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周圍型小肺癌在CT影像學表現(xiàn)的特點,論證CT診斷運用于周圍型小肺癌的診斷價值。方法 對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4例經手術與活檢穿刺病理證實的周圍型小肺癌病患胸部CT檢查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24例經手術與活檢穿刺病理證實的周圍型小肺癌患者胸部CT影像多表現(xiàn)為\"球狀、橢圓狀、結節(jié)狀\"腫塊,病變邊緣為\"葉征、長短毛刺征、空洞征、胸膜凹陷征、周圍血管集束征\"。結論 CT作為當前較為先進的診斷方式,其胸部CT病變的影響特點能夠準確為周圍型小肺癌的診斷提供可靠依據,對患者的治療與預后起到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周圍型小肺癌;CT診斷;價值;臨床應用
所謂周圍型小肺癌(small peripheral lung cancer,SPLC)是指腫塊直徑≤3cm且無轉移征象的肺癌[1]。周圍型小肺癌由于是被正常的肺組織所包裹,不存在\"浸潤、局部淋巴結轉移(遠處轉移)\"且臨床癥狀十分輕微不典型,因此極難被早期診斷出來。早期準確的鑒別診斷能夠讓醫(yī)生為患者實施最合理的治療方案,對患者的治療與預后起到十分重要的意義。CT作為當前較為先進的診斷方式,其胸部CT病變的影響特點能夠準確為周圍型小肺癌的診斷提供可靠依據。為探究CT診斷運用于周圍型小肺癌的診斷價值,現(xiàn)對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4例經手術與活檢穿刺病理證實的周圍型小肺癌患者胸部CT檢查資料進行回顧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對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4例經手術與活檢穿刺病理證實的周圍型小肺癌患者胸部CT檢查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24例周圍型小肺癌患者共15例男性、9例女性,年齡18~79歲(平均年齡41.3±6.2)。病史1~8個月(平均3.3±1.2)?;颊吲R床存在\"短期內咳嗽、咳痰、痰量增多且?guī)аz、胸痛、發(fā)熱\"等癥狀,部分患者無明顯癥狀但屬于體檢中查出。全部患者在進行CT檢查前均未進行過\"放療、化療\"等相關免疫治療。
1.2檢查方法與統(tǒng)計學方法全部患者均經PHILIPS雙排螺旋CT機實施連續(xù)掃描,醫(yī)護人員安排患者掃描前進行屏氣訓練?;颊呷⊙雠P位,設置覆蓋患者肺尖至膈下厚10mm螺距為1的橫斷面掃描(平掃),對于興趣區(qū)則實施2~3mm的靶掃描。采用對比劑用優(yōu)維顯實施增強掃描(實施3ml/s總量100ml的肘前靜脈高壓注射給藥)[2]。
2結果
患者的病變部位為:1例前段、3例后基底段、5例左上葉尖后段、5例右上葉尖后段、4例左下葉背段、6例右下葉背段。共15例患者的病灶直徑≤2cm,2cm<9例患者的病灶直徑≤3cm。
患者CT征象:①分葉征[3]:CT表現(xiàn)為腫瘤邊緣存在凹凸不平的花瓣狀凸起(深淺不同),分葉征對周圍型小肺癌診斷的特異性約為95.2%,依據突出間相對凹入的切跡分為深(淺)分葉,分葉明顯且存在較深切跡者多為惡性腫瘤,淺分葉或無明顯分葉多為良性結節(jié),24例患者存在深分葉2例,淺分葉1例,無明顯分葉2例;②邊緣毛刺征[4]:CT表現(xiàn)為腫瘤周邊(部分邊緣)毛刺\"短、細、密\"呈放射狀、有鋸齒狀(棘狀凸起)改變,幾乎全為肺癌特異征象,24例患者存在邊緣毛刺征4例;③空泡征[5]:CT表現(xiàn)為腫窗位于瘤體中央區(qū),極少數近邊緣處呈現(xiàn)點狀低密度影,腫瘤內直徑≤5mm氣體密度影呈蜂窩狀。空泡征多見于惡性結節(jié)且隨腫瘤的增大而縮小,需通過薄層高分辨與靶掃描,24例患者存在空泡征3例;④細支氣管充氣征[6]:CT表現(xiàn)為腫瘤內呈現(xiàn)細條狀空氣密度影。24例患者存在細支氣管充氣征3例;⑤血管集束征[7]:CT表現(xiàn)為周圍的血管聚集于結節(jié)處,病灶>10mm,血管集束征多見于肺癌,需通過薄層高分辨與靶掃描,24例患者存在血管集束征5例;⑥胸膜凹陷征[8]:CT表現(xiàn)為瘤灶與鄰近的胸壁間呈現(xiàn)三角狀(喇叭狀),肺尖與橫隔處呈現(xiàn)條形陰影,葉間裂胸膜貼近瘤體,胸膜凹陷征需通過靶掃描,24例患者存在空泡征4例。
3討論
當前伴隨人們生活環(huán)境與習慣的改變,肺癌成為了\"發(fā)病率高、治愈率低\"的惡性腫瘤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與生命安全。大多自覺癥狀再到醫(yī)院就診的患者往往已經到達肺癌晚期,最高僅15%的生存率,早期準確的鑒別診斷能夠讓醫(yī)生為患者實施最合理的治療方案,對患者的治療與預后起到十分重要的意義。CT作為當前較為先進的診斷方式,能夠對大多數肺癌做出診斷,對于不典型病例則通過對病灶的CT連續(xù)加強掃描與CT引導腺癌經皮穿刺組織活檢提升診斷的準確性,是周圍型小肺癌定性診斷的可靠方法,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亢世棟,李志紅.周圍型小肺癌的CT診斷分析[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2(10).
[2]黃利波.多層螺旋CT診斷周圍型小肺癌的臨床價值[J].臨床醫(yī)學,2013(02).
[3]周建武,金貴明.周圍型小肺癌的早期X線及CT診斷[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3(04).
[4]聶征京,李永霞,陳躍芳,等.CT靶掃描技術對診斷周圍型小肺癌的應用價值[J].實用醫(yī)學影像雜志,2013(05).
[5]孫玉林.CT診斷周圍型小肺癌的幾個重要征象[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3(12).
[6]繆軍,鐘建峰,陳爽.多層螺旋CT診斷孤立結節(jié)性周圍型小肺癌的價值[J].江蘇醫(yī)藥,2013(20).
[7]馬躍虎,李永霞,楊帆.周圍型小肺癌的CT表現(xiàn)與病理對照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3(31).
[8]沈衛(wèi)紅,榮陽.周圍型小肺癌的CT診斷價值與影像學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01).
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