-氣平面的腸管與遠端空虛陷落的腸管之間的移行區(qū)[6]。由于CT軸位橫斷面圖像避免了影像重疊且具有高分辨率,容易辨認移行區(qū)的形態(tài)、部位及梗阻前后腸管的情況,判定腸梗阻是否存在,并確定梗阻點,同時顯示腹膜腔的情況。
4結(jié)論
腸梗阻病變范圍較廣,為了正確判斷梗阻部位和性質(zhì),一般需要掃描整個腹腔和盆腔。多層螺旋掃描速度快、范圍廣,一次屏氣可掃描整個腹、盆腔,不會有圖像重疊、遺漏,一般也不會產(chǎn)生很大的運動偽影。由于腸梗阻時腸管極度擴張,腸壁菲薄且常常發(fā)生移位;手術(shù)患者又使腸管排列順序較亂,采用常規(guī)層厚進行成像不容易進行腸管的追蹤、判斷,其準確性會受到影響。采用薄層掃描并進行圖像追蹤效果最佳[7]。
本研究研究結(jié)果表明,多層螺旋CT在腸梗阻的檢查方面效果相對較好,具有更重要的臨床作用。
參考文獻:
[1]張世勝,楊超,鄭燕.CT、DR、超聲檢查在診斷腸梗阻的臨床應用[J].四川醫(yī)學,2013,02:301-303.
[2]潘春球,武鋼,周望梅,等.超聲、腹部X線平片、雙源CT診斷結(jié)腸腫瘤性腸梗阻的臨床價值比較[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08:1221-1224.
[3]黃昌勝.多層螺旋CT 在診斷腸梗阻的應用研究[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3,24(9):1091-1092.
[4]單佳良,湛滿佳,劉志鋒.多層螺旋CT、腹部X 線平片在診斷腸梗阻中的臨床價值比較分析[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3,21(7):45-46.
[5]解騫,竇婭芳,梁宗輝,等.256 層多排螺旋CT 小腸成像(MDCTE)對小腸梗阻性病變的臨床應用研究[J].生物醫(yī)學工程學進展,2013,34(1):10-14.
[6]劉齊.多層螺旋CT 與腹部X 線平片在診斷腸梗阻中的臨床價值比較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3,19(15):96-97.
[7]明兵,李振勛,高源統(tǒng),等.在機械性腸梗阻診斷中的作用[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2,36:896.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