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自擬追風活絡丹治療腰痛的臨床效果。方法 自制追風活絡丹,組方天麻、烏蛸蛇、鹿角片、杜仲炭、川斷、秦艽、桑寄生、丹參、血竭、沒藥、川芎、川牛膝、獨一味、千年健、西防風、腫節(jié)風、膽南星、茯苓、川木瓜、木香、甘草21味中藥各15g粉細粉制成水丸300g??诜?g/次,2次/d,共服用30d為1療程。服藥期間多臥硬板床,避免重體力勞動及久坐不動。重癥腰痛患者,用0.2%利多卡因2ml+曲安奈德20mg,阿是穴注射,1療程1次。腰椎間盤突出并發(fā)下肢疼痛或麻木者加用營養(yǎng)神經藥甲鈷胺片0.5mg,3次/d,口服30d1療程。結果 6514例患者,顯效5081例占78%,好轉1237例占19%,無效196例占3%。結論 自制追風活絡丹治療腰痛效果良好,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追風活絡丹;腰痛;療效
腰痛是較常見的病癥之一,西醫(yī)外科腰痛有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骨質增生、腰扭傷、風濕腰痛、脊柱炎等。患者不能負重,勞作不便,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我們應用追風活絡丹治療各種腰痛6514例,療效滿意?,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均為以腰痛為主訴來我院痛疼科就診患者。以體檢和腰椎X光線或CT為診斷依據。排除西醫(yī)腎病引起的腰痛患者。
1.2性別、年齡及病程 本組病例6514例,男性2349例,女性4165例,年齡18~40歲,834例占12.8%,40~60歲3648例占56%,60~80歲1830例占28.1%,80歲以上202例占3.1%。病程:7w以內117例占1.8%,1w~1個月527例占8.1%,1個月~1年3416例占52.4%,1~5年1953例占30%,5年以上501例占7.7%。
1.3西醫(yī)病因分析 本組病例共6514例,其中腰椎間盤突出3517例占54%,腰椎骨質增生1824例占28%,腰肌勞損1042例占16%,急性腰扭傷53例占0.8%,風濕腰疼42例占0.6%,脊柱炎36例,占0.6%。
1.4方法
1.4.1本組病例均服用自制追風活絡丹。組方用天麻、烏蛸蛇、鹿角片、杜仲炭、川斷、秦艽、桑寄生、丹參、血竭、沒藥、川芎、川牛膝、獨一味、千年健、西防風、腫節(jié)風、膽南星、茯苓、川木瓜、木香、甘草21味中藥各15g粉細粉制成水丸300g??诜?g/次,2次/d,共服用30d為1療程。病程1年內,一般服藥1個療程。病程1年以上一般服用1~3個療程。
1.4.2服藥期間囑患者多臥硬板床,注意腰部保暖,避免重體力勞動及久坐不動。
1.4.3重癥腰痛患者,用0.2%利多卡因2ml+曲安奈德20mg,阿是穴注射,1療程1次。
1.4.4腰椎間盤突出并發(fā)下肢疼痛或麻木者加用營養(yǎng)神經藥甲鈷胺片0.5mg,3次/d,口服30d1療程。
1.5療效分析
1.5.1療效評定 ①顯效:腰痛消失、活動正常;②好轉:腰痛明顯減輕;③無效:腰痛無明顯減輕。
1.5.2治療效果 本組病例6514例,顯效5081例占78%,好轉1237例占19%,無效196例占3%。
2 病案舉例
王某某,男,53歲,農民,2003年5月6日,因\"腰痛6年\"在我院就診,患者每遇勞累或腰部受冷時出現腰部雙側痛疼,夜間睡覺起床前腰痛加重,稍活動后減輕,曾在多地診療,效果不佳。拍腰椎正側位片,均顯示正常。體檢發(fā)現雙側第三腰椎橫突處均有明顯壓痛。診斷為腰肌勞損(第三腰椎橫突綜合癥)。給患者開服追風活絡丹300g,口服5g/次,2次/d,配合0.2%利多卡因2ml+曲安奈德20mg,注射雙側第三腰椎橫突痛點各1次。1療程患者復診時,患者自述腰疼消失,體檢雙側第三腰椎橫突處已無壓痛,后繼續(xù)服用追風活絡丹2個療程痊愈。2014年5月隨防患者,患者述11年來腰痛未再復發(fā)。
3 討論與體會
中醫(yī)認為腰為\"腎\"之府,所以腰和腎的關系密切。腰痛一證多見于老人和體虛者,以及重體力勞動者?;颊叨嘁蚰I虛,受風寒溫邪侵襲人體,著于腰際,經脈受阻、氣血運行不暢而發(fā)生腰痛,或跌打閃挫,氣血瘀滯,經脈不暢而生腰痛或因長期重體力傷及氣血,致腰部筋骨受損,經脈不暢而腰痛。中醫(yī)常將其歸屬于痹證范疇,認為是由于腰部受損,氣血運行失調,脈絡攣急,或腎虛腰府失養(yǎng)所引起的[1]。中醫(yī)認為:痛則不通,通則不痛。治療上實證以活血舒筋、祛風通絡,虛證以補養(yǎng)肝腎、宣痹活絡為治療原則[2]。王氏[3]針刺腹部對應點治療下腰痛療效肯定,可明顯改善患者的癥狀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馬氏[4]通過病例收集法和文獻查詢法,研究椎間盤源性腰痛的中醫(yī)辨證分型,對收集到的275例患者進行發(fā)病原因、癥狀、體征分析,以癥狀為主,輔以舌脈象分析,按照\"多數\"原則確立證型。將椎間盤源性腰痛可分為脾腎陽虛、肝腎虧虛、氣血不足、寒濕痹阻、氣滯血瘀五個基本證型。辨證施治收到良好治療效果。
本研究采用自制追風活絡丹進行治療,追風活絡丹用21味中藥制成,具有祛風除濕、散寒止痛,補益肝腎,強筋壯骨,活血化瘀,伸筋通絡的功效。本方中重用丹參、血竭、沒藥、川芎、川牛膝、獨一味6味活血通絡之藥,因此治痛療效顯著。對慢性非特異性腰痛患者,治療過程中注意主動運動訓練可有效改善癥狀[5]。中醫(yī)定向透藥療法配合綜合護理治療寒濕腰痛療效顯著[6],臨床應加以運用。中醫(yī)特色康復指導能夠提高腰痛病患者自覺改善不良習慣的依從性,從而提高治療效果,提高腰痛病患者的生活質量[7]。在治療的同時,從日常生活、情志、飲食、疼痛治療、功能鍛煉等方面進行詳細的康復指導,可以緩解患者疼痛,不斷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8]。中醫(yī)藥綜合治療慢性腰痛具有較好療效,如果能在中藥內服的治療過程中,結合針刺配合中藥內服外用、手法配合中藥內服外用、綜合療法等,一定可以提高中醫(yī)藥干預慢性腰痛的臨床治療效果[9]。自制追風活絡丹治療腰痛效果良好,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劉國華,張明島.上海市中醫(yī)病證診療常規(guī)[M].第2版.上海: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出版社,2003:59-60.
[2]虞尚仁,胡志文,駱仲遙.腰腿痛的中藥、針灸、推拿治療[J].中國臨床醫(yī)生,1981,(3):21.
[3]王懿娜,趙征宇.針刺腹部對應點治療下腰痛32例臨床觀察[J].浙江中醫(yī)雜志,2013,48(11):830-831.
[4]馬建,張中,江中潮,等.椎間盤源性腰痛中醫(yī)辨證分型研究[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13,32(3):221-225.
[5]郭險峰,張大成,陶莉.216例慢性非特異性腰痛患者的康復療效觀察[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0,16(6):556-559.
[6]魏萍.中醫(yī)定向透藥治療寒濕腰痛36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4,7:78-78.
[7]李沂紅,馮勝華.中醫(yī)特色康復指導對提高腰痛病患者自覺改善不良習慣依從性的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13:239-240.
[8]楊靜.腰痛病中醫(yī)康復指導[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5:270-270,271.
[9]朱虹.中醫(yī)藥綜合治療慢性腰痛的臨床研究進展[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4,5(2):13-14.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