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依據疼痛評估制定的相應護理方法在婦產科應用于患者術后疼痛中的作用及意義。方法 資料來自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婦產科治療的700例患者,依據患者住院時間分為評估組和對照組,每組350例,評估組依據患者主訴的疼痛程度分級法和數字分級法對患者的疼痛進行評估后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對照組運用一般的護理干預法減少疼痛。結果 評估組的患者在住院時間和滿意程度方面與對照組有明顯差異(P<0.01)。結論 依據疼痛評估后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能夠更好地應用于婦產科患者術后疼痛中,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可較好的應用于臨床,值得推廣。
關鍵詞:婦產科;疼痛;手術后;評估;護理
國際疼痛研究會(IASP)把疼痛定義為: 疼痛是一種不愉快的感覺和實際的、潛在的組織損傷,所引起的情感經歷;或是對這一損傷所作的描述。疼痛在手術科室一般很常見,但在婦產科疼痛也是婦產科醫(yī)護人員要面對的一個重要的、不容易解決的問題,疼痛尤其是在手術之后經常需要解決的癥狀。臨床報道顯示,大約有50%以上的手術后患者在術后出現疼痛癥狀時,大多臨床大夫會在醫(yī)囑下使用鹽酸哌替啶肌內注射對其治療,其疼痛不能緩解[1]。疼痛廣泛存在與婦產科患者手術術后,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研究顯示,婦產科術后疼痛不僅給患者帶來身體上的不適感,而且對患者的精神、心理、身體等多方面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不好的影響,此外,還會影響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質量。所以,在對婦產科患者術后減少疼痛非常的重要,而對術后疼痛的評估能夠指導運用相應的方法來減輕患者疼痛,因此,加強對婦產科患者術后疼痛評估和護理也是至關重要的。
本論文回顧性分析來自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婦產科治療的700例患者,依據患者住院時間分為評估組和對照組,每組350例,評估組依據患者主訴的疼痛程度分級法和數字分級法對患者的疼痛進行評估后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對照組運用一般的護理干預法減少疼痛。研究結束后,發(fā)現依據疼痛評估后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能夠更好地應用于婦產科患者術后疼痛中,效果較好,結果比較滿意,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病例來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婦產科行手術治療的700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對象,年齡20~67歲,平均年齡(35±21)歲。700例患者依據住院時間分為評估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350例。其中評估組患者平均年齡為(36±20)歲,有剖腹產患者295例,輸卵管妊娠破裂修補術患者23例,子宮肌瘤剝出術及子宮全切術患者16例,卵巢囊腫剝出術患者16 例。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為(37±21)歲,其中有剖腹產術患者293例,輸卵管妊娠破裂修補術患者23例,子宮肌瘤剝出術及子宮全切術患者17例,卵巢囊腫剝出術患者17例。評估組和對照組在年齡和手術方式方均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主要是患者自訴的方式,然后給予相對應的疼痛護理治療。
1.2.2評估組的疼痛評估及其護理
1.2.2.1疼痛評估[2] ①患者疼痛程度分級法:0級患者表現為無疼痛;Ⅰ級患者可有輕度疼痛,可以耐受,對正常生活,睡眠均無影響;Ⅱ級患者明顯感覺疼痛,不能忍受,必須給予止痛藥治療,影響睡眠;Ⅲ級患者感覺疼痛劇烈,完全不能忍受,需用止痛劑治療,嚴重干擾睡眠,可伴植物神經紊亂或被動體位;② 數字分級法(NRS):用0~10的數字代表疼痛的逐漸加重:0代表無痛,10代表劇痛,讓患者自己選擇能夠代表自己感受疼痛的程度數字。程度分級標準為:0為無痛;輕度疼痛為1~3;中度疼痛為4~6;重度疼痛為7~10[3]。
1.2.2.2護理措施 ①術前宣教,術前護理人員到病房交待手術方法、術后可能會出現疼痛的時間和相關知識告知患者,讓患者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做好接收這種手術帶來的痛苦,避免患者對手術及其過程不了解所帶來的大的不良刺激;②依據患者術后疼痛評估的結果給予相應治療,定時給予適當量的藥物,控制疼痛;依據患者個體化進行給藥;③采用其他簡單行之有效的方式減輕疼痛,如看電視、聽音樂,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或是緩慢呼吸法,等有助于機體放松、肌張力減少,減輕疼痛[4];④護士每天給予患者測量工具,按時測量疼痛,形成一定規(guī)律,并給與相應的治療來緩解疼痛。通過觀察和分析疼痛護理中存在的問題,采取相對應的辦法來解決,正確評估疼痛, 運用有效止痛措施。在住院期間只要患者病情需要,可隨時給患者止痛治療,從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
1.3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對疼痛控制的滿意程度及住院時間。
1.4統(tǒng)計處理方法
2結果
評估組和對照組在患者滿意程度和住院時間方面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3討論
疼痛是人體主觀的感覺,過去人們一致認為\"手術過程和之后疼痛是正常的\",現在學者研究疼痛是可以通過評估來預防減輕的。疼痛對患者來說沒有任何好處,臨床醫(yī)護應該在最大限度的去降低患者的疼痛。根據醫(yī)院的具體情況,應該講疼痛護理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進行,醫(yī)院應該制定出符合自己醫(yī)院情況的相應的質量要求及有關制度和操作程序,用來對患者疼痛控制情況進行評估,并針對存在的問題加以治療。讓醫(yī)院的每個護士都知道疼痛管理,并認識到其重要性,依據疼痛管理的要求,嚴格做到宣教和治療都不馬虎,對每位患者都養(yǎng)遵守疼痛管理的要求進行評估和治療[5,6]。
參考文獻:
[1]張錦瓊.影響手術后疼痛評估的因素及對策[J].現代護理,2012,8(10):783-785.
[2]王艷,鄧勝平.患者疼痛評估及其護理對策[J].護理學雜志,2014,19(15):78.
[3]曾孝蓮.關于婦產科患者術后疼痛護理的思考[J].中外健康文摘,2011(21).
[4]縱瑞杰.關于婦產科患者術后疼痛護理的思考[J].健康之路,2014(1).
[5]王建紅.婦產科患者術后疼痛的評估與護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51).
[6]殷俊蘭.婦產科患者術后疼痛的評估與護理[J].醫(yī)學信息(下旬刊),2010(7).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