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支原體肺炎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應用阿奇霉素聯(lián)合丙種球蛋白進行治療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將70例支原體肺炎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例,對照組給予阿奇霉素進行治療,觀察組以阿奇霉素治療為基礎,加用丙種球蛋白進行治療。結果 觀察組35例患者,顯效14例,占40%,有效20例,占57.1%,無效1例,占2.9%,治療總有效率為97.1%;而對照組35例患者,顯效10例,占28.5%,有效17例,占48.6%,無效8例,占22.9%,治療總有效率為77.1%,治療效果明顯低于觀察組(P<0.05)。結論 支原體肺炎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應用阿奇霉素聯(lián)合丙種球蛋白進行治療,具有較好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支原體肺炎;阿奇霉素;丙種球蛋白;臨床治療效果
支原體肺炎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疾病,主要是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炎,近些年來,發(fā)病率逐年上升。臨床醫(yī)學中,對支原體肺炎患者的治療方法主要是應用抗生素,但是在耐藥菌株出現(xiàn)后,治療效果逐漸下降[1]。我院應用阿奇霉素聯(lián)合丙種球蛋白治療支原體肺炎患者35例,取得較好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70例病例均為我院收治支原體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咳嗽、咽痛和發(fā)熱等臨床癥狀,經實驗室檢查確診為支原體肺炎患者。將7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例,觀察組35例,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齡為4~71歲,平均年齡為33.2歲,病程為1~20d,平均病程為5.4d;對照組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齡3~70歲,平均年齡為34.5歲,病程為1~21d,平均病程為5.9d。對比兩組患者年齡、病程和性別等方面,均無明顯差異(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方法 兩組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均給予常規(guī)對癥治療,包括平喘、解熱鎮(zhèn)痛和止咳等,并同時給予患者抗菌藥物阿奇霉素進行治療。
1.2.1對照組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應用阿奇霉素進行靜脈滴注,在0.9%氯化鈉注射液250~500ml中稀釋阿奇霉素注射液10mg/(kg.d),進行靜脈滴注?;颊咝柽M行1次/d靜脈滴注,連續(xù)治療3~5d。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控制后,可改用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1次/d,每次劑量為10mg/(kg.d),連續(xù)治療3d。
1.2.2觀察組治療方法 觀察組患者治療過程中,以對照組治療為基礎,加用丙種球蛋白進行治療。在0.9%氯化鈉注射液250~500ml中稀釋丙種球蛋白400mg/(kg.d),進行靜脈滴注,1次/d,連續(xù)治療3d。兩組患者治療后,觀察周期均為2w。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并進行記錄,對比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臨床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1.4療效判定 顯效:患者經過治療后,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經胸部X片檢查,恢復正常;有效: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部分消失,經胸部X片檢查,陰影吸收范圍超過1/2,;無效:患者經過2w治療后,未達到以上標準。
1.5統(tǒng)計學意義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shù)據的統(tǒng)計與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治療效果,觀察組治療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過程,無明顯不良反應。對照組2例患者出現(xiàn)輕微頭痛,占5.7%,對照組1例患者出現(xiàn)輕微頭痛,占2.9%,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例數(shù),無明顯差異(P>0.05),繼續(xù)用藥后,不良反應癥狀均全部消失。
3 討論
肺炎支原體是一種臨床常見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介于病毒和細菌之間,可通過細菌濾器。目前,臨床醫(yī)學中支原體疾病發(fā)生率逐年上升,多發(fā)于抵抗力較差的小兒,可由環(huán)境污染和濫用抗生素等因素引起[2]。在治療過程中,臨床應用廣泛的是可阻止細胞核蛋白合成的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阿奇霉素作為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的一種,可與肺炎支原體核糖形成可逆性結合后阻斷t-RNA的正常移位,從而阻斷MP蛋白質的合成。同時,阿奇霉素治療肺炎支原體患者時,具有較高的抗菌活性,血藥濃度比較高,在體內分布比較廣,半衰期比較長,臨床治療過程中,可每日給予一次用藥。對患者胃腸道造成的影響比較小,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低。因此,在臨床治療中,是一項首選藥物[4]。隨著臨床醫(yī)學中對肺炎支原體發(fā)病機制的研究,發(fā)現(xiàn)其發(fā)病于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等密切相關。根據相關統(tǒng)計資料顯示,在進行抗菌治療時,同時進行免疫抑制調節(jié),可更好提高對嚴重細菌性和病毒性疾病感染的臨床治療效果。丙種球蛋白含有人體血清中所含有的各種不同抗體,包括廣譜細菌、病毒和其它病原體抗體,可儲留在人體內2~3w的時間,有效增強患者機體免疫力。在患者體內注射丙種球蛋白進行治療,是一種被動免疫療法,可有效改善患者低免疫或者無免疫狀態(tài),可雙重調節(jié)免疫替代和免疫調節(jié),對補體介導的免疫損害進行抑制,有效增加免疫細胞的殺傷力,減輕肺炎支原體對機體的侵襲[4-5]。本組資料中,應用阿奇霉素聯(lián)合丙種球蛋白治療支原體肺炎患者35例,顯效14例,占40%,有效20例,占57.1%,無效1例,占2.9%,治療總有效率為97.1%,而僅僅用阿奇霉素進行治療,35例患者中,顯效10例,占28.5%,有效17例,占48.6%,無效8例,占22.9%,治療總有效率為77.1%,治療效果比較低。另外,在支原體肺炎患者的治療過程中,進行靜脈滴注治療時,必須注意,只能應用專供靜注劑型的丙種球蛋白?;颊咴谶M行靜脈注射后,可迅速提高血液中的LgG水平,增強患者的免疫調節(jié)能力和抗感染能力。
綜上所述,支原體肺炎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應用阿奇霉素聯(lián)合丙種球蛋白進行治療,具有較好治療效果,在進行抗菌治療時,同時進行免疫抑制調節(jié),可更好提高對嚴重細菌性和病毒性疾病感染的臨床治療效果,有效增強患者機體免疫力、免疫調節(jié)能力和抗感染能力,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賈素鳳,苗彩霞.阿奇霉素聯(lián)合丙種球蛋白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46例[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09,14(16):52-53.
[2]周淑純.丙種球蛋白聯(lián)合阿奇霉素序貫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O(8):159-160.
[3]錢衛(wèi)疆,張雙船,劉筱萍,等.阿奇霉素聯(lián)合丙種球蛋白治療支原體肺炎療效觀察[J].寧夏醫(yī)學雜志,2005,27(5):313-314.
[4]楊莉,李海浪,李麗.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免疫發(fā)病機制及臨床分析[J].實用兒科雜志,2003.18(12):975-976.
[5]方貴英,郭澤麗.阿奇霉素聯(lián)合丙種球蛋白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療效和安全性分析[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3,12(9):93-94.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