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病理診斷在宮頸癌及癌前病變手術前后的臨床意義。方法 回顧性總結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月收集的2362例宮頸癌患者HPV檢測、病理特點。結果 491例HPV陽性感染, 其中宮頸浸潤癌HPV 感染率為87%,宮頸上皮內瘤樣變HPV感染率為61%。宮頸癌良性病變中HPV陽性率明顯高于宮頸其他疾?。≒<0.01)。結論 對宮頸炎伴有HPV 陽性患者進行必要的病理檢查, 對宮頸癌的早期預防及癌前變手術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宮頸癌;癌前病變;病理診斷;臨床意義
世界范圍內宮頸癌的發(fā)病率在女性腫瘤中居第二位,并呈現逐年增加及年輕化的趨勢[1]。宮頸癌具有較長的癌前病變期,因此對其的早期診斷與治療顯得尤為重要[2]。筆者通過回顧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月收集的2362例宮頸癌患者臨床資料,探討病理診斷在宮頸癌及癌前病變手術前后的意義,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月收集的宮頸癌患者2362例資料,年齡為18~83歲,平均年齡32.6歲,所有患者均有性生活史,2例未生育,其余生1胎1684例(71.3%),生3胎以上125例(5.3%)。
1.2方法
1.2.1 TCT宮頸檢測方法 患者檢查前2d避免性交, 不使用任何陰道外用藥物清洗陰道,窺陰器暴露宮頸,用頸管刷收集宮頸的脫落細胞,將收集的細胞洗入盛有ThinPrep 保存液的小瓶中,采用TBS系統描述進行分類,對TCT 檢查為ASCUS以上病變或巴氏涂片IIb級以上的患者, 進行H PV DNA檢測及陰道鏡檢查。
1.2.2陰道鏡檢查方法 患有急性宮頸炎,陰道炎癥及陰道炎患者排除在檢測范圍,對這類患者應先予以治療?;颊邫z查前2d避免性交,不使用任何陰道外用藥物清洗陰道。取患者膀胱截石位,窺陰器暴露宮頸陰道部,用蘸有生理鹽水棉球輕輕擦去宮頸分泌物,初步了解宮頸病變范圍及外觀,并使用綠色濾鏡觀察血管;最后涂以碘溶液,觀察后均取圖像。正常陰道鏡圖像:原始鱗狀上皮、柱狀上皮、轉化區(qū)。異常陰道鏡圖像: ①醋酸白色上皮;②白嵌二聯癥; ③白嵌三聯癥;④尖銳濕疣;⑤可疑宮頸癌;⑥宮頸無法暴露的。
1.2.3采用4%的甲醛對送檢樣品進行常規(guī)固定,HE染色。采用RCI 評分方法對陰道鏡的分級和評價, 評分定級標準:驗陰道鏡圖像血管、顏色、邊界和碘試驗特征,RCI評分:0~2 分為CINⅠ級, 3~4分為CI-N II,5~8分為原位癌或CINIII級。當為CINIII級時,光學顯微鏡下,宮頸上皮組織為低分化鱗狀上皮細胞癌的形態(tài)特點, 如明顯的組織結構異型性, 細胞大小不一,成巢狀或片狀排列。細胞灶狀壞死,多見核分裂,核膜變厚,染色質變粗,并對周圍組織有浸潤作用。
1.3統計學分析 所得數據采用SPSS18.0軟件包進行處理,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病理診斷 在2362例患者中,宮頸炎性病變,宮頸損傷,宮頸良性腫瘤患者2151例,占91.08%;其中宮頸良性腫瘤患者占2.3%共54 例,宮頸損傷314例,占14.6%,宮頸炎患者占82.9%,共1783例;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患者占6%共142例:其中CINⅠ-Ⅱ9例, CINⅡ40例,CIN,93例;宮頸浸潤癌患者占0.4%共9例。
2.2宮頸癌的HPV陽性感染檢出情況 2362 例患者, HPV陽性感染患者占20.79%共491例,其中宮頸上皮內瘤樣變檢出90例,占18.3%,浸潤癌檢出8例,占1.3%,宮頸癌良性病變中檢出346例,占69.5%。宮頸癌良性病變中HPV陽性率明顯高于宮頸其它疾病(P<0.01)。
3 討論
宮頸癌具有較長的癌前病變期,大約需10~20年且原位癌惡化為浸潤癌約需4~5年[3]??梢詮耐庥^上難以對宮頸癌前病變與宮頸糜爛進行鑒別。借助陰道鏡、細胞學及活體組織學對能直接暴露的宮頸進行檢查及時發(fā)現宮頸癌病變癥狀, 胞質及上皮細胞核由于上皮內癌和不典型增生導致蛋白質合成增多, 涂醋酸后,醇酸與蛋白質反應凝固,上皮細胞顏色變白, 同樣由于異常增生, 上皮細胞含糖原少, 涂碘溶液后不變色, 碘試驗在鱗狀上皮化生的不同化生階段著色深淺不一。及時發(fā)現和治療CIN,可阻礙宮頸浸潤癌的發(fā)生。
通過借組陰道鏡的放大功能,并通過觀察碘和醋酸試驗對病灶細微結構產生的變化,可以將宮頸糜爛與宮頸癌進行辨別,有效的提高確診率。宮頸液基超薄細胞技術檢查(TCT)具有無痛,簡便,對設備無特殊要求等優(yōu)點,是對宮頸癌及癌前期病變普查的主要檢查方法之一。本研究發(fā)現,TCT 的結果與病理學診斷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TCT 檢測結果的病變等級越高,其病理診斷為CINⅠ~CINⅢ的比例也越高,在ACC和SCC的診斷中,兩者的診斷一致性為100%。這些研究結果均說明TCT 在臨床診斷早期宮頸癌具有很大的應用價值。
本文研究結果可看出持續(xù)的HPV 感染是導致宮頸癌發(fā)生的必然原因。導致HPV感染的主要原因有,性行為混亂,細菌、病毒感染。所以定期進行宮頸細胞學檢查和婦科檢查及病理活檢查同時加強醫(yī)學科普宣傳工作,早發(fā)現,早治療,對女性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肖春燕,陳桂珍,鐵木帥龍.325例宮頸病變陰道鏡檢查結果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0, (05):45-49.
[2]聶小玲.性交出血與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關聯[J].中國性科學,2013,(10):42-45.
[3]潘曄.電子陰道鏡在宮頸疾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1,(26):23-26.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