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討高血壓性腦出血術前、術后的護理經(jīng)驗及有效的護理措施。腦出血最常見的原因為高血壓和動脈硬化。大多發(fā)生于50歲以上,但年輕人患高血壓病者也可并發(fā)腦出血。其中男性多于女性,臨床上以頭疼、眩暈、嘔吐、三偏征為其主要表現(xiàn),由于此病有較高的致殘率和病死率,因此,及時有效的治療和科學護理對提高本病的治療效果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血壓性腦出血;護理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神經(jīng)內(nèi)科2013年12月~2014年3月共收治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20例。男13例,女7例,年齡43~70歲,平均53歲;均經(jīng)cT檢查(中線結構移位,腦內(nèi)高密度影),出血量30~100ml;出血部位位于基底節(jié)10例,腦室4例,腦干3例,小腦2例,額葉1例;入院時嗜睡、淺昏迷16例,中度昏迷3例,深昏迷1例。
1.2治療結果 20例患者中,基本痊愈10例,部分恢復9例,死亡1例。
2護理措施
2.1休息與安全 急性期絕對臥床2~4w,抬高床頭15~30°以減輕腦水腫,保持環(huán)境安靜,嚴格限制探視,避免各種刺激,各項治療護理操作集中進行。
2.2生活護理 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飲食;做好口腔和飲食的護理,昏迷患者按常規(guī)進行口腔護理,2~3次/d,清醒患者可用吸管吸生理鹽水漱口,3次/d,防止嗆咳。認真做好飲食護理,進食前檢查胃管是否在胃內(nèi),少量多餐,不超過200ml/次,間隔為2h,溫度在38℃,同時嚴格限制鈉鹽攝人,以低鹽、低膽固醇飲食為主,攝入食鹽以4~5g/d為宜,攝入膽固醇應<300g[1]。
2.3保持呼吸道通暢 確保有效供氧,一般供氧濃度在30%~50%,保持氧飽和度97%。
2.4保持大小便通暢,做好肢體和皮膚的護理;保持肢體功能位置,指導和協(xié)助肢體被動運動,預防關節(jié)僵硬和肢體攣縮畸形?;颊叩氖滞蠛妥沲讘糜陉P節(jié)功能位置,以防關節(jié)強直;每天床上擦浴1~2次,每2~3h應協(xié)助更換體位1次,注意保持床單整潔、干燥,有條件者使用氣墊床或自動減壓床以預防壓瘡。
2.5用藥護理 遵醫(yī)囑準確用藥,保證脫水劑的快速使用。給予保護胃黏膜和止血的藥物,及時評估用藥后的反應。
2.6心理護理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恢復慢、療程長、效果差,在術前與術后均應向家屬及患者做好解釋工作,取得他們的理解。患者神志轉清后,出現(xiàn)肢體癱瘓,易發(fā)生消沉、暴躁等不同程度心理問題,所以護士要耐心解釋和勸慰,使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2.7健康教育 ①恢復期護理:恢復期護理主要是促進癱瘓肢體的功能恢復。開始可作按摩及被動運動,3次/d,15min/次,以后逐漸增加活動量。外出時要有人陪伴,病情允許可鼓勵患者適當鍛煉。失語患者應積極進行言語訓練。②出院指導:出院前向患者及家屬做好健康教育,指導其出院后按時服藥,定期監(jiān)測血壓,保持良好的情緒,避免不良刺激,對養(yǎng)成清淡飲食的好習慣,堅持適當鍛煉身體,勞逸結合,如有異常及時就診。
2.8出院指導 出院前指導患者堅持服用降壓藥和恢復腦功能藥物,防止血壓升高而再度出血。降壓藥物按醫(yī)囑定時定量,不可自行停藥或減量。予低脂低鹽飲食,保持大便通暢,戒煙酒,鍛煉身體要勞逸結合,生活有規(guī)律,如有異常及時就診。為避免減少直立性低血壓的發(fā)生,患者早晨起床宜慢,平時避免驟然起立,站立行走不宜過久,剛服藥后宜平臥休息。
高血壓性腦出血的護理工作是細致而繁重的,護士要加強高血壓性腦出血并發(fā)癥的預防與護理,因為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與否直接關系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護士采取綜合、全面的護理措施,患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有效減少和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減少患者生理、心理上的痛苦,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參考文獻:
[1]馮玉榮,宋葆云.新編臨床護理手冊[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78.
[2]魏彩霞,許桂娥,蘇愛娟.腦卒中的護理要點及體會[J].實用臨床醫(yī)學,2005(08):143.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