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閉合復位外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臨床價值。方法 將我院近年來收治的76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根據(jù)就診順序分為觀察組(閉合復位外固定)與參考組(切開復位內固定)各為38例,對兩組患者隨訪直至患者愈合,根據(jù)患者主觀感覺、臨床綜合評估及X線檢查結果等對患者預后情況進行判斷,并觀察兩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結果 觀察組與參考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分別為(76.85±6.37)d、(82.16±6.98)d,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參考組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閉合復位外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時臨床效果顯著,能夠達到與切開復位法相同效果,患者能夠盡快康復,可在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閉合復位外固定;橈骨遠端骨折;臨床價值
橈骨骨折在門診骨折中占1/4左右,較為普遍。治療不及時可導致腕關節(jié)病變等,直至整個腕關節(jié)功能部分失靈,因此盡早給予患者骨關節(jié)復位治療對于減少患者疼痛,盡快控制病情,促進患者康復有著重要的作用[1]。目前國內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方法較多,主要有外固定支架治療、石膏閉合治療、切開復位等多種方法,然而橈骨遠端骨折的情況較為復雜,因此選擇合適的手術方法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筆者以探討閉合復位外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臨床效果為目的,對我院收治的76例患者作為對象進行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76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其中男51例,女25例,年齡21~50歲,平均年齡(36.25±4.11)歲;受傷原因:機器傷21例,摔傷36例,交通事故19例;所有患者均經(jīng)X線檢查,均符合橈骨遠端骨折相關診斷標準,根據(jù)COONEY通用分類法對患者的骨折類型進行分類:Ⅰ型25例,Ⅱ型30例,Ⅲ型10例,ⅣA型6例,ⅣB型5例,根據(jù)就診順序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參考組,各為3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完善全面的檢查,排除手術禁忌癥,參考組采用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觀察組采用閉合復位外固定治療,臂叢神經(jīng)阻滯麻醉,在折端以上3~4 cm與第二掌骨近端橈骨背側骨干上做兩個切口,切口長度分別為1 cm,將肌肉及肌腱鈍性分離,并垂直鉆孔,分別將2枚固定針擰上,之后進行骨折手法復位,盡量促進橈腕關節(jié)面平整、橈骨長度及掌傾角的恢復。盡量平行于腕關節(jié)的活動軸將骨折針打入,從而方便術后康復訓練。復位結束后,采用C臂機透視手術位置,效果滿意后,針對不同的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進行鎖定。兩組患者術后復查時根據(jù)X線片對固定支架進行調整,術后患者常規(guī)固定4~8 w,并根據(jù)骨折愈合情況及X線片決定是否將固定支架拆除。患者術后盡量主動活動,同時輔助被動活動,嚴格循序漸進的原則,直至患者正?;顒臃秶謴?。
1.3觀察指標 術后對患者進行隨訪,觀察其主觀感覺,并在復查時X線檢查及進行臨床綜合評估,觀察記錄兩組患者術后骨折愈合時間。
1.4療效判定 優(yōu):患者骨折復位滿意,能夠正常運動、彎曲且未出現(xiàn)疼痛感,掌屈及握力均恢復正常水平,X線片檢查顯示骨折愈合良好;良:骨折復位效果基本滿意,患者腕關節(jié)在彎曲或者運動時出現(xiàn)輕微疼痛,掌屈減少至少15%,握力基本恢復正常;可:骨折復位效果一般,愈合效果一般,腕關節(jié)彎曲時經(jīng)常性出現(xiàn)疼痛,掌屈減少至少30%,X線顯示骨折正愈合;差:腕關節(jié)出現(xiàn)強烈疼痛,握力及掌屈均出現(xiàn)明顯減少,X線檢查顯示骨折不愈合或者出現(xiàn)畸形等[2]。
1.5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均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加減標準差表示(x±s),計數(shù)資料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顯著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失訪現(xiàn)象,隨訪時間5~10個月,平均(6.03±3.02)月;觀察組骨折愈合時間為(76.85±6.37)d,參考組骨折愈合時間為(82.16±6.98)d,兩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4.7%,參考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7.4%,組間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橈骨遠端在臨床較為常見,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其治療方法較多,然而目前臨床關于不同手術方法的優(yōu)勢及劣勢存在較大爭議,然而無論何種手術方法最終都將為腕關節(jié)功能的恢復服務[3]。骨折一旦復位不良,可導致腕關節(jié)應力相應增加,最終可導致骨性關節(jié)炎、關節(jié)疼痛等,因此在手術操作中,不能用一味追求復位,從而避免肌腱粘連、感染及骨不愈合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促進患者的康復[4]。
橈骨遠端的骨折位置一般比較淺,手術復位較為容易,因此臨床治療時多采用閉合復位、石膏外固定或者夾板外固定治療。在手術復位時,小夾板及石膏外固定難以維持,因此極易出現(xiàn)骨折再移位,尤其是對于老年骨質疏松及粉碎性骨折患者而言[5],手術效果并不令人滿意,因此如何提高骨折穩(wěn)定性,使骨折在骨折愈合前均維持穩(wěn)定已經(jīng)成為臨床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在閉合復位外固定治療室,要遵循\"欲合先離,離而復合\"原則,避免對骨折部位的過度牽拉,從而避免術中肌肉水腫、損傷等,因此手術最好在麻醉下進行;在固定完成后要加強對患者的隨訪,從而及時對固定物進行調整,有效糾正移位,同時避免炎癥反應期腫脹明顯時出現(xiàn)Volkmans攣縮,促進骨折的良好愈合[6]。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與參考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4.7%、97.4%,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在嚴格掌握手術禁忌癥的前提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采用閉合復位外固定治療同樣能夠達到顯著效果,術后患者康復較好,可在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邢春暉,孫雙平.閉合復位外固定支架治療橈骨遠端骨折20例[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27(1):113-114.
[2]許明.T-LCP內固定治療橈骨遠端合并干骺端及骨干粉碎性骨折的臨床療效[J].職業(yè)衛(wèi)生與病傷,2014,29(02):121-122.
[3]劉善飛,謝仁國.影響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預后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4,52(07):12-15.
[4]傅楊,范成俊,安智全.微創(chuàng)經(jīng)皮鋼板接骨術與Henry入路鋼板內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療效比較[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4,52(04):30-32,35.
[5]曾慶敏,盧偉,劉德昌,等.背側雙鋼板與外固定支架治療C型橈骨遠端骨折的療效對比研究[J].中華手外科雜志,2014,30902):127-130.
[6]王健,張懷保,卓高豹,等.鎖定加壓接骨板結合克氏針治療中青年C型橈骨遠端骨折[J].中華手外科雜志,2014,30902):107-109.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