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報告1例輸液裝置污染導致的PICC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病例,有針對性地補充PICC帶管患者的健康教育內容,以杜絕此類事件的再次發(fā)生。
關鍵詞:輸液裝置;污染;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
PICC(即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不僅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頻繁靜脈穿刺給患者帶來的痛苦,還因具有操作簡單、安全、留置時間長等特點而已被臨床廣泛使用[1]。但是在使用過程中,由于PICC導致的導管相關性感染,其發(fā)生率為16.4%~28.8%[2],尤其是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can infection,CRBSI),可以導致患者住院日被延長,有時甚至增加病死率[3]。因此我們不但要采取綜合措施[4],還要將臨床上的各種感染隱患歸納總結,來共同降低CRBSI的發(fā)生。我院于2014年3月發(fā)生的1例疑為輸液器污染所致的CRBSI事件,讓我們感覺到我們目前的PICC置管患者的健康教育不夠詳盡,存在導管相關性感染安全隱患?,F(xiàn)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病例資料 患者女性,59歲,乳腺癌化療期間,化療間歇期,使用前剪式5FrPICC(BD公司)第48d,輸液后40min左右出現(xiàn)寒戰(zhàn)、高熱癥狀,最高體溫達39.9℃。
1.2治療與轉歸 患者出現(xiàn)寒戰(zhàn)、高熱癥狀后立即停止輸液,給予對癥處理。30min后患者癥狀緩解。第2d相同的液體通過下肢靜脈留置針靜脈輸液,患者沒有出現(xiàn)不良反應,從導管和外周靜脈同時抽血做定性血培養(yǎng),結果顯示兩套血培養(yǎng)均陽性且為相同種類細菌。在拔除導管后,患者未再出現(xiàn)寒戰(zhàn)、高熱癥狀。根據(jù)《血管內導管相關性感染的預防和治療指南(2007)》[5]第一條,結合臨床表現(xiàn),可診斷為CRBSI。
1.3原因探查 任何攜帶PICC導管的患者出現(xiàn)發(fā)熱癥狀,靜脈輸液治療小組都會給予高度重視,并在排除輸液反應、感冒等發(fā)熱癥狀后,及時行血培養(yǎng),同時查找誘因。在向該患者詢問最近與PICC或輸液有關的事情時,患者述說在出現(xiàn)寒戰(zhàn)高熱的前1d中午,曾因翻身而導致輸液器插入輸液瓶端被牽拉掉落床上,患者自己立即拾起輸液器重新插入輸液瓶,之后患者未向任何人提起此事。
2 討論
引發(fā)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高風險因子包括年齡、長期抗菌藥物使用史、長期置管史 [6]等,有報道導管留置時間超過1w后,由于輸液接口導致的導管相關感染比例占51%,這與不規(guī)范操作有很大關系[7]。這些不規(guī)范操作大部分來自醫(yī)務人員,因此靜脈置管和維護需要接受過專門培訓的人員,遵守嚴格的無菌操作原則,并使用最大限度的無菌防護屏障(如口罩、帽子、無菌手套、無菌衣和大的無菌巾),因此感染的危險性隨著無菌操作的標準化而下降。在這里筆者要著重提出的是,來自非醫(yī)護人員的不規(guī)范操作也不容忽視,除本例事件以外,我院還曾出現(xiàn)過兩起患者自行處理PICC導管輔助裝置事件:事件一:患者將擰不開的肝素帽端放入開水中浸泡;事件二:患者用螺絲刀將縮進的可來福正壓接頭白色部分挑出。兩起事件均得益于護士及時處理才未發(fā)生相關感染。同時,我們還發(fā)現(xiàn)個別患者有時會將輸液器插瓶端向下拉出,為的是將輸液瓶中最后一點藥液滴完;甚至有患者將掉落的肝素帽重新安裝上去。諸如此類的來自患者的違規(guī)操作在臨床上時有發(fā)生,這些都是引起感染的高危因素,我們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來杜絕此類事件的再次發(fā)生。
針對以上發(fā)生的問題,我院在《PICC帶管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項》上新增了一項內容,即:\"當您的導管或與其相連的裝置出現(xiàn)任何問題時,請不要自己操作,務必呼叫護士給予處理。\"對于遵醫(yī)性差或者對此不能完全理解的患者,護理人員的宣傳教育可以更加具體,告訴患者:①輸液期間如出現(xiàn)輸液器或輸液輔助裝置斷開或脫落時,應立即關閉調速器或導管卡,按床頭鈴呼叫護士,千萬不能自行處理;②PICC導管、輸液器、輸液輔助裝置(包括肝素帽、正壓接頭、三通、延長管等)出現(xiàn)任何問題切勿擅自處理;③如遇PICC斷管或破裂時,應在裂口上方反折后呼叫護士處理;④切勿自己將輸液器插瓶端向下拉出;⑤勤洗手,盡量少用手觸摸PICC外露導管等。由于PICC置管對患者來說是個完全陌生的領域,并且大多數(shù)的患者都缺乏醫(yī)學知識,所以護士作為教育者必須詳細地講解相關健康教育內容,必要時發(fā)放書面資料,讓患者和家屬正確掌握置管后的相關知識和注意事項。
通過4月份和5月份的PICC護理質控檢查,發(fā)現(xiàn)被抽查的置管患者對新增的健康教育內容均能夠理解并遵守。在中華醫(yī)學會第四次重癥醫(yī)學年會上,首次提出并倡導\"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零容忍\"概念。這一目標不僅是患者的福音,也給我們醫(yī)務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蔡曉娟.循證護理在PICC置管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21):17-19.
[2]宋葵.PICC導管感染相關因素的研究現(xiàn)狀[J].護理管理雜志,2009,9(11):27-29.
[3]馮玉玲,等.8例化療間歇期患者PICC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觀察與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1,26(3):295-296.
[4]王建榮,蔡虻,呼濱.輸液治療護理實踐指南與實施細則[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1:28.
[5]中華醫(yī)學會重癥醫(yī)學分會.血管內導管相關性感染的預防和治療指南(2007)[J].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08,17(6):599-604.
[6]同俏靜,莊一渝,王文元. ICU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危險因素分析及對策[J]. 中華護理雜志,2008,02:177-179.
[7]王建榮,蔡虻,呼濱.輸液治療護理實踐指南與實施細則[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1:4.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