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感染采用喜炎平聯(lián)合左氧氟沙星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我院接收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感染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以隨機雙盲法為依據將所有研究對象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兩組患者均行常規(guī)基礎治療,對照組患者在此基礎上行左氧氟沙星治療,觀察組患者則在此基礎上行喜炎平聯(lián)合左氧氟沙星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其總有效率為93.3%,對照組患者治療后其總有效率為63.3%,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給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感染患者喜炎平聯(lián)合左氧氟沙星治療可取得顯著療效,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可推廣應用。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感染;喜炎平;左氧氟沙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該病的發(fā)患者數及死亡人數均較多,且其具有病程長、易復發(fā)、痛苦大等特點,嚴重影響著患者的身體健康[1]。而感染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療以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已逐漸成為臨床研究的重點。我院為探討喜炎平聯(lián)合左氧氟沙星治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感染中的應用效果,將接收的12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并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治療,且效果顯著。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3年4月~2014年5月接收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感染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相關診斷標準,以隨機雙盲法為依據將所有研究對象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齡51~70歲,平均年齡為53.3歲;對照組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年齡52~71歲,平均年齡為54.4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臨床資料比較均無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比較的價值及意義,可進行比較。
1.2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接收常規(guī)基礎治療,即給予患者控制性氧療、祛痰、解痙等治療;通常祛痰治療應選用鹽酸溴已新注射液進行;解痙治療則應采用多索茶堿治療。對照組患者則在此基礎上行左氧氟沙星治療,即將0.3 g鹽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溶于100 mL濃度為0.9%的氯化鈉注射液中,并給予患者靜脈滴注治療,2次/d。觀察組患者則在常規(guī)基礎治療的基礎上加行喜炎平聯(lián)合左氧氟沙星治療,即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行喜炎平治療,將0.3 g喜炎平溶于250 mL濃度為5%的葡萄糖溶液中,并給予患者靜脈滴注治療,1次/d;兩組患者均以2~3 w為1個療程,治療后兩組患者均行血常規(guī)檢查及胸部X線檢查,并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1.3療效判定 痊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均完全消失或基本緩解,且患者的血常規(guī)及胸部X線檢查結果均恢復正常;顯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均顯著好轉,且其血常規(guī)及胸部X線檢查結果均接近正常;有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均有所改善,其血常規(guī)及胸部X線檢查結果有所改善,但不明顯;無效:治療后患者病情無明顯好轉甚至加重[2]。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選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本次研究所接收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組間比較則展開χ2檢驗,若P<0.05則表示差異性顯著,記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3.3%,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63.3%,兩組患者比較有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60例患者中無1例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對照組60例患者中2例患者發(fā)生惡心、嘔吐癥狀,停藥后患者癥狀均消失,兩組患者比較無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fā)病,尤其是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環(huán)境及生活習慣的不斷改善,該病的發(fā)病率也逐漸上升,逐漸成為威脅人們身體健康的一項公共衛(wèi)生問題[3]。臨床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預防及治療,然而,感染因素則極易誘發(fā)該病發(fā)生,且往往會使得患者病情加重,且反復長期感染還極易參與氣道重構,使得患者肺功能下降,導致患者出現缺氧及高碳酸血癥,使得患者肺動脈高壓癥狀加重,進而可發(fā)展為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呼吸衰竭,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患者死亡,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療,以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已成為臨床關注的重點。
左氧氟沙星是臨床上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感染的常用藥物,該藥物屬于第三代氟喳諾酮類抗菌藥,是氧氟沙星的左旋體,其作用為氧氟沙星的一倍,其可有效的抑制細菌DNA旋轉酶活性、蛋白質與RNA合成,且對呼吸的致病菌有較強的抗菌活動;另外,該藥物還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應少等優(yōu)點[4]。因而,逐漸成為臨床上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感染的常用藥物。
喜炎平注射液同樣是臨床上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感染的常用藥物,其主要成分為水溶性穿心蓮總內酯,該成分具有較強的抗病毒、抑菌及解毒抗炎效果;而穿心蓮內酯經磺化可得穿心蓮內酯磺酸鹽,其可通過引入親水基團的方式有效的改變穿心蓮內酯有效成分的空間結構,且可增強其活性,從而有效的阻斷蛋白質對DNA片段的包裹及DNA復制現象,進而達到消滅或抑制細菌及病毒的目的[5]。此外,該藥物還具有良好的促腎上腺皮質功能的效果,可有效的對患者的免疫功能進行調節(jié)。而合理的對左氧氟沙星及喜炎平進行聯(lián)合使用則可起到良好的互補效果,且無不良反應發(fā)生。因此,將左氧氟沙星及喜炎平聯(lián)合應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感染的治療中必將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其總有效率為93.3%,對照組患者治療后其總有效率為63.3%,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這就表明給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感染患者喜炎平聯(lián)合左氧氟沙星治療可取得顯著療效,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可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熊安洲,徐清,陳菁.異丙嗪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耐受性及安全性的臨床觀察[J].臨床內科雜志,2014,(3):173-175.
[2]劉文兵,黃立搜,丁學軍.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浙江中醫(yī)雜志,2014,(4):290-290.
[3]董明.痰熱清注射液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臨床療效及血清TNF-α的影響[J].浙江中醫(yī)雜志,2014,(4):309-309.
[4]孫亞飛,李素云,李亞.中醫(yī)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骼肌功能障礙的現狀[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4,6(7):17-19.
[5]張宗滿,巫金雄,馬壯福.急診科C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細菌感染分布及其耐藥性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8):129-130.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