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普外科常見的腫瘤之一,術后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疼痛。術后疼痛是造成患者痛苦及家屬焦慮的主要原因之一。嚴重的疼痛不僅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而且影響患者的身體康復。因此,護理人員應根據(jù)胃癌手術的特點、難度、時間長短和患者的年齡大小、身體狀況等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個體化治療與心理護理,讓胃癌術后疼痛患者順利地度過術后疼痛關。
我院普外科2005年5月~2007年5月共收治胃癌手術患者80例,其中出現(xiàn)疼痛癥狀的患者約占4/5?,F(xiàn)將胃癌患者術后疼痛的評估分析與心理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我院2005年5月~2007年5月普外科收治的胃癌手術患者80例,其中男51例,女29例,年齡32~87歲,平均年齡58.5歲。胃體癌38例,胃竇癌28例,胃賁門癌14例;低分化腺癌40例,中分化腺癌34例,印戒細胞癌6例,均行胃大部切除根治術。術后7~12 d拆線。術后出現(xiàn)疼痛者67例。
2疼痛的特點和原因
2.1疼痛的特點 本組患者多數(shù)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與患者的年齡性別及手術創(chuàng)面的差異有很大關系。一般>60歲的患者對疼痛的反應較<60歲患者遲鈍。術后疼痛以白天輕,晚上及早晨重,其性質(zhì)以刺痛、撕裂痛和燒灼感為主,偶伴有脹痛。
2.2疼痛的原因 臨床觀察,胃癌術后疼痛的原因有如下幾點:胃癌手術創(chuàng)面或化療后局部組織壞死、潰爛引起的疼痛;患者對自身疾病的嚴重程度、手術方案和治療效果不了解,而產(chǎn)生恐懼、緊張,加劇術后疼痛;術后對患者進行檢查、治療、護理而引起的疼痛,如進行創(chuàng)口換藥、清洗內(nèi)導管、更換無菌紗布、更換床單等;腫瘤侵犯鄰近血管、神經(jīng)、周圍組織等引起的疼痛;較少見的是與腫瘤無關的合并疼痛,指病人的疼痛與腫瘤無關,是其它疼痛并發(fā)的疼痛,如由于手術后肺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褥瘡、排尿困難等各種并發(fā)癥引起的疼痛。
2.3胃癌術后疼痛的心理因素 臨床上,我們經(jīng)常見到同樣手術,同樣性質(zhì)、同樣程度的創(chuàng)傷,在不同的患者身上,輕重程度表現(xiàn)各不相同,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用心專注的活動,富于興趣的交談等,可以提高疼痛閾值。但疲倦、緊張、焦慮、恐懼、軟弱均能減輕疼痛的耐受力。因此,各種心理因素都可以影響患者對疼痛的反應,使臨床表現(xiàn)復雜多變。
3疼痛的評估
3.1評估方法 采用張菊英設計的五指法[1]進行疼痛評估,由患者以手指表示疼痛的程度:小指為無痛,環(huán)指為輕度痛,中指為中度痛,食指為重度痛,拇指為劇痛。該法具有簡單、實用、方便、直觀的特點,評估準確、效率高,適用病員廣,容易為患者接受。術前護士指導患者使用五指法描述疼痛程度。術后全面的疼痛評估應從病人的自我報告(五指法)、生理、行為、功能表現(xiàn)等方面來綜合評估,如出汗、痛苦貌、眉頭緊鎖、肌肉僵直、不敢翻身、深呼吸等,減少少數(shù)患者由于單一方法評估造成的誤差。
3.2評估結果 80例胃癌患者手術后無痛者13例,輕度痛者29例,中度痛者19例,重度痛者13例,劇痛者6例。80例胃癌患者手術后出現(xiàn)疼痛者共67例。
4術后疼痛的心理護理
4.1減輕心理負擔,提高疼痛閾值 胃癌術后疼痛患者常因?qū)膊〉膰乐爻潭群椭委熜Ч涣私?,而產(chǎn)生恐懼、抑郁、而加重疼痛。護理人員應給予必要的解釋和對疾病的知識宣教。對疼痛患者要親切、和藹、尊重其人格,絕不可對他們毫無同情心,致使患者心緒不安,導致病情加重,喪失治療的信心而拒絕治療。對待患者應當平靜自若,嚴謹持重,操作熟練敏捷,忙而不亂,絕不可以驚慌失措,以使患者增加恐懼,失去安全感。重視胃癌術后疼痛與心理因素的關系,注重患者的心理需要,并幫助提高疼痛閾值。
4.2保持環(huán)境安靜舒適 對胃癌術后患者一般應盡可能安置在安靜的房間,必要時專人護理,減少嘈雜聲對患者的影響,保持病房環(huán)境安靜、舒適、清潔以得于患者休息和睡眠。
4.3減少疼痛的刺激 在檢查、治療、護理患者時動作要準確、輕柔,避免粗暴,盡量減輕疼刺激。如:進行創(chuàng)口換敷料,清理導管,換床單等護理操作過程中而必須移動患者時,應給予支托,協(xié)助,減少腹部皮膚的張力,減輕疼痛。
4.4爭取家屬配合 當胃癌術后患者發(fā)生疼痛時,家屬毫無疑問的將受到患者的影響,而表現(xiàn)出焦慮不安的情緒,這種情況反過來影響患者,兩者互為因果,致患者疼痛加重。因此醫(yī)護人員:①積極地為患者治療疾病減少家屬的擔心,②也要對家屬和陪伴進行衛(wèi)生健康和心理學教育,解釋患者的病情及手術情況,使他們增強信心,做好配合工作,家屬對患者最親近、最了解,他們的鼓勵和支持會使患者的心靈得到很大的安慰,從而使疼痛減輕。
4.5加強保護性醫(yī)療制度 加強保護疼痛患者時,要注意執(zhí)行保護性醫(yī)療制度,在患者面前不隨便議論患者的病情程度和有關醫(yī)療護理上的問題,避免對患者的惡性刺激。如果他們恐懼心理嚴重,沒有治愈的希望和劇烈的疼痛折磨,嚴重產(chǎn)生念頭,因此,醫(yī)護人員要注意患者的安全,更要注意執(zhí)行保護性醫(yī)療程度和措施,防止意外發(fā)生。
參考文獻:
[1]張菊英,鄒瑞芳,葉家薇.五指法在疼痛強度評估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6):409-411.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