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內科院前急救的應用效果。方法 從2013年1月~12月我院采取院前急救的患者共150例,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回顧,觀察患者在實施院前急救前后的各項生命體征及效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 院前急救的總有效率可達98%,經急救后患者呼吸、心率、血氧飽和度以及血壓等都得到明顯控制,恢復穩(wěn)定(P<0.05)。結論 院前急救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是內科疾病救治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內科;院前急救;效果;分析
為了研究院前急救的臨床效果,本文選取從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采取院前急救的150例病患,并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從2013年1月~12月我院采取院前急救的患者共150例,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回顧,1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87例,女性患者63例,年齡在21~75歲,平均年齡(51.2±7.7)歲。其中心血管類疾病共58例,占38.67%,腦血管類疾病共68例,占45.33%,呼吸系統(tǒng)類疾病共14例,占0.93%,其余為消化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類疾病以及中毒等病例類型。
1.2方法以我院采取院前急救的150例患者作為觀察對象,以記錄其姓名、年齡、性別、急救原因、疾病類型、臨床診斷、急救方法以及急救效果等基礎信息的臨床資料作為參考指標。
1.3院前急救實施方法實施院前急救需要以救急、穩(wěn)定病情為基本原則,具體方法分為以下幾點:①迅速了解患者的急救原因,并對患者進行初步體檢,判斷患者情況,一切活動要快速進行,為搶救爭取黃金時間。②密切觀察患者心跳、血壓、脈搏、呼吸以及病情變化。③及時清除患者口腔與鼻腔內的分泌物、嘔吐物以及血凝塊等,防止阻塞氣道引起窒息,對于某些出現(xiàn)舌后墜的患者,應當及時使用舌鉗或者使用口咽導管等進行處理[2]。④迅速建立至少兩條的靜脈通路[1],并視患者的情況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從而穩(wěn)定患者的呼吸以及循環(huán)功能,為之后的院內施治做好準備工作。⑤在患者的轉運期間,必須嚴密觀察各醫(yī)療設備管道的通暢性,并注意防止管道脫落。
1.4統(tǒng)計學分析本次實驗數(shù)據(jù)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對比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150例患者經院前急救的具體效果見表1。通過表1可看出,經院前急救后可有效減少患者死亡率。
注:3例死亡患者中,2例因腦出血引發(fā)腦疝導致患者死亡,1例死亡患者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所致。
2.2150例患者生命指標觀察平均結果見表2。通過表2可以得知,通過院前急救可穩(wěn)定患者生命體征,為接下來的院內治療制造條件。
3 討論
院前急救是患者遭遇重創(chuàng)、急癥、中毒等嚴重危害生命的情況下,為挽救患者生命所采用的醫(yī)院前實施急救的措施[3]。通常采取院前急救的患者,具有病情發(fā)展迅速、復雜、死亡率較高等特點,因此實施急救措施的過程中,一旦某一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失誤或因急救措施不及時錯過了搶救的黃金期,將都會導致患者死亡,因此院前急救對于內科急救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4]。本次研究中,經院前急救的總有效率可達98%,經急救后患者呼吸、心率、血氧飽和度以及血壓等都得到明顯控制,恢復穩(wěn)定。
參考文獻:
[1]呂傳柱.周才旺.張玉霞.等.院前急救在急救醫(yī)學與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體系中的重要作用[J].中國急救醫(yī)學,2010,22(06)371-372.
[2]曾凡杰.錢洪津.史鑫.以胃腸道癥狀為首發(fā)癥狀的急性心肌梗死29例急診救治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0, 13 (06):1928.
[3]Stomp W, Fidler V, Ten Duis HJ, et al. Relation of the weather and the lunar cycle with the in- cidence of trauma in the Groningen region over a36-year period [J].Trauma,2009,67(05):1103.
[4]牛天平,曹云華,王興權,等.蘭州市25992例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譜分析和防控對策[J].中國急救醫(yī)學,2009,29(4):375-377.編輯/王海靜